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博物馆学”视角下井冈山红色资源的利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博物馆学”视角下井冈山红色资源的利用研究
【摘要】:传统博物馆学正面临着社会快速发展和急剧变革所带来的挑战,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接踵而至,在这样的背景下,博物馆发展的方向是人们所必须加以反思的重要问题。显然,原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不足以应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必须发展和延伸博物馆的功能和领域才能应对。“新博物馆学”由此应运而生。论文在探讨“新博物馆学”特征的基础之上,概括出“新博物馆学”运动强调的十个方面,得以在“新博物馆学”的语境,收集有关井冈山红色资源并对其发展问题做了比较详尽的论述,,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对井冈山红色资源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及其发展目标做出科学的判断,即:井冈山红色资源的发展必须与井冈山原著居民的参与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研究观众,并对教育、讲解、陈列、展览等环节进行优化,唯其如此,井冈山红色资源的文化遗产才能在整体上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叙述选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与方法,以及文章的难点与创新点;第二部分简述了传统博物馆的发展历程,阐明了“新博物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对“新博物馆学”与传统博物馆学进行了比较,论述了“新博物馆学”所强调的十个方面,同时概括性地梳理了近年来红色资源的现状与趋势;第三部分综合分析了井冈山红色资源在其发展中遇到的社区、环境、教育讲解、陈列展览、开放方式等问题;第四部分在“新博物馆学”语境下,从观众教育、陈列展览、和谐社区等方面入手,对红色资源的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最后探讨了“新博物馆学”语境下红色资源发展的未来趋向与路径选择问题。
【关键词】:新博物馆学 井冈山 红色资源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122;G26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1 引言7-12
- 1.1 选题缘起7-8
- 1.1.1 对井冈山的特殊感情7
- 1.1.2 所学专业影响7
- 1.1.3 问题意识7-8
-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及难点和创新8-12
- 1.2.1 研究目的8-10
- 1.2.2 研究方法10-11
- 1.2.3 难点与创新11-12
- 2 研究综述12-29
- 2.1 传统博物馆学12-13
- 2.1.1 博物馆及博物馆学概述12
- 2.1.2 博物馆学的发展简述12-13
- 2.2 “新博物馆学”13-17
- 2.2.1 “新博物馆学”的背景13-15
- 2.2.2 新博物馆学研究内容15-17
- 2.3 红色资源17-29
- 2.3.1 红色资源研究综述17-19
- 2.3.2 井冈山红色资源研究19-29
- 3 问题解析29-36
- 3.1 红色环境问题29
- 3.2 红色资源的社区环境问题29-31
- 3.3 红色资源的教育讲解问题31-32
- 3.3.1 红色资源的教育问题31
- 3.3.2 红色资源的讲解问题31-32
- 3.4 红色资源陈列问题32-34
- 3.4.1 缺少实物,图片、照片太多32-33
- 3.4.2 陈列的主题明确、真实性受质疑33-34
- 3.5 红色资源的免费开放问题34-36
- 4 “新博物馆学”语境下红色资源的利用研究36-42
- 4.1 观众与教育36-38
- 4.2 陈列与展览优化38-40
- 4.3 红色资源与和谐的社区构建40-42
- 5 结束语:“新博物馆学”语境下,红色资源的博物馆化思辨42-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雨果·戴瓦兰,张晋平;二十世纪60-70年代新博物馆运动思想和“生态博物馆”用词和概念的起源[J];中国博物馆;2005年03期
2 雨果·戴瓦兰,张晋平;新博物馆学和去欧洲化博物馆学[J];中国博物馆;2005年03期
3 程京生;现代博物馆学面临之挑战——访苏东海先生[J];中国博物馆;1990年02期
4 晏善富;博物馆公共项目评估:西方的实践[J];中国博物馆;2005年02期
5 张文立;;可贵的精神 难得的范式——读宋伯胤先生《博物馆人丛语》有感[J];中国博物馆;2006年01期
6 博闻;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简介[J];中国博物馆;1993年02期
7 特丽萨·希尔纳;;世界博物馆的新思维、新现象和新趋势[J];中国博物馆;2006年03期
8 梁吉生;苏东海;甄朔南;杨志刚;史吉祥;宋向光;严建强;;笔谈博物馆学[J];中国博物馆;2008年02期
9 李瑞英;;浅谈博物馆的社会责任[J];快乐阅读;2010年12期
10 徐纯;;从自我形象到社会[J];中国博物馆;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朔南;;新博物馆学及其相关的一些问题[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2 胡硕兵;;红色资源在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培训中的运用探讨[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玫;;关于“第三圆”的思考——现代博物馆宣教工作之我见[A];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4 吕建昌;;博物馆“社区”概念及社区博物馆[A];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5 朱熠;;浅谈博物馆基本展陈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C];2004年
6 张慧慧;李峰;;红色资源融入江西高校德育教育的SWOT分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胡国铤;;知晓历史 更爱祖国[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8 曾思平;;博物馆在参与社区建设中获得新的生命力[A];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9 刘伟东;;21世纪中国博物馆发展预测[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朱熠;;浅谈博物馆基本展陈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陈发明;整合红色资源 传承长征精神[N];经济日报;2009年
2 记者 向辉;毛福民委员:规模较大红色资源景区应统一管理[N];中国旅游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杨诗琪 通讯员 周点征;“红色资源”是个“宝”,怎么用才好?[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4 特约记者 李典胜 本报记者 沈晓泓;信念的力量有多大[N];人民武警报;2011年
5 记者 赵良英;发挥红色资源咨政育人作用[N];湖北日报;2011年
6 桂宏杰 郑海锋 丁伯胜;上海总队七支队用好红色资源砺兵志[N];人民武警;2005年
7 记者 鄢朝晖;红色资源成推动科学发展强力引擎[N];江西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张锁柱;襄汾县普查红色资源[N];临汾日报;2011年
9 刘国涛 郭岍;保定支队依托红色资源深化主题教育[N];人民武警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姚晋平 本报通讯员 石永兵;“红色资源”蝶变[N];山西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小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方式及路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饶勇;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3 桑俊;红安革命歌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婷;榜样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惠敏;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牛艳娜;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岳蓓;赣南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4 周海燕;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5 唐顺利;红色资源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彭青;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7 万亮;红色资源在当代国防生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艳丽;试论利用红色资源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D];湘潭大学;2010年
9 史辉;高校利用红色资源建设德育课程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全明;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红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97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897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