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辽滨城市规划展览馆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18:04

  本文关键词:辽滨城市规划展览馆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规划展览馆 整体性 公共性 向心性


【摘要】:城市规划展览馆在新区的规划建设中往往作为触媒点之一出现,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城市规划展览馆作为区域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发掘建筑自身潜力、营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对于提升区域内活力、带动区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以辽滨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项目为研究背景,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对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创作过程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对设计过程中思考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对建筑创作具有指导性的理论原则,以期为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全文以辽滨城市规划展览馆的设计过程为基础,划分为四大章节,分别对辽滨城市规划展览馆各创作阶段的问题进行理论性分析。绪论部分通过对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论文主体部分对辽滨城市规划展览馆项目的概况进行深入的分析,确立了整体性、开放性和标志性的设计原则,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在方案的完善阶段,针对建筑在区域中的位置以及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确立了建筑以营造公共性为主要目的。在建筑单体的形态的生成、展览空间的组织及开放空间的塑造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通过向心性的组织方式形成一个区域的活力中心。在完善的最后阶段,从技术层面的深化进一步将方案推进到可实施的程度。 论文的最后对整个项目的设计过程进行归纳及理论探讨,总结了新区城市规划展览馆在设计过程中的构思方式及设计手段,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展览馆 整体性 公共性 向心性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242.5;TU984-2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次6-8
  • Contents8-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10-11
  • 1.1.1 城市规划展览馆的产生背景10-11
  • 1.1.2 辽滨城市规划展览馆项目背景11
  • 1.2 相关研究动态11-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外研究动态12-13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3-14
  • 1.4 课题研究方法及框架14-16
  • 1.4.1 研究方法14-15
  • 1.4.2 研究框架15-16
  • 第二章 整体性的布局16-28
  • 2.1 辽滨的城市发展概况16-20
  • 2.1.1 油田建设主导时期16-17
  • 2.1.2 环渤海经济圈时期17-18
  • 2.1.3 核心区城市建设时期18-20
  • 2.2 城市规划展览馆设计原则20-23
  • 2.2.1 整体性20-21
  • 2.2.2 开放性21-22
  • 2.2.3 标志性22-23
  • 2.3 整体布局构思23-27
  • 2.3.1 区域内的场地控制23-24
  • 2.3.2 轴线中的建筑布局24-26
  • 2.3.3 环境中的景观处理26-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开放性的设计28-46
  • 3.1 建筑公共性的表达28-32
  • 3.1.1 嵌入城市环境28-30
  • 3.1.2 打造城市展厅30
  • 3.1.3 整合公共空间30-32
  • 3.2 流线开放性的组织32-37
  • 3.2.1 功能空间的多层划分32-35
  • 3.2.2 参观流线的多重组织35-36
  • 3.2.3 外部流线的多元整合36-37
  • 3.3 空间向心性的塑造37-44
  • 3.3.1 强化的展览空间37-39
  • 3.3.2 流动的开放空间39-43
  • 3.3.3 渗透的立体空间43-44
  • 3.4 本章小结44-46
  • 第四章 技术性的完善46-60
  • 4.1 结构选型46-52
  • 4.1.1 展厅部分结构体系46-49
  • 4.1.2 庭院中心形体结构体系49-52
  • 4.2 材质选用52-55
  • 4.2.1 颜色的选择52-53
  • 4.2.2 质感的组合53-54
  • 4.2.3 媒体化表皮设计54-55
  • 4.3 标高协调55-57
  • 4.3.1 室内外高差的处理55-56
  • 4.3.2 平台坡度的控制56-57
  • 4.3.3 交通核的设计57
  • 4.4 本章小结57-60
  • 第五章 结论60-62
  • 1)坚持建筑与区域环境的有机结合60
  • 2)注重建筑对地域特色的表达60
  • 3)强调建筑与城市空间的整合60-61
  • 4)发掘建筑空间的表现特色61
  • 5)保证结构形式与建筑空间的匹配61-62
  • 参考文献62-64
  • 附录64-75
  • 作者简介75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5-77
  • 致谢77-79
  • 论文编号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昭晖;浅谈机电产品现代设计的特点[J];山西机械;2000年01期

2 范昆仑;“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比较分析[J];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3 熊俊;设计效力测定的“目标矩阵”法[J];湖北水力发电;2000年02期

4 韦爽真;设计思维中的沿袭与开放[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1年01期

5 吕新生 ,朱文予;现代设计的发展展望[J];机电国际市场;2001年07期

6 David Trubridge;;设计源泉[J];现代装饰;2003年12期

7 戴健;现代设计思维、实践与技巧 第2讲 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J];橡胶工业;2003年11期

8 童阳春,王有才;浅谈设计创新[J];中国勘察设计;2003年12期

9 栾忠权;从产品的绿色设计到可持续发展设计[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4年02期

10 陈晓川,杨建国,李蓓智;面向成本的设计(DFC)与其他DFX工具的集成与应用方法[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巍;;关于设计的思考[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2 于宏杰;;设计的思考[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高洋;刘志峰;黄海鸿;张雷;;产品拆卸性能的设计过程评估[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王家民;孙浩章;张娜;;绿色设计的理论前瞻与实践后顾[A];2010中国包装行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国际发展趋势[A];北京工业设计发展报告[C];2000年

6 刘军;;创意产业视野下设计的行为演变[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张成忠;曹海艳;况成泉;;简析设计中的复古[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8 万举勇;刘志峰;刘光复;;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孔凡让;李川奇;郑庆和;;设计与发明[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郭媛媛;孙青;;浅谈设计思维[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寸十;谈与“设计”相关的几个概念[N];建筑时报;2003年

2 Sami Nerenberg;设计的维度[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3 实习记者 全文鑫;年江:设计,个人思想的延续[N];中华建筑报;2011年

4 中航工业制造所 段爱琴 王兴华;应用六西格玛设计究竟改变了什么?[N];中国航空报;2011年

5 王庆林 山东天翔毛纺织有限公司开发部主任;让设计附加值成为企业“必杀技”[N];中国纺织报;2014年

6 于 丹;景观的过度设计与适度设计[N];建筑时报;2006年

7 世博;上海世博会门票设计师 揭秘鲜为人知的细节[N];中国包装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宏伟;邮票设计:“电脑”与“人脑”之争[N];中国集邮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刘立岩 何志丹 李元滢 特约记者 向二虎;年轻就要激情飞扬[N];石油管道报;2009年

10 记者 王光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镜芙:舰船设计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N];中国船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加晴;基于分解的设计过程重用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容芷君;基于群体决策的协同设计过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崔卫华;产品多领域协同设计过程的CCM-A建模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罗天洪;网络驱动的协同设计几何模型共享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周丹;基于设计元与公理设计理论的能量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6 李保建;协同设计中的协作支持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9年

7 孟昕;SoC设计优化的域特定语言方法和建模[D];浙江大学;2010年

8 侯鑫;基于本体的设计重用技术研究及其在CAFD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谭武征;基于知识的概念创新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梁艳红;基于专利挖掘的创新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昕妍;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绿色设计[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志伟;产品多学科协同设计中图形协同及语义协商的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3 汪凌燕;老年人休闲产品的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4 黄伟杰;动漫产品设计协同原型系统的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5 张晓霞;现代设计不同发展阶段的设计思维变迁[D];东北大学;2007年

6 游文婷;餐具设计中隐喻方法的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7 杜淼;非物质设计与生活形态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09年

8 刘乃维;面向拆卸与回收设计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技术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9 叶霞;产品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10 刘洋;基于设计仓库的产品敏捷设计技术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84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984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4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