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旅游开发对策及模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5 15:14
本文关键词:我国体育旅游开发对策及模式的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体育旅游的研究以及国内外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立足体育旅游的概念等,,指出体育旅游的产业化是其发展的方向。而后对我国发展体育旅游现状进行SWOT分析,通过与欧美等体育旅游产业发达的国家进行对比,从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四方面论证我国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可行性和未来前景,并就存在的劣势、问题提出研究对策。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发展体育旅游开发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应充分吸纳传统发展模式中的优势方面并进行整合,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产业化开发模式,并以京津地区为目标进行体育旅游市场研究及产业化模式构想。 以团泊新城为案例,对体育旅游产业化开发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的阐述,一方面从概念上,强调体育旅游产业化开发模式,不是单一地开发这一个产业,而是在城市这个平台上,连同体育会展、休闲旅游、体验娱乐、创意文化、房地产等产业共同开发,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繁荣;另一方面从实施上,提出各产业以组团的形式,建设各产业代表性项目及整合性项目,形成集群效应,组团之间相互依托,形成优势互补。 最后本文得出结论:我国发展体育旅游,利国利民,并且要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化是其发展方向,因此体育旅游产业化开发模式是一种突破一种尝试;同时强调,以此模式发展体育旅游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照搬、一蹴而就。最后展望体育旅游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未来新的增长点,以组团形式在城市这个平台上实现产业化开发模式,必将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体育旅游 产业化 开发模式 组团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592.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1
- 1.1 选题背景7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7-8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8-10
- 1.3.1 国外体育旅游研究现状8-9
- 1.3.2 国内体育旅游研究现状9-10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0-11
- 第二章 体育旅游综述11-16
- 2.1 体育旅游的概念11-12
- 2.2 体育旅游的类型12-13
- 2.2.1 根据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分类12-13
- 2.2.2 根据体育旅游活动形式的分类13
- 2.3 体育旅游的特点13-14
- 2.4 体育旅游的发展方向—产业化14-16
- 第三章 我国体育旅游现状对策分析16-30
- 3.1 我国体育旅游现状的 SWOT 分析16-25
- 3.1.1 优势16-20
- 3.1.2 劣势20-23
- 3.1.3 机遇23-24
- 3.1.4 挑战24-25
- 3.2 我国体育旅游开发的对策研究25-30
- 3.2.1 合理开发体育旅游资源25-26
- 3.2.2 加强部门协作,成立专营公司26
- 3.2.3 培育和引进体育旅游人才26-27
- 3.2.4 加大宣传力度27-28
- 3.2.5 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开发模式28-30
- 第四章 我国体育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30-37
- 4.1 资源型开发模式30
- 4.2 市场型开发模式30-31
- 4.3 创新型开发模式31-33
- 4.4 产业化开发模式33-37
- 4.4.1 京津地区旅游态势研究33-34
- 4.4.2 京津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化模式构想34-37
- 第五章 团泊新城体育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37-54
- 5.1 团泊新城项目概况37-38
- 5.1.1 团泊新城项目的定位37
- 5.1.2 团泊新城项目的总体规划37-38
- 5.2 团泊新城西区项目概况38-39
- 5.2.1 团泊新城西区项目的定位38
- 5.2.2 团泊新城西区项目的总体规划38
- 5.2.3 团泊新城西区项目的分期规划38-39
- 5.3 团泊新城发展体育旅游的 SWOT 分析39-43
- 5.3.1 优势分析39-40
- 5.3.2 劣势分析40-41
- 5.3.3 机遇分析41-42
- 5.3.4 挑战分析42-43
- 5.4 团泊新城体育旅游产业化模式的开发设计43-54
- 5.4.1 功能定位43-44
- 5.4.2 产业定位44
- 5.4.3 组团形式建设44-51
- 5.4.4 团泊新城体育旅游产业开发模式的分析51-54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4-56
- 6.1 结论54
- 6.2 展望54-56
- 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馨;唐宝盛;;体验经济视域下冬季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以冰雪体育旅游为产业化开发平台[J];冰雪运动;2011年01期
2 杨明旭;;体育旅游研究现状刍议[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0期
3 王玉良;王文霞;栾少君;;中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徐望;;我国体育旅游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10年08期
5 尹斯年;张磊;程志理;王爱丰;;我国沿海城市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以连云港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袁书琪;任婵娟;;天然体育旅游资源分类特点与分类体系构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刘凯,丁勇;体育旅游的开发与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03期
8 白静;;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26期
9 邹勇;;中小城市体育旅游开发机制创新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宛霞;邵凯;邢晓晨;;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困境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571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571929.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