安徽广义地域建筑形态解析
发布时间:2017-04-20 05:06
本文关键词:安徽广义地域建筑形态解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建筑形态是表现建筑内容的载体,任何类型建筑都以其动人的形态特征展现出其风貌,并通过内外形态反映着建筑所承载的各种文化信息、艺术内涵与情感特征。本文应用实例论证的方法客观详细的对安徽广义地域建筑形态进行不同层面的解析,并尝试发掘安徽不同类型建筑形态模式和安徽建筑形态创作的流向。 本文主体通过两条轴线来对安徽广义地域建筑形态加以解析:一条轴线是将建筑形态分为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界面形态、形体形态、入口空间形态以及内部空间形态五个方面来解析安徽建筑形态的特征;另外一条轴线是以这五种不同类型建筑形态为基本元素,将这五种元素相互组合,结合安徽实际建筑案例来进一步归纳出安徽政府办公建筑、酒店建筑、商业综合体建筑、博物馆建筑、纪念馆及展览建筑、体育建筑及交通建筑等不同类型建筑形态的组合模式和形体特征。 接着列举安徽皖南的黄山市徽州雕刻博物馆、皖中的安徽省博物馆新馆、皖北的亳州客运枢纽站三个不同地区的典型案例来进一步对五种建筑形态进行实证性论证解析。 最后通过对安徽建筑形态的分析研究,归纳出安徽建筑形态创作存在的五种流向和目前安徽建筑形态创作中存在的缺点。为安徽建筑形态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能进一步推动安徽建筑形态创作的发展。
【关键词】:安徽广义地域 建筑形态 组合模式 流向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201;TU-86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4
- 插图清单14-16
- 表格清单16-18
- 第一章 绪论18-25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18-20
- 1.1.1 问题提出18-19
- 1.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角度层面19
- 1.1.3 研究目标及意义19-20
- 1.2 研究综述20-21
- 1.2.1 国外研究动态20
- 1.2.2 国内研究动态20-21
- 1.2.3 安徽地域建筑形态研究现状21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21-23
- 1.3.1 研究方法21-22
- 1.3.2 研究内容22-23
- 1.4 论文研究框架23-24
- 1.5 论文创新点24-25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25-31
- 2.1 地域建筑形态要素界定25-27
- 2.1.1 建筑形态的概念25
- 2.1.2 建筑形态的内容25-27
- 2.2 地域文化要素分析27-28
- 2.2.1 地域建筑文化现状27
- 2.2.2 地域文化要素界定27-28
- 2.2.3 广义的地域观28
- 2.3 相关的理论研究基础28-31
- 2.3.1 “建筑形态学”相关理论28-29
- 2.3.2 “建筑符号学”相关理论29
- 2.3.3 “建筑类型学”相关理论29-31
- 第三章 安徽广义地域建筑形态构成解析31-68
- 3.1 安徽典型当代建筑的调研及分类31
- 3.1.1 安徽当代建筑调研分析31
- 3.1.2 当代公共建筑分类31
- 3.2 建筑外部空间形态解析31-39
- 3.2.1 自然环境型32-36
- 3.2.2 社会人文型36-38
- 3.2.3 精神文化型38-39
- 3.3 建筑界面形态解析39-50
- 3.3.1 质感型42-45
- 3.3.2 结构型45-46
- 3.3.3 图像型46-48
- 3.3.4 色彩型48-50
- 3.4 建筑形体形态解析50-59
- 3.4.1 群组组合型51-52
- 3.4.2 负形组合型52-54
- 3.4.3 正形组合型54-56
- 3.4.4 异形组合型56-58
- 3.4.5 单一型58-59
- 3.5 建筑入口空间形态解析59-64
- 3.5.1 界面型60-61
- 3.5.2 楔入型61-62
- 3.5.3 凸出型62-64
- 3.6 建筑内部空间形态解析64-68
- 3.6.1 单一型64-66
- 3.6.2 复合型66-67
- 3.6.3 异形型67-68
- 第四章 安徽典型建筑的形态组合模式解析68-97
- 4.1 B与 F 之间组合68-72
- 4.1.1 B1 与 F2、F3、F4、F5 的组合69-70
- 4.1.2 B2 与 F4、F5 的组合70
- 4.1.3 B3 与 F2、F3 的组合70-71
- 4.1.4 B4 与 F2、F4 的组合71
- 4.1.5 归纳小结71-72
- 4.2 B+F 与 S 之间组合72-74
- 4.3 B+F+S 与 E 之间组合74-77
- 4.4 B+F+S+E 与 I之间组合77-81
- 4.5 安徽典型建筑类型形态组合模式和特征分析81-97
- 4.5.1 政府办公建筑形态组合模式和特征81-83
- 4.5.2 酒店建筑形态组合模式和特征83-85
- 4.5.3 体育建筑形态组合模式和特征85-86
- 4.5.4 交通建筑形态组合模式和特征86-88
- 4.5.5 博物馆建筑形态组模式和特征88-92
- 4.5.6 商业综合体建筑形态组合模式和特征92-94
- 4.5.7 纪念馆及展览建筑形态组合模式和特征94-97
- 第五章 安徽当代典型建筑形态实例解析97-111
- 5.1 时代、历史、文化——安徽省博物馆新馆97-105
- 5.1.1 项目概述97-98
- 5.1.2 建筑场地环境分析98
- 5.1.3 隐喻手法创作分析98-100
- 5.1.4 视觉体验分析100-101
- 5.1.5 形态构成及组织分析101-105
- 5.2 地域、文化、场所——黄山市徽州雕刻博物馆105-108
- 5.2.1 项目概述105
- 5.2.2 建筑形态具体处理105-107
- 5.2.3 建筑形态构成创作手法107
- 5.2.4 建筑形态视觉体验107-108
- 5.2.5 建筑内部空间形态108
- 5.3 文化、地域、现代——亳州客运枢纽站(在建)108-111
- 5.3.1 项目概述108-109
- 5.3.2 建筑形态构成及隐射文化理念分析109-110
- 5.3.3 建筑形态视觉特征110
- 5.3.4 建筑内部空间形态110-111
- 第六章 结语111-115
- 6.1 安徽广义地域建筑形态创作的流向111-112
- 6.2 安徽目前建筑形态创作中存在的问题112-113
- 6.3 安徽广义地域建筑形态研究的启发113-115
- 实例案例汇总115-122
- 参考文献122-125
- 引文出处125-12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26-1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康;建筑·空间·形态——建筑形态研究提要[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季翔;论建筑形态美中构成因素的作用[J];工业建筑;2003年12期
3 王婉扬;;法院建筑入口空间形态分析——以合肥市中小型人民法院为例[J];安徽建筑;2012年06期
4 索健;日本当代大空间建筑形态的地域文化表征[J];华中建筑;2003年04期
5 常艳,张倩,张文朝;城市设计与城市特色[J];山西建筑;2004年19期
6 程炎焱;现代建筑形态的地域性表达[J];山西建筑;2005年23期
7 张玉函;华峰;;建筑形态设计中对地形结构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7年01期
8 陈景坤;建筑形体组合艺术的探讨[J];辽宁工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9 李冰;;论建筑符号学[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6期
10 姚亦梅;朱艳;;类型学设计方法在新地域主义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绍森;当代闽南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安徽广义地域建筑形态解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7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317932.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