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05:31
本文关键词: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展会标识 知识产权 商业标识 立法模式 诉前临时禁令 行业协会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会展业以其巨大的经济拉力和显著影响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引擎。特别是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无论是在拉动经济增长上,还是在增加就业、提升城市影响力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然而,成绩的背后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这一问题日益呈现出严峻的态势,严重阻碍了我国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极大地损害了我国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目前,有关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见,而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为此,加强对该课题的研究就成为应有之义。 在充分掌握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该课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首先,对展会标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展会标识,是指由文字、字母、数字、图形、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而构成的,能够有效区分此会展与彼会展的具有可识别性的标记,主要包括展会名称及其缩写、主题词、口号、会徽、会旗、会歌、吉祥物和域名等。 其次,考虑到单一维度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本文立足我国实际,通过展开多维度分析,发现我国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立法保护方面:相关立法条款缺失,无法可依;行政保护方面:管理机构不统一,各自为政;司法保护方面:程序繁杂、时间冗长,,效果欠佳;行业保护方面:全国性会展行业协会缺失,自律不强。 再次,为寻找有益经验,放眼国外,系统介绍了德、美、日三个会展发达国家在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具体做法,认为展会标识知识产权立法保护模式主要有一般性立法模式和专门性立法模式两种。 最后,立足我国当前实际,通过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提出了我国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模式以及具体完善建议。在立法模式上,主张从长远角度而言应该采取制定商业标识法这种一般性立法模式,而就现阶段来说认为采用专门性立法模式更适宜。在具体建议方面,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点建议:主张在立法保护方面,修订《特殊标志保护条例》,确保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有法可依。在行政保护方面,确立统一的主导性行政保护机构,加大监管和宣传力度。在司法保护方面,转变传统司法观念,完善诉前临时禁令制度,适时发布典型案例。在行业保护方面,建立统的一全国性会展行业协会,多措并举促进其职能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展会标识 知识产权 商业标识 立法模式 诉前临时禁令 行业协会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研究方法11
- 1.4 研究思路11-12
- 第二章 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概述12-21
- 2.1 展会标识的内涵及属性12-17
- 2.1.1 展会标识的界定12-14
- 2.1.2 展会标识与相关概念14-15
- 2.1.3 展会标识的法律属性15-17
- 2.2 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历史沿革及意义17-21
- 2.2.1 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17
- 2.2.2 我国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的历史沿革17-18
- 2.2.3 展会标识知识产权的侵权类型及保护意义18-21
- 第三章 我国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其不足21-31
- 3.1 我国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现状21-25
- 3.1.1 我国展会标识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21-22
- 3.1.2 我国展会标识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22-23
- 3.1.3 我国展会标识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23-24
- 3.1.4 我国展会标识知识产权的行业保护24-25
- 3.2 我国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25-31
- 3.2.1 立法保护方面:相关立法条款缺失,无法可依25-26
- 3.2.2 行政保护方面:管理机构不统一,各自为政26-27
- 3.2.3 司法保护方面:程序繁杂、时间冗长,效果欠佳27-29
- 3.2.4 行业保护方面:全国性会展行业协会缺失,自律不强29-31
- 第四章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的做法31-36
- 4.1 德国在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做法31-32
- 4.2 美国在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做法32-33
- 4.3 日本在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做法33-36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36-43
- 5.1 我国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立法模式的选择36-38
- 5.2 完善我国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建议38-43
- 5.2.1 在立法保护方面:修订《特殊标志保护条例》,确保展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有法可依38-39
- 5.2.2 在行政保护方面:确立统一的主导性行政保护机构,加大监管和宣传力度39-40
- 5.2.3 在司法保护方面:转变传统司法观念,完善诉前临时禁令制度,适时发布典型案例40-41
- 5.2.4 在行业保护方面:建立统一的会展行业协会,多措并举促进其职能作用的发挥41-43
- 结束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6-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世勇;;北京奥林匹克域名价值及受侵权现状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2 胡充寒;;我国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制度的现实考察及正当性构建[J];法学;2011年10期
3 潘小玉;;论公权性标志的知识产权属性[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调研课题组;刘思彬;欧修平;;广东法院知识产权诉讼禁令制度执行情况分析[J];法治论坛;2011年01期
5 唐剑峰;;会展标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4期
6 王鸿;;关于知识产权保护诉前临时禁令制度的思考[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4年02期
7 刘宁;;域名法律地位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孙彩虹;;我国诉前禁令制度:问题与展开[J];河北法学;2014年08期
9 林云;;《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3》发布[J];中国会展;2014年03期
10 王春雷;诸大建;;中美会展产业发展系统比较研究——兼论美国会展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海波;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92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992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