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本文关键词: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展会 知识产权保护 执法措施 侵权行为 组织者 展会标志 制度建构
【摘要】:国际展览业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然而,与此同时,国际展会期间的知识产权纠纷亦层出不穷。 从实践分析,虽然国际展会涉及的主要知识产权也是诸如专利权、商标权和版权等权利,但国际展会的知识产权纠纷与一般知识产权纠纷存在很大的差异,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及方式亦具有其特殊性。只有明确该种差异性及特殊性,我们才能掌握国际展会知识产权纠纷的特点,为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然而,目前很少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这与国际展览业的蓬勃发展显然不相适应。 笔者认为,就国际展会的知识产权保护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研究: 一、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措施。执法措施的特殊性来源于国际展会知识产权纠纷的特殊性。一般而言,国际展会的召开时间很短,往往只有几天。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法院或者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很难及时、准确对发生于展会上的知识产权纠纷完成证据采信及侵权行为认定。因此,时限性对执法部门的挑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鉴于国际展会的聚合性与公开性,展会侵权产生的损害会远远大于一般情况下的侵权行为,而展会一旦结束,侵权产品及侵权人则又难以被查找,权利人无论向侵权行为所在地(国)法院还是向侵权人所在地(国)法院提起诉讼,成本都会很高。因此,只有快速、便捷、有效的执法措施才能遏制侵权,减少损害的发生。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对此予以了详细的分析。此处笔者需强调的是,有些执法措施为国际展会所特有,而有些执法措施则并非如此,执法部门在处理一般的知识产权纠纷时亦会用到该类措施,比如临时禁令制度、证据保全制度等,对此进行梳理以契合国际展会的上述特征极为必要。 二、国际展会组织者的义务与责任。制止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侵权仅凭借公权力部门执法显然不够,有时效果也并不理想。鉴于组织者的特殊地位,组织者有义务建立相应的制度遏制展会侵权,防止损害后果的扩大,因此对此进行阐述是本文不可或缺的部分。笔者首先介绍了一些著名国际展会组织者制定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由此归纳出组织者可通过登记、备案制度,快速、有效的处理制度,制裁制度等实现对国际展会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此情形下,本文根据法律的基本规则以及组织者的实际情况,深入探究了在参展商从事侵权行为时,组织者是否需承担法律责任以及如何承担责任的问题,提出组织者对参展商于展会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注意义务,在违反该义务时根据具体情形需承担相应的间接侵权法律责任:替代责任、帮助侵权责任。这亦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 三、对参展商在国际展会上的展出、演示等行为进行法律定性。本文的另一创新点在于深入探讨了参展商在未经专利权人同意前提下展出专利产品、演示专利方法等行为的法律性质,对当前普遍认为的参展商展出、演示等行为必然构成专利侵权的观点提出质疑。从实践分析,参展商上述行为的主要讨论点在于其是否构成侵权“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行为。笔者认为,首先,专利法上的“使用”一词具有特殊的含义,即行为人必须利用具有权利要求所述技术特征的专利产品,使其技术功能得到了应用。1因此,无论是参展商的展出行为还是演示行为,必须符合上述特点,才能认定其构成“使用”侵权;其次,我国当前的学者观点以及司法实践基本上将参展商未经许可于展会上展示他人享有专利权的产品认定为许诺销售侵权。笔者认为,该种观点有失偏颇,许诺销售侵权制度的本意是遏制他人即将对侵权产品或者方法予以在知识产权保护国进行销售的行为,然而参展商的某些行为如仅对研发成果予以展示、并不准备在国际展会所在国予以销售等显然不应归属于该范畴,将参展商未经许可的所有展出或者演示行为皆认定为许诺销售行为是不正确的;最后,笔者提出,不能因参展商未经知识产权人允许与他人签订相应销售专利产品的订单或者合同就认定其构成销售侵权,“销售”应具有实际履行的含义。因此,只有双方当事人实际履行上述合同才能将参展商的行为界定为销售侵权行为。 四、国际展会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展会标志的知识产权研究目前在理论上基本处于空白,而其系国际展会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其进行侵犯的情形亦时有发生,构建对其进行保护的法律规则势在必行。笔者结合展会标志的法律属性,借鉴国外立法,提出国际展会标志应被认定为商业标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具体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五、建构国际展会知识产权的保护模式。从类型化区分,国际展会分为境外的展会与境内召开的国际展会,因此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探讨也应当分为两个方面。我国企业出境参展非常频繁,也多次陷入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显然势在必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无疑将我国举办国际展会推向一个全新的层次,在清醒认识到我国就国际展会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措施的优点及缺点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也是本文的重点内容。 此处笔者需提及的是,正如有些执法措施并非专门针对国际展会设计一样,本文论述的一些制度国内展会也存在,且有时这些制度同时适用于国内展会与国际展会,但本文论述的立足点在于国际展会。正是由于我国的企业参加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国际展会产生了大量知识产权纠纷,被该国的执法部门采取各种措施而又缺乏应对的方法;正是由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由此引发了如何妥善处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的探讨,才促使了本文的形成。诚然,德国等国家的临时禁令等执法措施显然并非专门针对中国企业所设置,但对中国企业而言,其系在国际展会上遭受了上述措施;就外国人在我国参加国际展会产生纠纷而言,我国的执法措施亦然。因此本文才在展会上套用了“国际”二字。
【关键词】:国际展会 知识产权保护 执法措施 侵权行为 组织者 展会标志 制度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97.1;F713.83;F204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4
- 导言14-19
- 一、 问题的产生与选题的意义14-15
- 二、 资料来源与文献综述15-17
- 三、 研究方法17
- 四、 结构安排17-19
- 第一章 国际展会知识产权基本理论19-37
- 第一节 展会的基本概述19-21
- 一、 展会的定义19-20
- 二、 展会的基本分类20-21
- 三、 国际展会的界定21
-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基本概述21-23
- 一、 知识产权的概念21-22
- 二、 知识产权的范围22-23
- 第三节 国际展会与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23-28
- 一、 国际展会促使国际知识产权公约的产生23-24
