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5 06:21

  本文关键词: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志愿服务立法 志愿者 志愿服务 权益保障


【摘要】:19世纪,在西方宗教慈善事业思想的影响下,作为国家重要社会公益的志愿服务开始兴起。随后在全球经济危机和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下,志愿服务事业开始立足于国际,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肯定与重视。我国志愿服务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发展起步,在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不管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是在2013年芦山大地震,来自中国两岸三地及世界各国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盛世会场,出现在重创灾区。一大批志愿者们用他们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诠释了高尚的志愿服务精神,为社会的安定有序和谐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立法来保障志愿服务主体的权益,确保志愿服务的有序运行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途径。我国现有37个省市自治区制定了地方性志愿服务法规,其中大多数法规界定了志愿服务各主体的相关概念、规定了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者的资格条件、列举了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然而我国志愿服务发展还面临众多问题,志愿服务立法存在着严重缺位。文章通过文献阅读和对比分析,界定志愿服务主体相关概念及其法律关系,分析我国志愿服务立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志愿服务立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对策。首先,厘定志愿者、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对象和志愿服务立法的概念及关系,探讨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价值定位;其次,梳理我国志愿服务立法取得的成绩,并发现总结其问题:缺乏全国统一立法、志愿者资格条件要求不一致、志愿者权益保障机制不健全、志愿服务经费缺少保障、志愿者参与境外志愿服务无规定等;随后,整理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地志愿服务立法现状,提炼出国外志愿服务立法经验:统一志愿服务立法、保障资金充足、配套减免税政策及志愿者保障机制;最后从以宗旨原则为根本——确定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宗旨和原则,以统一立法为支撑——建立我国志愿服务立法模式,以具体制度为保障——规范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具体法律制度三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对策。
【关键词】:志愿服务立法 志愿者 志愿服务 权益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前言9-15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0-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3-15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第2章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概述15-22
  • 2.1 志愿服务概述15-17
  • 2.1.1 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厘定15-16
  • 2.1.2 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16-17
  • 2.2 志愿服务主体之间关系的界定17-19
  • 2.2.1 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关系17-18
  • 2.2.2 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对象的关系18-19
  • 2.2.3 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服务对象的关系19
  • 2.3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价值定位19-22
  • 2.3.1 志愿服务立法为我国志愿服务顺利开展提供保障19-20
  • 2.3.2 志愿服务立法为我国志愿服务赢得社会强大支持20
  • 2.3.3 志愿服务立法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动力20
  • 2.3.4 志愿服务立法为志愿服务体系化运作奠定基础20-22
  • 第3章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现状分析22-28
  • 3.1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取得的成绩22-24
  • 3.1.1 我国志愿服务政策法规数量多22
  • 3.1.2 界定志愿服务相关概念及范围22-23
  • 3.1.3 规定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者的资格条件23
  • 3.1.4 初步明确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23-24
  • 3.2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存在的问题24-28
  • 3.2.1 缺乏全国性统一立法24
  • 3.2.2 志愿者资格条件要求不一致24-25
  • 3.2.3 志愿者权益保障机制不健全25-26
  • 3.2.4 志愿服务经费缺少保障26-27
  • 3.2.5 志愿者参与境外志愿服务无规定27-28
  • 第4章 国外志愿服务立法实践及其经验借鉴28-34
  • 4.1 国外志愿服务立法实践28-31
  • 4.1.1 美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实践28-29
  • 4.1.2 法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实践29-30
  • 4.1.3 德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实践30
  • 4.1.4 日本志愿服务立法的实践30-31
  • 4.2 国外志愿服务立法的经验借鉴31-34
  • 4.2.1 制定统一的志愿服务法31
  • 4.2.2 保障充足的资金来源31-32
  • 4.2.3 出台配套的减免税政策32
  • 4.2.4 完善志愿者的保障机制32-34
  • 第5章 完善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对策34-42
  • 5.1 以宗旨原则为根本:确定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宗旨和原则34-36
  • 5.1.1 志愿服务立法宗旨34
  • 5.1.2 志愿服务立法原则34-36
  • 5.2 以统一立法为支撑:建立我国志愿服务立法模式36-38
  • 5.2.1 国内关于志愿服务立法模式的争论36-37
  • 5.2.2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应采取的模式37-38
  • 5.3 以具体制度为保障:规范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具体法律制度38-42
  • 5.3.1 明确志愿服务主体法律资格38
  • 5.3.2 规范志愿服务内部运行机制38-39
  • 5.3.3 健全志愿服务风险防范制度39-40
  • 5.3.4 建立志愿者权益保障机制40
  • 5.3.5 完善志愿者境外服务法律制度40-42
  • 第6章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6
  • 附录46-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金明;龙晓杰;;志愿服务立法基本概念分析——侧重于志愿服务、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概念界定[J];浙江学刊;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晓宇;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本文编号:520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520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b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