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新时期新疆绘画发展的不平衡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04:43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新疆绘画发展的不平衡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疆绘画 不平衡 国画 油画


【摘要】:新疆有着深厚灿烂的文化积淀。漫长的的历史长河既产生了许多像喀什三仙洞、巴楚县三岔口石窟壁画等等一样优秀的佛教艺术宝藏,也形成了伊斯兰教影响下的审美情节。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新疆的绘画艺术慢慢发展起来。 新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一步步深入,经济体制改革,西方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一次次的有力冲击。活跃于边疆的这支薄弱的艺术创作队伍慢慢成长壮大起来。他们以地域性的民俗文化,自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通过画面反映社会,表现自我,追逐个性。新时期,社会有条不紊的持续发展,新疆的各个画种在这个大环境下也是奋力的追赶,积极通过参加各类画展,举办个人展览等等来证明各自的成果;教育上,注意对接班人的大力培养。从各种文献资料及老一代画家的回忆中寻找线索,对新时期新疆各画种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对各画种代表画家、参加全国性展览的作品以及各大展览获奖情况等数据的整理,探明了新时期新疆绘画艺术的发展,总体来说是向上且富有生命力的,但任何事物发展的道路也不免曲折、艰难。新疆的绘画艺术是由各画种共同组成的,绘画艺术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各画种共同进步,可是将调查到的数据分析比对,中国画、油画、版画、连环画、漫画的发展却没有理想中和谐。在这种各画种发展状态总体繁荣的境况下,,各画种发展过程中沉浮各异的不平衡现象确实存在。结合社会经济历史状态,艺术语言形式及大众审美心理,代入各画种的发展成就史实,分析出了造成这一不平衡现状的原因主要为: 1、各画种画家本身对艺术语言表现形式、技法的深入探索创新; 2、在经济社会,劳动工具发生巨变的前提下,各画种为应对这些巨变做出的积极良性反应; 3、各画种在创作队伍的维持和新生力量培养上力量的投入情况; 4、文化厅、美术家协会、画院、文化馆、画廊等政府、文化艺术机构的组织活动、支持力度。 显然国画、油画在这几项因素前做出的调整应对有了较好的回报,发展情况比较乐观,版画次之,连环画、漫画就稍微不如人愿了。找到了这些影响因素,新疆绘画艺术在这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发展会更加充满希望。
【关键词】:新疆绘画 不平衡 国画 油画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209.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绪论7-11
  • 1.1 研究目的7
  • 1.2 研究意义7-8
  • 1.3 研究方法8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8
  • 1.5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动态、趋势8-11
  • 2 新时期新疆绘画历程11-23
  • 2.1 新时期新疆绘画发展综述11-12
  • 2.2 新时期新疆争奇斗艳的各画种的发展历程12-20
  • 2.2.1 国画12-14
  • 2.2.2 油画14-16
  • 2.2.3 版画16-17
  • 2.2.4 连环画17-18
  • 2.2.5 漫画18-20
  • 2.3 新时期新疆各绘画画种不平衡性对比20-23
  • 3. 新时期新疆各绘画画种沉浮各异的原因23-47
  • 3.1 自身艺术语言的探索23-37
  • 3.1.1 国画24-29
  • 3.1.2 油画29-32
  • 3.1.3 版画32-34
  • 3.1.4 漫画34-35
  • 3.1.5 连环画35-37
  • 3.2 政治经济与市场导向37-42
  • 3.2.1 油画、国画37-40
  • 3.2.2 版画40-41
  • 3.2.3 连环画、漫画41-42
  • 3.3 创作队伍的维持和新生力量的培养42-44
  • 3.3.1 艺术教育配置不完善42-43
  • 3.3.2 操作工具、空间的制约43
  • 3.3.3 经济效益的诱惑43-44
  • 3.4 艺术管理策划机制的不完善44-45
  • 3.5 几种影响因素下各个画种的发展状态对比45-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51-52
  • 后记52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辟长;试论人民日报漫画增刊——《讽刺与幽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孙运芬;中国当代新型漫画的审美特征浅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夏盛品;图形创意思维训练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4 邓丕来;漫画艺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翔凤;当代中国画画荷技法表现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09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909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5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