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的展览设计与展品信息传达
本文关键词:中国书画的展览设计与展品信息传达
【摘要】:展览是博物馆发挥教育功能的最主要形式,书画展览是博物馆展览的重要种类,而中国书画则是国内博物馆书画展览的主要展品形式。博物馆展览,是展览文本内容和展览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对于一个展览,内容和形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博物馆的展览,作为博物馆发挥教育功能的最主要的形式,展览所传达的展品信息能否为观众所接受,直接影响着教育功能的发挥。首先,中国书画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而具有自身固有的特点,在展览设计中更需要对展品的保护和对展品信息的深入发掘。其次,博物馆的观众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博物馆的各项职能和工作都是围绕观众展开的。观众的关注点和需求、愿望,代表着博物馆工作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博物馆的每一个陈列展览,虽然希望有最广泛的适应性,但要让各个阶层不同需求的观众满意是很不容易的。再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博物馆传播应运而生,博物馆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展览陈列。博物馆通过展览向观众传达各种信息以达到社会教育、科学研究、收藏展示的目的。作为展览的设计者,将展品信息正确的、有效的传达给观众,使博物馆的教育职能通过展览充分的发挥,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才是一个展览真正的成功。
【关键词】:中国书画展览 观众 信息传达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525.2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0
- 综述10-12
- 第一章 中国书画展览的特点12-19
- 1.1 中国书画的源流与观众12-15
- 1.2 中国书画展览内容设计的特点15-17
- 1.3 中国书画展览形式设计的特点17-19
- 第二章 博物馆观众研究19-27
- 2.1 博物馆观众的一般构成和特点19-20
- 2.2 从参观过程了解观众的需求和认知20-23
- 2.3 博物馆展览与博物馆职能的实现23-24
- 2.4 书画展览观众的特点24-27
- 第三章 展品信息传达的主要手段和形式27-31
- 3.1 展品信息传达27-28
- 3.2 展品信息传达的有效手段和形式28-31
- 3.2.1 展品信息传达的有效手段28-30
- 3.2.2 博物馆传达展品信息的形式30-31
- 第四章 中国书画展览的主要类型及展品信息传达31-42
- 4.1 以艺术家生平及艺术创作为主线的展览——以山西博物院《霜红之韵——傅山诞辰四百周年书画大展》为例31-34
- 4.2 以展示艺术家创作特色为重点的展览——以山西博物院《赵梅生新写意画展》为例34-36
- 4.3 以展示流派传承及艺术特色为重点的展览——以山西博物院《娄东画派书画精品展》为例36-37
- 4.4 艺术家联合展览——以山西博物院《姚奠中、张颔、林鹏书法作品展》为例37-40
- 4.5 关于书画展览的新思考40-42
- 结论42-45
- 参考文献45-4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7-48
- 致谢48-49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49-50
- 承诺书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龙潭;;中国书画与美育[J];艺术教育;2003年01期
2 曹鹏;;主编寄语[J];中国书画;2003年12期
3 李一;书画经营者走上前台——首届中国书画产业论坛侧记[J];美术观察;2003年09期
4 杜世禄;中国书画的审美精神是什么[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曹鹏;文化之为文化 曹鹏博士谈《中国书画》杂志[J];东方艺术;2003年03期
6 叶刚;中国书画的幅式[J];师范教育;2003年Z1期
7 ;2003首届中国书画产业论坛在杭州举办[J];艺术市场;2003年09期
8 ;小型拍卖会预告[J];艺术市场;2003年Z1期
9 蒋梦桦;中国书画更多是一种理财媒介[J];艺术市场;2004年07期
10 ;上海华夏2004秋季中国书画拍卖会[J];艺术市场;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亚洲;;中国书画修复的误区[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鲁湘荣;;中国书画传统装裱凸凹变形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办法[A];传统装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鹏志风采[A];中国改革创新先锋暨经济建设杰出人物风采[C];2012年
4 方健;赵丽娜;;中国书画包装设计案例——册页与卷轴的包装设计[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帅建红;夹江荣获“中国书画纸之乡”称号[N];乐山日报;2010年
2 黄辉;东传日本的中国书画[N];人民日报;2013年
3 演讲 王鲁湘 整理 王筱霖;中国书画堪比纸黄金[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刘九洲;中国书画难打“保真”牌[N];文汇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王燕枫;接续传统文化的血脉[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6 记者 韩晓玲;近500幅中国书画惊艳江城[N];湖北日报;2007年
7 池玉玺;中国书画之乡将聚首浙江浦江[N];中国文化报;2007年
8 记者 黄维明;余奕聪当选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N];汕尾日报;2009年
9 记者 孙鹏飞;教育部中国书画等级考试平顶山学院考试中心成立[N];平顶山日报;2009年
10 潘一见;再寻平和宁静的中国书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倚剑;笔墨与中国书画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兰兰;论质料对中国书画美学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2 王慧敏;中国书画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王先祥;中国书画理论研究的两种范式[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4 田若微;中国书画的展览设计与展品信息传达[D];山西大学;2014年
5 赵世琅;中国书画中的中锋及其美学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6 赵志;中国书画数字高保真复制方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彭元;中国书画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D];湖南科技大学;2013年
8 周韵;于连中国书画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由玲;中国书画之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于洪军;试论中国书画章法的渊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03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803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