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平面设计形象研究
本文关键词:世博会平面设计形象研究
【摘要】:在世博会展览过程中,无论是平面设计的基础形象设计还是展示过程中平面设计语言的实际运用,平面形象设计的图形创意、色彩的使用和字体设计都是整体设计的基础,而合理地应用基础元素则可以更好地提升世博会的视觉形象。 本文的选题目的是基于对世博会平面设计创意和历届世博会应用案例的分析和实践探索,其意义在于为国内今后大型博览会平面形象设计与应用提供新的参考,,使平面设计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 目前,虽然也有许多有关世博会设计的书籍、文献,但内容能符合世博会设计的需求,能有效论述世博会平面创意设计和应用方法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的写作价值也正在于通过分析、归纳和实践、总结,用与时代同步的眼光寻找到新的创意设计方法,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关键词】:世博会 平面设计 视觉形象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8
- 第一章 世界博览会的由来和发展8-10
- 1.1 世博会的由来8
- 1.2 世博会平面设计的发展8-10
- 第二章 世界博览会标志设计10-24
- 2.1 世界博览会的标志设计10
- 2.2 世博会标志发展的历史概述10-13
- 2.3 世博会标志设计的特点13-19
- 2.4 世博会标志的功能19-20
- 2.5 世博会标志设计风格20-23
- 2.6 世博会标志设计基本原则23-24
- 第三章 世界博览会海报设计24-34
- 3.1 世界博览会的海报设计24
- 3.2 印刷技术的发展24
- 3.3 海报风格24-34
- 第四章 世界博览会其他平面设计形式34-40
- 4.1 世界博览会的邮票设计34-37
- 4.1.1 世博会邮票的由来34-35
- 4.1.2 世博会邮票的发展35-37
- 4.2 世界博览会的奖牌设计37-38
- 4.3 世界博览会吉祥物设计38-40
- 第五章 历届世博会平面设计的时代交互性40-43
- 5.1 时代赋予世博平面设计的主题意义40-41
- 5.2 世博平面设计对于时代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指引41-43
- 第六章 世博会平面设计教育意义43-47
- 6.1 世博会对平面设计的意义概述43
- 6.2 世博会对平面设计的启发43-47
- 结语47-49
- 致谢49-50
- 注释50-51
- 参考文献51-53
- 世博会大事编年53-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J];风景名胜;2010年04期
2 ;中国与世博的百年轶事[J];新天地;2010年05期
3 吴海云;;清廷宠辱交加参加1904年世博会[J];中国铁路文艺;2010年06期
4 ;1851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J];风景名胜;2010年04期
5 蓝颜;;世博百年追梦人[J];国学;2010年06期
6 金宝山;;来自民间的世博收藏[J];收藏;2010年05期
7 陈益;;王韬:亲历世博第一人[J];政府法制;2010年14期
8 李喜所;;留美幼童闪耀世博会[J];可乐;2010年07期
9 蒋云斗;;历届世博会主题的日语译法[J];日语知识;2010年07期
10 撷英;;施坦威与世博会的百年“琴”缘[J];小演奏家;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力;;茶与世博[A];上海市茶叶学会2009-2010年度论文集[C];2010年
2 何文杰;;世博会与上海城市绿化[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集[C];2004年
3 ;参访活动简介[A];2010年第四届微纳米海峡两岸科技暨纳微米系统与加工制备中的力学问题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4 顾晓鸣;;在世博会背景下的城市发展理念[A];中国城市经济教育培训中心揭牌仪式暨世博会与长三角城市联动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杨洋;黄晨;王丽慧;吴照;叶大法;吴玲红;梁韬;;世博轴喷雾降温前期调研及试验结果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进;;历届世博会里的公共艺术[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7 张桂生;;“世博会”给上海餐饮业带来的新发展[A];上海食文化论文集萃(1996年—2006年)[C];2006年
8 朱希祥;;利用世博会机遇发展上海餐饮业[A];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许永顺;;2010年上海世博会数字媒体展览展示技术对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影响和推动[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10 王伟伟;;沈阳后世博会区域资源整合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国家工商总局核准61件世博会标志备案申请[N];中国包装报;2010年
2 同济大学教授 上海市世博科技促进中心副主任 李光明;世博会将带来“创新效应”[N];扬州日报;2010年
3 记者 曾实;西博会,为四川的“上海秀”积累经验[N];成都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刘珊;为世博会撑起知识产权保护伞[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5 乔木荣;新中国与世博会的第一次亲密接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徐敏;举全国之力 办精彩世博[N];建筑时报;2009年
7 刘小冬;新中国参加的12次世博会[N];国际商报;2009年
8 记者 张建松;世博会将是科技嘉年华[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本报记者 叶立新 张文连;安徽加快与“世博会”接轨[N];安徽经济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黄应来;18个未与中国建交国家也来参展[N];南方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一川;世界博览会主办国法律制度与国际规则的协同关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姜智彬;以城市品牌为导向的特大活动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罗靖;近代中国与世博会[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皓波;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债券融资及治理结构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5 胡斌;何以代表“中国”[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6 余宏;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7 高宏宇;文化及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D];同济大学;2007年
8 高艳;弹尾纲系统分类学与土壤动物应用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年
9 师华;入世过渡期后我国建筑服务贸易法律对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曾武佳;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波;博览会展馆建筑外部形态设计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2 孙淦;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世博会中国馆中的运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张兴;世博建筑与国家形象建构[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王慧敏;浅析世界博览会的展示与主题[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5 戴颖;往届世博会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启示[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王琴;世博会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7 彭忱霖;上海2010世博会世博公园方案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薛峰;艺术设计与人类生活的进步[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9 王静敏;世博会平面设计形象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10 王水卿;民国时期中国与世博会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83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783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