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在社会记忆建构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档案在社会记忆建构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促动下,我国呈现出日新月异、更加繁荣的良好态势。然而,伴随着城市改造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很多记忆遗产正在悄然地老化、损毁和消失。如何保护好这些记忆遗产以增强整个中华民族乃至子孙后代的根源感、身份感、认同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档案作为重要的记忆载体要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家庭档案、城建档案、口述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等档案收集工作的深入以及“城市记忆工程”和“世界记忆工程”的开展,挖掘档案在记忆建构中的优势,拓展档案的功能,提升档案在整个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从而提升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档案的社会意识,改变过去档案和用户疏远的情形,是现阶段我国档案工作的出发点。为此,本文深入剖析了档案的各种记忆建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档案在社会记忆建构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期实现档案与社会记忆建构的互动共赢。本文包括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概述档案与记忆的相关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概述明确了当前学界和社会对档案记忆观的认识,总结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借鉴国外研究经验,充分发挥档案的记忆建构、社会控制作用为社会主义和谐建设乃至整个国家的稳定、繁荣服务。 第二部分,阐述了社会记忆的概念,社会记忆是个很广泛的概念,在不同地域范围、既定的时间段内,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制度、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人们对特定的社会人文环境产生不同的社会记忆,因而它表达了“人”与“社会”的综合关系,这也正是我们认识社会记忆概念的出发点。当前对社会记忆的相关概念认识存在着模糊混乱的局面,因此本章对社会记忆的相关概念,如记忆、集体记忆、社会记忆、文化记忆等进行梳理,比较分析了哈布瓦赫、康纳顿、扬·阿斯曼等人的记忆研究,并详细阐释了社会记忆的构成。 第三部分,论述了档案与记忆建构之间的关系。档案是积累传承社会记忆的方式和手段;档案是社会记忆建构的中介和载体;档案对维护社会的井然秩序和控制社会的安定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档案是人类社会在时间维度上相互联系的纽带,在建构记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档案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直接产生的社会本源性记忆的第一手材料,是真实的、连续的、广泛的社会记忆本身,其中凝聚着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 第四部分,阐述了档案的记忆建构功能及观念修正和文化教育等功能的拓展。社会记忆保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文化知识,才使历史的传递绵延、社会的进步发展成为可能。档案在国家记忆、个人记忆、民族记忆、社会记忆、集体记忆、文化记忆等记忆建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档案传承、证实、弘扬和展示社会记忆。通过档案,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将社会实践信息保存起来,延伸并传递信息。档案是历史实践活动本源性的记忆,可以作为证据,证实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通过选择与扬弃一部分记忆、强化与淡化一部分记忆,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塑造记忆从而获得个人身份的认同以及民族的凝聚力。此外,档案还具有观念修正和文化教育等拓展功能。 第五部分,首先介绍几种新型档案——家庭档案、城建档案、口述档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在平民记忆建构、城市文脉绵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档案是如何在社会记忆建构中发挥作用的。具体包括以“城市记忆工程”为抓手,在巩固档案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强档案编研工作,加强档案的宣传与展览,开发利用家谱档案,开发档案的新型利用方式,从而带动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弘扬社会优秀记忆,利用档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建设;弘扬档案中的优秀人物和事迹,增加民族自豪感、凝聚力。 档案的记忆建构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始于档案的产生,社会对其在记忆建构方面的作用也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是在应对记忆建构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时,人们却不能快速及时的将目光投向档案。随着档案工作的不断深入,档案会与人们工作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成为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记忆与文化休闲产品,档案和档案工作也一定能在社会记忆建构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以崭新的面貌和积极的姿态参与到记忆工程中去。
【关键词】:档案 社会记忆建构 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270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3.1 国内研究状况12-14
- 1.3.2 国外研究状况14-15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15-16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16-17
- 1.5.1 研究方法16-17
- 1.5.2 研究思路17
- 1.6 创新点和特色17-18
- 2 记忆与社会记忆概述18-27
- 2.1 记忆18-20
- 2.1.1 记忆的涵义与特征18-20
- 2.2 社会记忆及其构成20-27
- 2.2.1 社会记忆及其相关研究21-24
- 2.2.2 社会记忆的构成24-27
- 3 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27-32
- 3.1 档案是社会记忆积累传承的方式和手段27-28
- 3.1.1 档案对社会记忆传承的重要性27
- 3.1.2 档案——社会记忆传承的方式27-28
- 3.2 档案是社会记忆建构的中介和载体28-32
- 3.2.1 档案是将个体记忆转化为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28-29
- 3.2.2 档案——社会记忆建构的中介29-32
- 4 档案的社会记忆建构功能32-42
- 4.1 社会记忆建构的重要性32
- 4.2 档案在社会记忆建构中所具有的优势32-33
- 4.3 档案建构社会记忆的功能33-37
- 4.3.1 档案对社会记忆的传承功能34-35
- 4.3.2 档案具有证实社会记忆的功能35-36
- 4.3.3 档案具有选择弘扬社会记忆的功能36-37
- 4.3.4 档案具有形象展示社会记忆的功能37
- 4.4 档案社会记忆功能的拓展37-42
- 4.4.1 档案具有观念修正功能37-39
- 4.4.2 档案具有文化教育功能39-42
- 5 档案在社会记忆建构过程中作用的发挥42-57
- 5.1 档案在社会记忆建构中的功能发挥42-48
- 5.1.1 家庭档案与平民记忆建构42-43
- 5.1.2 城建档案与城市文脉绵延43-45
- 5.1.3 口述档案建构社会记忆45-47
- 5.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延续中华文脉47-48
- 5.2 挖掘档案文化记忆价值48-52
- 5.2.1 大力加强档案编研工作48-49
- 5.2.2 提供档案文化休闲服务49-51
- 5.2.3 开发新型档案利用方式51-52
- 5.3 利用档案进行社会管理52-57
- 5.3.1 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原始依据52-53
- 5.3.2 弘扬档案中优秀人物精神53-55
- 5.3.3 挖掘档案文化资源55-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3
- 致谢63-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正德;明天谁来为历史作证[J];北京档案;2005年07期
2 李中扬,夏晋;文脉——城市记忆的延续[J];包装工程;2003年04期
3 顾孟潮;不要让城市失去记忆[J];重庆建筑;2004年03期
4 陈忠海;档案馆应该保存什么样的社会记忆[J];档案管理;2005年02期
5 薛真真;;档案与社会记忆构建[J];档案管理;2006年02期
6 丁华东;;档案记忆观的兴起及其理论影响[J];档案管理;2009年01期
7 丁华东;倪代川;;论档案的社会记忆建构功能——以徽州历史档案为分析对象[J];档案管理;2010年04期
8 丁华东;;论档案记忆研究的学术坐标[J];档案管理;2011年02期
9 桂若棣;记忆之脉——关于城市文化与档案[J];档案与建设;2003年03期
10 任汉中;民族记忆与档案[J];档案与建设;200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蓉;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D];东南大学;2005年
2 丁华东;范式转型与社会变迁[D];上海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敏;记忆的力量[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夏夏;从废弃地走向现代城市景观[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孙峰;从集体记忆到社会记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马美丽;“城市记忆工程”初探[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28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628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