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虚拟漫游系统设计及艺术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虚拟漫游系统设计及艺术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博物馆作为哈尔滨地区新艺术运动时期俄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和哈工大对外展示学校历史和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窗口、对于体现新艺术运动时期俄式的建筑风格以及突出哈工大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博大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数字虚拟漫游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建筑展示方面的广泛应用,使数字化博物馆的出现成为可能。本文以哈工大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哈工大博物馆数字化的价值和意义、博物馆虚拟漫游系统设计及艺术特征。 论文首先从哈工大博物馆数字化的实用性价值、传播价值和审美价值三个方面对哈工大博物馆数字化研究进行分析,从实用性、传播和审美三个方面研究了哈工大博物馆的数字化系统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通过对哈工大博物馆场馆、代表性展览物品的虚拟漫游系统设计,在视觉界面、交互功能开发方面实现了哈工大博物馆的虚拟漫游,并使用户能够利用计算机外设和Kinect体感设备进行交互式浏览和访问。 最后,通过分析哈工大数字博物馆的艺术特征,探讨哈工大数字博物馆在艺术表现上与哈工大实体博物馆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差异。在审美感知方面,该系统实现了用户与哈工大数字博物馆系统的交互,使用户在使用系统过程中产生“临场感”,使用户仿佛置身于现实的博物馆中,细细体味其具有的美学价值;在形式美方面,通过造型和色彩给用户造成了一种视觉冲击和运动感,同时也传达出了朴素和沉稳的特点。并从哈工大数字博物馆楼体的线条造型等元素方面,体现哈工大博物馆所代表的新艺术运动时期俄式建筑的建筑风格特点。
【关键词】: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物馆 虚拟漫游 艺术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525;TU24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4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8-10
- 1.1.1 课题的来源8
-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8-9
- 1.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12-13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3-14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第2章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数字化的价值14-22
- 2.1 哈工大博物馆数字化的实用性价值14-17
- 2.1.1 数字化展示功能14-15
- 2.1.2 数字化保护功能15-16
- 2.1.3 数字化典藏功能16
- 2.1.4 数字化教育功能16-17
- 2.2 哈工大博物馆数字化的传播价值17-20
- 2.2.1 传播类型的大众化17-18
- 2.2.2 传播形式的多媒体化18
- 2.2.3 传播过程的交互性18-19
- 2.2.4 传播内容的整合与扩大19-20
- 2.3 哈工大博物馆数字化的审美价值20-21
- 2.3.1 信息选择功能20
- 2.3.2 资源美化功能20-21
- 2.4 本章小结21-22
- 第3章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数字化系统的设计22-39
- 3.1 数字博物馆系统设计原则22-24
- 3.1.1 数字博物馆系统用户需求与系统定位22-23
- 3.1.2 数字博物馆系统展示模型设计最优化原则23
- 3.1.3 数字博物馆系统信息展示直观性原则23-24
- 3.2 数字博物馆系统结构设计24-26
- 3.2.1 数字博物馆系统实现技术方案24-25
- 3.2.2 数字博物馆系统内容规划25-26
- 3.3 数字博物馆系统实现26-38
- 3.3.1 视觉界面27-31
- 3.3.2 交互功能开发31-34
- 3.3.3 数字博物馆系统展示方式研究34-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第4章 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字博物馆的艺术特征研究39-49
- 4.1 哈工大数字博物馆的形式美39-40
- 4.1.1 线条与图案的形式美39-40
- 4.1.2 色彩搭配的形式美40
- 4.2 哈工大数字博物馆的审美感知40-46
- 4.2.1 数字博物馆的沉浸性40-41
- 4.2.2 数字博物馆的交互性41-44
- 4.2.3 数字博物馆的想象性44-46
- 4.3 哈工大数字博物馆体现的民族性和时代性46-48
- 4.3.1 博物馆所体现的民族性46-47
- 4.3.2 博物馆所体现的时代性47-48
- 4.4 本章小结48-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53-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霄;代君;张丽芬;;青阳腔戏曲艺术数字化保护技术的Virtools实现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2年11期
2 张三聪;王歌林;;浅论设计中艺术行为与非艺术行为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2年21期
3 彭建波;;谈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资源建设——以皮影数字博物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年05期
4 赵兴瑞;马艳华;;论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J];商品与质量;2012年S1期
5 李颖;于淼;;哈尔滨城市建筑的美学价值研究及展望[J];艺术研究;2011年01期
6 金瑞国;;数字博物馆的传播学研究[J];文博;2010年04期
7 陈刚;;博物馆数字展示基本特征分析[J];东南文化;2009年03期
8 邱秉常;;数字艺术传播的表现特征[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闫波;李颖;姜蔚;;浅析工程美与数学美的相关性[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12期
10 王艳;朱卫华;;形式美在服饰中的应用[J];今日科苑;2008年2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腼;基于VR展示与交互的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李檀;中美大学简介的体裁对比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隋海朋;古建构筑物数字媒体传播及审美感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李欣;沉浸式虚拟艺术在现代虚拟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5 刘艳杰;哈尔滨“新艺术”建筑的符号学解读[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摄菲;基于虚拟现实的古建筑建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7 宫本红;面向虚拟现实的古代与现代建筑优化建模技术[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虚拟漫游系统设计及艺术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439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