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类历史建筑改造中异质元素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1 14:06
本文关键词:博物馆类历史建筑改造中异质元素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博物馆类历史建筑改造中异质元素的应用。异质元素是在历史建筑改造过程中添加的,原建筑中没有的,形势明显不同或性质差异显著的建筑元素。应用异质元素是以强对比的方式处理新旧之间关系的设计方法。我国当代的博物馆建筑改造中,以整体风貌统一的改造方式居多,异质元素应用较少;少量项目即使应用了新旧强对比的手法,在具体设计中还是有突兀与粗糙的问题存在。而在国外发达国家中,异质元素应用于博物馆历史建筑改造已经有大量成功的经验和成熟的做法。本文希望通过对国外博物馆类历史建筑改造中异质元素应用的原因,设计要点,设计方法的分析总结,为我国的博物馆类历史建筑改造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博物馆类历史建筑改造中之所以使用异质元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新旧建筑所处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差异造成的。异质元素的使用在西方有一定历史源流: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历史建筑保护理念和精神文化创新理念。异质元素的使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能够更好的保护历史建筑,解决设计问题,彰显时代精神。 在博物馆类历史建筑的改造中应用异质元素,主要是通过新旧之间的对比产生美的享受,达到“合而不同”,,“美美相容”的共存。本文通过大量的博物馆改造案例总结出应用异质元素进行设计时要遵循的要点,即遵循形式美观的规律,把握对比适度的原则,表现历史环境的呼应,注重细部设计的完善。在设计要点的指导下,可以在展览环境的设计,空间的利用和调整,结构的改造与创新,造型的设计与变化等具体的设计范围应用异质元素进行改造设计。
【关键词】:博物馆 历史建筑改造 异质元素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24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0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3
- 1.2 相关文献综述13-14
- 1.2.1 有关博物馆类建筑改造更新的文献13
- 1.2.2 保护更新领域有关博物馆建筑的文献13-14
- 1.2.3 博物馆建筑文献中保护更新的相关内容14
- 1.3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4-17
- 1.3.1 相关解析概念14-16
- 1.3.2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16-17
- 1.4 论文的创新点17-18
- 1.5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18-20
- 1.5.1 论文框架18-19
- 1.5.2 研究方法19-20
- 第二章 博物馆类历史建筑改造中异质元素的应用发展概况20-38
- 2.1 博物馆建筑的发展概况20-23
- 2.1.1 博物馆建筑发展简史20-21
- 2.1.2 现代博物馆建筑21-22
- 2.1.3 博物馆发展趋势22-23
- 2.2 博物馆类历史建筑建筑改造的发展概况23-30
- 2.2.1 博物馆类历史建筑改造原因23-24
- 2.2.2 博物馆类历史建筑改造的特点24-27
- 2.2.3 博物馆建筑改造的发展概况27-30
- 2.3 博物馆建筑改造中异质元素的应用情况30-37
- 2.3.1 现代主义之前,博物馆建筑改造中异质元素的应用情况30
- 2.3.2 现代主义以来,博物馆建筑改造中异质元素的应用情况30-37
- 2.4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博物馆类历史建筑改造中使用异质元素的原因38-51
- 3.1 新旧建筑的时代差异38-39
- 3.1.1 现代建筑的批判性38
- 3.1.2 科学技术的革命性38-39
- 3.1.3 设计理念的多样性39
- 3.2 异质元素使用的历史源流39-41
- 3.2.1 历史建筑保护理念39-40
- 3.2.2 精神文化创新理念40-41
- 3.3 异质元素使用的现实意义41-50
- 3.3.1 保护历史建筑41-45
- 3.3.2 解决设计问题45-48
- 3.3.3 彰显时代精神48-50
- 3.4 本章小结50-51
- 第四章 异质元素应用的设计要点51-59
- 4.1 异质元素应用的理论基础51-53
- 4.1.1 对比与差异产生美51-52
- 4.1.2 “美美相容”与“和而不同”52-53
- 4.2 异质元素应用的设计要点53-58
- 4.2.1 形式美观的规律53-55
- 4.2.2 对比适度的原则55-56
- 4.2.3 历史环境的呼应56
- 4.2.4 细部设计的完善56-58
- 4.3 本章小结58-59
- 第五章 异质元素的应用范围与设计方法59-87
- 5.1 展览环境的设计59-67
- 5.1.1 流线的组织与优化59-62
- 5.1.2 展品的陈列与展示62-64
- 5.1.3 光环境的利用和改善64-67
- 5.2 空间的利用和调整67-71
- 5.2.1 空间整理67-68
- 5.2.2 室内外空间转化68-70
- 5.2.3 地下空间利用70-71
- 5.3 结构的改造与创新71-75
- 5.3.1 改建中的结构重生71-74
- 5.3.2 扩建中的结构创新74-75
- 5.4 造型的设计与变化75-86
- 5.4.1 建筑形态75-79
- 5.4.2 建筑表皮79-81
- 5.4.3 建筑材料81-83
- 5.4.4 建筑色彩83-86
- 5.5 本章小结86-87
- 结语87-88
- 参考文献88-90
- 致谢90-91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9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统;广州市的博物馆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53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953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