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篆刻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08:39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篆刻艺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抗战时期 陪都重庆 篆刻艺术 当代篆刻 发展


【摘要】:抗战时期(1937-1949)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篆刻艺术也在这个特殊时期获得重大发展。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篆刻艺术不仅是近现代篆刻史,更近现代艺术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它既是清末民初篆刻艺术的自然延续,同时又是联接民国和当代篆刻艺术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另一方面,它在保留了民国篆刻艺术的基本特色的基础上,又具有抗战时期鲜明的时代特色。尤其是国民政府内迁后,国内大批的文学艺术精英汇聚于陪都重庆。在短短八年时间里,不仅创作出大量篆刻精品,并且取得了丰富的印学理论研究成果。因此,,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篆刻艺术水平代表了当时全国篆刻艺术的水平。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从事篆刻艺术活动的人士主要由两大群体构成,分别是:以学者、艺术家为主的文化艺术精英群体和以挂牌鬻印维持基本生活的普通印人。他们在“抗战救国”、“民族至上”的旗帜下,冲破了风格流派、身份地位之间的种种障碍。通过成立印学社团,举办篆刻展览等一系列活动,实现了近代篆刻艺术史上一次深度的融合。从而显示出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篆刻艺术强烈而鲜明的风格特征:一、不同流派印风相互交融;二、碑版吉金文字成为篆刻创作的主要取法对象;三、印面布置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 抗战胜利后,这些篆刻艺术家又随着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而分散至全国各省市。因此,抗战时期陪都篆刻艺术对当代篆刻的深刻影响,决不仅仅体现在以重庆为中心的西部地区,而是全面地辐射至全国。
【关键词】:抗战时期 陪都重庆 篆刻艺术 当代篆刻 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20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5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
  • 1.2 现有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8-15
  • 1.2.1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篆刻艺术研究背景10-11
  • 1.2.2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篆刻艺术的历史背景11-13
  • 1.2.3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篆刻艺术的时代背景13-15
  • 2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篆刻艺术家15-35
  • 2.1 陪都重庆篆刻艺术家的身份构成状况15-25
  • 2.1.1 陪都印坛的精英群体及其特点15-23
  • 2.1.2 陪都印坛的大众群体及其特点23-25
  • 2.2 陪都重庆篆刻家的交流活动25-35
  • 2.2.1 印学社团26-28
  • 2.2.2 金石篆刻展览28-31
  • 2.2.3 挂牌鬻印31-35
  • 3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篆刻艺术的风格特征35-55
  • 3.1 对清末民初篆刻艺术的继承35-37
  • 3.2 陪都重庆篆刻的新特征37-48
  • 3.2.1 不同印风相互融合37-42
  • 3.2.2 碑版吉金等文字成为篆刻创作的主要取法对象42-44
  • 3.2.3 印面布置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44-48
  • 3.3 陪都重庆篆刻新特征的成因48-52
  • 3.3.1 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48
  • 3.3.2 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兴盛48-50
  • 3.3.3 古物金石展览的助推50-52
  • 3.4 陪都重庆篆刻的审美特征52-55
  • 4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篆刻艺术对当代篆刻艺术的影响55-59
  • 4.1 陪都重庆篆刻艺术对当代篆刻的影响55-57
  • 4.2 陪都重庆篆刻艺术对西部篆刻的影响57-59
  • 5 结论59-61
  • 5.1 主要结论59-60
  • 5.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60-61
  • 致谢61-62
  • 参考文献62-64
  • 附录64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64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创作成果目录: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宗贤;血与火的洗礼——抗战时期中国美术家审美态度的转捩[J];美术;2005年07期

2 吴慧平;;地理环境与书法风格[J];美术学报;2009年02期

3 孙洵;对当代印坛创作现状的考察与思考[J];艺苑(美术版);1998年01期

4 黄宗贤;抗战时期大后方美术中心的成因[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马衡;;抗战期间故宫文物之保管[J];紫禁城;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752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752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7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