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1 08:16

  本文关键词: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城市在汛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房地产开发建设活动对原有自然地表的改造降低了其渗透、吸纳雨水的能力,成为城市内涝频繁发生的一大诱因。重视城市水土保持的快速发展,既保证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安全,又对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中雨水径流的集蓄利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在很多开发建设项目中,雨水集蓄利用措施正在得到良好的开发利用。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为这些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促进了这些技术的推广。本文将对这些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对其实施要点、适用条件进行分类概括。为促进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实际应用,针对朝阳区崔各庄乡大望京村2号地区一期新城中心商务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在项目区内分别设计了不同的雨水集蓄利用措施,包括国际会展中心和艺术中心的屋顶集雨利用系统、中央公园及大型公共下沉式绿地以及半透水式环湖广场、停车场及透水路面。然后,分别计算了各种措施实施之后在项目区内滞蓄、下渗的水量,利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规定的相关指标对项目区低影响开发技术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分析了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措施给房地产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从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角度出发,对项目区雨水资源利用效果进行评价,得到如下结论:通过屋顶绿化、屋顶集雨设施、区域绿地下沉式改造、广场、停车场、人行空间透水性改造、增设集雨池等雨水调蓄设施,在房地产项目区集雨面源头减少产流,汇流中途下渗、滞蓄、分流,汇流末端收集径流,层层控制,形成了从项目区产流到汇流中途再到末端控制完整的雨水资源集蓄利用技术措施体系,最大限度地就地消纳雨水径流,使房地产项目区雨水径流外排总量近似于开发建设之前,有关雨水控制利用指标达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的要求,实现了维持项目区开发前后水文特性基本不变的低影响开发目标,将项目建设对区域水文特性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措施体系将为房地产项目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由点到面,促进城市范围内海绵城市体系的发展,为整座城市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房地产项目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措施的应用和落实提供指导。
【关键词】:海绵城市 房地产开发项目 雨洪利用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92;TV213.9;F299.2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引言9-23
  • 1.1 概述9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9
  • 1.3 海绵城市9-16
  • 1.3.1 海绵城市理念9-11
  • 1.3.2 低影响开发11
  • 1.3.3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体系11-15
  • 1.3.3.1 技术体系构成要素11-12
  • 1.3.3.2 各要素的组合与配置12-13
  • 1.3.3.3 新城区建设中的低影响开发体系的构建13
  • 1.3.3.4 老城区改造中的低影响开发体系的构建13-15
  • 1.3.4 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15-16
  • 1.4 房地产开发项目雨水径流特点16-17
  • 1.5 房地产项目雨水资源利用的意义17-19
  • 1.6 海绵城市和雨洪集蓄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19-22
  • 1.6.1 国外研究现状19-21
  • 1.6.2 国内研究现状21-22
  • 1.7 存在的问题22-23
  • 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3-24
  • 2.1 研究方法23
  • 2.2 技术路线23-24
  • 3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措施体系24-37
  • 3.1 六字方针—渗、滞、蓄、净、用、排24
  • 3.2 技术设施24-34
  • 3.2.1 雨水花园(生物滞留设施)24-27
  • 3.2.2 下沉式绿地27-29
  • 3.2.3 生态屋顶(绿色屋顶)29-30
  • 3.2.4 渗透塘30
  • 3.2.5 透水铺装30-32
  • 3.2.6 雨水湿地32
  • 3.2.7 植被浅沟、植被渗透浅沟32-33
  • 3.2.8 渗井33-34
  • 3.3 房地产项目雨水集蓄利用措施体系34-37
  • 4 案例分析37-45
  • 4.1 项目区自然概况37-38
  • 4.1.1 地形地貌37
  • 4.1.2 土壤植被37
  • 4.1.3 气候气象37-38
  • 4.1.4 河流水系38
  • 4.2 项目概况38
  • 4.3 项目雨洪利用分析38-41
  • 4.3.1 国际会展中心和艺术中心的屋顶集雨利用系统39
  • 4.3.2 中央公园及大型公共下沉式绿地39-41
  • 4.3.3 半透水式环湖广场、停车场及透水路面41
  • 4.4 有关指标达标情况41-42
  • 4.5 经济效益分析42-43
  • 4.6 生态效益分析43-45
  • 5 结论与展望45-46
  • 5.1 结论45
  • 5.2 展望45-46
  • 参考文献46-50
  • 个人简介50-51
  • 校内导师简介51-52
  • 校外导师简介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强,李元红,王治军;雨水集蓄利用学科发展与展望[J];中国水利;2004年11期

