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鄂、湘三省音乐文物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06:03
本文关键词:豫、鄂、湘三省音乐文物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摘要】:伴随着旅游产业不断发展,消费者素质逐渐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物质享受,而更加注重满足精神文化需求。音乐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可以反映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特色,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文化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音乐文物应当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现阶段,音乐文物旅游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展,但我国音乐文物旅游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关于音乐文物旅游含义,学术界还存在很大分歧,缺乏统一规范解释。另外,针对音乐文物旅游资源、音乐文物旅游发展意义等问题,学术界并未展开大量研究。由于理论研究还不完善,使得音乐文化旅游发展困难重重。 考虑到以上这些问题,在本研究中,笔者从整体角度来把握音乐文物旅游概念,科学、系统、规范地研究音乐文物旅游发展问题,希望可以进一步完善发展音乐文物旅游理论体系,为我国音乐文物旅游事业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促进我国音乐文物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发展音乐文物旅游,引导人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创造良好的文化传承发展环境。 本文基于音乐旅游、文物旅游理论研究成果,阐述了音乐文物旅游含义,并对豫、鄂、湘三省的音乐文物资源的梳理,分析了音乐文物旅游的特点和评价。随后,根据对大量事例、实例的分析把握,提出了基于产品内容的开发模式分为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并结合音乐文物的不同分类方法的不同特性,将音乐文物旅游产品开发分为时代串轴的音乐文物旅游专线、区域主题公园型音乐文物旅游、萨克斯乐器分类的专业型音乐文物旅游线路、以材质区分的博物馆展览型音乐文物旅游。最后从政策引导、供需关系协调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措施,从而促进音乐文物旅游更好发展。
【关键词】:音乐文物 音乐文物旅游 产品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75.5;F59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1 引言10-22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2
- 1.1.2 意义12
- 1.2 音乐文物旅游的概念界定12-17
- 1.2.1 文物的界定12-13
- 1.2.2 文物旅游的概念13-14
- 1.2.3 音乐文物旅游的概念14-15
- 1.2.4 音乐文物旅游的特点15-17
- 1.3 音乐文物旅游研究综述17-20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7-18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8-20
- 1.4 研究框架和方法20-22
- 1.4.1 研究框架20-21
- 1.4.2 研究方法21-22
- 2 音乐文物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时代价值22-29
- 2.1 音乐文物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22-25
- 2.1.1 音乐文物为旅游发展提供珍贵的资源22
- 2.1.2 音乐文物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高层次的审美享受22-24
- 2.1.3 保护文物是发展旅游的前提,发展旅游可促进文物保护24-25
- 2.2 音乐文物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实可行性25-29
- 2.2.1 打造新的文化旅游品牌25
- 2.2.2 扩展旅游业发展空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25-26
- 2.2.3 促进珍贵音乐文物的研究和保护26-27
- 2.2.4 促进中外各种音乐文物的交流27-29
- 3 豫、鄂、湘三省音乐文物资源状况分析29-36
- 3.1 音乐文物资源的分类统计29-33
- 3.1.1 以乐器为主体的音乐文物资源29
- 3.1.2 以雕刻、图像为主体的音乐文物资源29-32
- 3.1.3 以乐谱为主体的音乐文物资源32-33
- 3.2 音乐文物旅游资源的特点33-36
- 3.2.1 品种齐全、数量众多33
- 3.2.2 地域风格突出33-34
- 3.2.3 具有世界知名的音乐文物的精品资源34-35
- 3.2.4 大多尚未在经济方面被开发35
- 3.2.5 部分资源重复建设,风格雷同35-36
- 4 豫、鄂、湘三省音乐文物资源的旅游资源开发分析及对策建议36-53
- 4.1 音乐文物资源的开发现状36-39
- 4.1.1 博物馆展览类开发36-37
- 4.1.2 主题性音乐文物开发37-39
- 4.2 音乐文物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系统分类39-42
- 4.2.1 基于时(年)代顺序39
- 4.2.2 基于区域属性39-40
- 4.2.3 基于声源特性分类法40-41
- 4.2.4 基于材质法41-42
- 4.3 豫、鄂、湘三省音乐文物之旅的设想42-47
- 4.3.1 从时代顺序为轴串联三省的专线旅游42-45
- 4.3.2 代表地域特色的主题性公园45-46
- 4.3.3 以声源特性分类法开展专业性旅游线路46
- 4.3.4 以材质区分的博物馆展览46-47
- 4.4 开发音乐文物旅游的对策建议47-53
- 4.4.1 加强对音乐文物旅游的研究47-48
- 4.4.2 政府在政策和经济上的重视与扶持48-49
- 4.4.3 统一规划,,注重品牌化经营49-50
- 4.4.4 提高导游人员音乐素质50-53
- 5 结论53-55
- 5.1 研究结论53
- 5.2 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努力方向53-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个人简历、在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9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苗幼卿;丰富史实充分证明:内蒙古为全国音乐文物第一大省[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2 安其乐;阴山深处飘来的悠远乐音[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陆斐蕾;音乐考古的一部重典[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瑾;中国古代箜篌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媛;豫、鄂、湘三省音乐文物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2 王东阳;河南音乐文物及其史学价值[D];河南大学;2004年
3 杨帆;湖北宜昌音乐文物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4 晏波;古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廖俊宁;明代乐队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高百宁;晋东南地区保存的汉唐音乐文物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7 高蕾;中国早期石磬述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8 王金旋;尺八的历史考察与中日尺八辨析[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770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770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