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当代国内人物类纪念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11:20

  本文关键词:当代国内人物类纪念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物类纪念建筑 设计策略 纪念对象


【摘要】:纪念建筑是博物馆的类型之一,而人物类纪念建筑又是纪念建筑的一种,它有着有别于其它类型纪念建筑的设计主题及表达方式。在建筑设计及空间环境的塑造上要有紧密的人物关联性及考虑参观者的情感需求。我国人物类纪念建筑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也从各个方面对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功能的复合化,形态的多变,新科技对展览方式的影响,及公众对建筑体验情感的需求增强等都是人物类纪念建筑面临的时代挑战。本文以国内人物类纪念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搜集的方式对当代人物类纪念建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代人物类纪念建筑的一些新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内人物类纪念建筑与一般博物馆建筑的不同点,针对不同点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当代人物类纪念建筑的设计策略。从而使我们能够对国内的当代人物类纪念建筑的设计有一个总体的新认识。论文具体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在理论及实践方面对课题的研究现状,确定了论文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并提出该论文研究的方法,主要对论文的整体框架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为第二章,主要为人物类纪念建筑的概述,明确了人物类纪念建筑的概念定义,对人物类纪念建筑的职能、特点及类别分别进行阐释,重点对比分析了人物类纪念建筑与一般博物馆建筑的不同点,提出当代人物类纪念建筑设计的影响要素和存在问题。第三部分(解决问题)为第三、四、五、六章和总结部分,分别从主题定位、功能设计、体验流线及环境设计几个方面对现有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总结国内当代人物类纪念建筑的设计策略。最后是对全文设计策略研究的概括总结,指出人物类纪念建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人物类纪念建筑 设计策略 纪念对象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选题背景11-12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12-13
  • 1.2.1 课题研究目的12-13
  • 1.2.2 课题研究意义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3.1 理论研究现状13-15
  • 1.3.2 实践现状15-16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界定16
  • 1.4.1 课题研究的范围16
  •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16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16-19
  • 1.5.1 研究方法16-18
  • 1.5.2 研究框架18-19
  • 第二章 人物类纪念建筑概述19-32
  • 2.1 人物类纪念建筑定义19
  • 2.2 人物类纪念建筑的发展历程及演变19-23
  • 2.3 人物类纪念建筑的职能、分类及特点23-25
  • 2.3.1 人物类纪念建筑的职能23-24
  • 2.3.2 人物类纪念建筑的分类24
  • 2.3.3 人物类纪念建筑的特点24-25
  • 2.4 我国人物类纪念建筑与一般博物馆建筑的对比25-28
  • 2.5 当代人物类纪念建筑设计的影响要素及存在问题28-30
  • 2.5.1 当代人物类纪念建筑设计的影响要素28-30
  • 2.5.2 我国人物类纪念建筑的存在问题30
  • 2.6 相关理论30-31
  • 2.6.1 场所精神30-31
  • 2.6.2 场所精神与人物类纪念建筑的关系31
  • 2.7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国内人物类纪念建筑的主题定位设计研究32-51
  • 3.1 人物类纪念建筑的纪念主题研究32-39
  • 3.1.1 纪念主题构思32-36
  • 3.1.2 单一人物类与群体人物类纪念建筑主题构思对比36-37
  • 3.1.3 对纪念主题的解读感知37-39
  • 3.2 选址39-43
  • 3.2.1 对人物有纪念意义的地点40-41
  • 3.2.2 相应的纪念氛围41
  • 3.2.3 场地的社会条件41-42
  • 3.2.4 可考虑与学校的联系42-43
  • 3.3 人物类纪念建筑的形象设计43-49
  • 3.3.1 体量尺度43-44
  • 3.3.2 建筑形态44-47
  • 3.3.3 材质与细部47-49
  • 3.4 本章小结49-51
  • 第四章 国内人物类纪念建筑的功能设计研究51-76
  • 4.1 当代人物类纪念建筑功能空间发展特点51-52
  • 4.2 功能空间分类研究52-61
  • 4.2.1 人物类纪念建筑的主要功能要素组成52-53
  • 4.2.2 人物类纪念建筑主要功能空间研究53-61
  • 4.3 功能空间面积配比研究61-71
  • 4.3.1 人物类纪念建筑的主要功能面积配比研究61-69
  • 4.3.2 人物类纪念建筑功能面积配比归纳69-71
  • 4.4 功能要素组织方式研究71-74
  • 4.4.1 功能要素的关联性研究71-72
  • 4.4.2 流线整合与功能要素的组织分布72-74
  • 4.5 本章小结74-76
  • 第五章 国内人物类纪念建筑的体验流线设计研究76-90
  • 5.1 人物类纪念建筑行为与空间研究76-83
  • 5.1.1 行为与空间特征76-77
  • 5.1.2 内部空间的多重体验77-80
  • 5.1.3 参观流线和休闲流线的复合80-83
  • 5.2 空间序列研究83-85
  • 5.3 内部空间的人物叙述85-89
  • 5.3.1 人物事件的叙述85-86
  • 5.3.2 叙事空间的组织86-89
  • 5.4 本章小结89-90
  • 第六章 国内人物类纪念建筑的环境设计90-104
  • 6.1 人物类纪念建筑的内部环境设计策略90-97
  • 6.1.1 空间形式变异90-92
  • 6.1.2 光影设计92-94
  • 6.1.3 场景重现94-95
  • 6.1.4 引入外界景观95-97
  • 6.2 人物类纪念建筑的外部环境设计策略97-103
  • 6.2.1 建筑立于旧址97-99
  • 6.2.2 建筑脱离原址99-103
  • 6.3 本章小结103-104
  • 总结104-107
  • 1. 当代国内人物类纪念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104-105
  • 2. 总结105-107
  • 参考文献107-110
  • 附录110-12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26-127
  • 致谢127-129
  • 附件1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骐瑛;;如何突出人物纪念馆的特色[J];博物馆研究;2008年04期

2 严建强;;“博物馆疲劳”及其对策[J];中国博物馆;1992年02期

3 王成;建立名人纪念馆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1993年04期

4 顾孟潮;纪念性建筑[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2期

5 苏东海;人物纪念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J];中国博物馆;2002年01期

6 王真真;王南;;基于当代语境的建筑纪念性表达方式探析[J];华中建筑;2012年03期

7 何镜堂;郭卫宏;张振辉;梁玮健;黄翰星;;钱学森图书馆设计[J];建筑学报;2012年05期

8 叶菁;齐康;;人文精神的展示场——金坛市华罗庚纪念馆设计[J];华中建筑;2008年09期

9 齐康;;数学 几何 空间——华罗庚纪念馆设计[J];建筑与文化;2006年S1期

10 徐w,

本文编号:820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820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b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