2 田群,赵胜;浅谈雨水集蓄工程建设[J];山东水利;2005年10期

3 唐科;;忻城县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水利水电;2005年04期

4 薛辉;;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应用与实践[J];山西水利;2006年02期

5 陈晓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及其效益[J];中国防汛抗旱;2008年06期

6 范源;;雨水能蓄出富裕与发展——英文版《雨水集蓄利用》一书的策划始末[J];科技与出版;2008年04期

7 焦慧选;;雨水集蓄利用与渍害田除涝[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年05期

8 刘晓莉;张耳提;;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在陇县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陕西水利;2008年S1期

9 宁蟠龙;;黄土高原地区高速公路雨水集蓄利用[J];发展;2008年09期

10 雒鸣岳;再说雨水集蓄利用兼谈水利发展新途径[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强;李元红;王治军;;雨水集蓄利用学科发展与展望[A];中国水利学会专业学术综述(第五集)[C];2004年

2 朱强;李元红;;关于雨水集蓄利用的几个问题[A];第四次全国雨水利用技术研究会暨学术年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3 刘竞艳;;百色市雨水集蓄利用的回顾与展望[A];第四次全国雨水利用技术研究会暨学术年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4 朱强;李元红;;雨水集蓄利用学科发展[A];水利学科发展报告:2007—2008[C];2008年

5 潘地贤;;把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规划设计关[A];重庆市水利学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汇编[C];2009年

6 朱强;李元红;;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A];中国水利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张艳红;;河北省雨水集蓄工程发展现状与战略对策[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陈安;;龙泉驿山区干旱缺水与雨水集蓄利用[A];第四次全国雨水利用技术研究会暨学术年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9 董军;李明波;庄耘天;周家富;;四川雨水集蓄利用发展历程与前景[A];第四次全国雨水利用技术研究会暨学术年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10 赵西宁;冯浩;吴普特;王万忠;;黄土高原雨水集蓄利用研究进展[A];第四次全国雨水利用技术研究会暨学术年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大力推广雨水集蓄利用[N];经济日报;2006年

2 通讯员 程宗安;内乡雨水集蓄工程拦水三千万立方米[N];人民长江报;2007年

3 四川省水利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办公室 庄耘天;实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N];经济日报;2007年

4 郭远明;江西:推广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提高耕地抗旱能力[N];中国社会报;2008年

5 白海瑞 和顺县水利局;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应用与推广[N];晋中日报;2011年

6 宋振峰;甘肃省雨水集蓄利用世人瞩目[N];甘肃日报;2007年

7 王晋 任芳;四川:垒起集雨池 聚得抗旱水[N];经济日报;2006年

8 杨红林;泸溪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开工[N];团结报;2008年

9 记者 韩焱;我市建设第一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N];咸阳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厚军;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扎实推进雨水集蓄富民工程建设[N];中国水利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耀磊;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夏国恩;丘陵山地雨水集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3 闫江鸿;黄土高原城市雨水集蓄利用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4 仇锦先;江苏省淮北丘陵山区雨水集蓄利用灌溉最优化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5 张静敏;西北干旱缺水地区雨水集蓄的工程保护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分析[D];兰州大学;2008年

6 区慧祯;农村缺水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7 任海涛;我国缺水地区雨水集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欧定华;丘陵区坡面农业灌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优化设计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庆宇;建设雨水集蓄工程资金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张茂国;城市周边山区雨水集蓄利用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80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4680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d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