- 二、 对世界博览会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法律规范24-28
- 三、 各国国内法对国际展会知识产权的保护28
- 第四节 国际展会知识产权属性28-35
- 一、 国际展会知识产权类型28-33
- 二、 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特征33-35
- 本章小结35-37
- 第二章 国际展会知识产权执法措施37-86
- 第一节 民事执法措施37-62
- 一、 知识产权人的私力救济37-39
- 二、 知识产权人的公力救济39-62
- 第二节 行政执法措施62-73
- 一、 对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予以行政保护的方式62-63
- 二、 海关于国际展会执法的国际法渊源63-67
- 三、 有关国家海关于国际展会的行政执法67-71
- 四、 国际展会海关执法的特殊规则:香港的“快速行动计划”71-73
- 第三节 刑事执法措施73-78
- 一、 国际展会刑事执法措施介绍73-75
- 二、 国际展会刑事执法措施特点75-76
- 三、 刑事执法的新动向:《反假冒贸易协定》对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76-78
- 第四节 国际展会知识产权执法替代措施78-83
- 一、 意大利国际展会特定执法方案:“知识和工业产权服务规定”78-79
- 二、 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和珠宝展的特殊执法措施:专家组裁决79-82
- 三、 对替代性执法措施的评价82-83
- 本章小结83-86
- 第三章 国际展会主体的行为定性与责任探讨86-142
- 第一节 国际展会组织者的积极作为86-100
- 一、 国际展览业协会“展会知识产权的保护建议”86-88
- 二、 著名国际展会组织者制定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88-95
- 三、 组织者保护展会知识产权措施的作用95-98
- 四、 组织者保护国际展会知识产权措施的完善98-100
- 第二节 展会组织者就参展商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100-123
- 一、 国际展会组织者的注意义务101-106
- 二、 组织者违反注意义务产生的间接侵权责任106-109
- 三、 组织者因对参展商的“指使”产生的间接侵权责任:替代责任109-118
- 四、 组织者因对参展商的“协助”产生的间接侵权责任:帮助责任118-123
- 第三节 参展商于国际展会上的专利侵权行为探究123-139
- 一、 侵害专利专有权的规则124-125
- 二、 参展商于国际展会上的行为模式125-139
- 本章小结139-142
- 第四章 国际展会特殊知识产权:展会标志142-159
- 第一节 展会标志的法律属性142-145
- 一、 展会标志的定义142
- 二、 展会标志的特征142-143
- 三、 展会标志的定性:商业标识(Commercial signs)143-145
- 第二节 国际展会标志保护的典型立法145-148
- 一、 德国145-146
- 二、 日本146
- 三、 美国146-148
- 第三节 我国国际展会标志保护现状148-155
- 一、 我国国际展会标志的受侵害情形148-150
- 二、 我国对展会标志的保护依据150-155
- 第四节 完善我国展会标志保护的建议155-157
- 一、 展会标志权的取得155-156
- 二、 对展会标志权的异议制度156
- 三、 侵权的具体形态156
- 四、 展会标志的保护期限156-157
- 五、 展会标志权的使用许可157
- 本章小结157-159
- 第五章 我国就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作为159-201
- 第一节 我国对境外展会知识产权纠纷的应对159-169
- 一、 参展企业预防与妥善处理国际展会知识产权纠纷的对策159-164
- 二、 组展单位的举措164-166
- 三、 我国政府的措施166-169
- 第二节 我国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169-194
- 一、 我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措施169-188
- 二、 我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措施188-194
- 第三节 我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194-199
- 一、 以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形式制定《展会知识产权保护规定》194
- 二、 完善《办法》的规则,统一纳入《展会知识产权保护规定》194-197
- 三、 完善展会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具体措施197-198
- 四、 衔接展会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198-199
- 本章小结199-201
- 结论201-204
- 参考文献204-219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219-220
- 后记220-2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茂辉;;论民法上的注意义务[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2 丁世勇;周丽华;李大光;;我国体育赛事域名侵权纠纷的解决机制评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许传宏;;展会知识产权问题探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赵莉;2010年上海世博会如何应对知识产权保护——历届世博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启示[J];电子知识产权;2004年06期
5 马宁,杨晖;新修订的欧盟海关规则解读[J];电子知识产权;2004年09期
6 赵莉;诉前禁令制度与世博会的知识产权保护[J];电子知识产权;2004年10期
7 郑书前;;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冲突解决机制研究——以知识产权上诉法院为视角[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7期
8 钱颖萍;;从知识产权保护的临时禁令到行为保全制度的构建[J];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03期
9 崔立红;;我国知识产权间接侵权的定位与规制探讨[J];电子知识产权;2010年02期
10 武卓敏;;关于国际展会知识产权纠纷的实证研究——从冲突调解到“5+X模式”[J];电子知识产权;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瑞玲;[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建志;WTO框架下中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许少波;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璇;许诺销售权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陈浩;商业标识统一立法初探[D];四川大学;2004年
3 赵晓艾;论专利权人的许诺销售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杨震;一般侵权行为中的注意义务[D];武汉大学;2005年
5 徐金余;过失侵权行为注意义务衡量标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胡瑜;论民事诉讼临时禁令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孙罡;论会展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D];重庆大学;2009年
8 刘凯;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0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800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