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金融危机后的中美实力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1 08:01

  本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后的中美实力对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软实力 中国崛起 金融危机 中美关系


【摘要】:当金融危机对"华尔街模式"及其软实力造成巨大损失之时,中国的软实力正逐步增强,由此引发了国际社会关于中美软实力对比的诸多预测。面对这些预测,我们应当从短期敏感性和长期脆弱性两个维度进行分析,进而探讨由相互依赖的非对称性所决定的国家间的实力对比。中国的崛起并非意味着战争,中美双方不仅希望维持两国在实力上的非对称性平衡,同时也认识到合作将会比凌驾于他国之上更好地展现软实力,合作是两国双赢的选择。
【作者单位】: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软实力 中国崛起 金融危机 中美关系
【分类号】:F831;D771.2;D61
【正文快照】: 美国因最近的一次金融危机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和批评。在2008—2009年世界性的经济大衰退中,当美国陷入严重困难之时,中国却实现了持续增长。据此,有中国学者提出了“一波针对美国的衰落主义言论”,[1]一位专家指出,美国实力的巅峰时刻出现在已经过去的2000年。事实上,持有此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建杭;;金融危机后国际战略力量对比的新态势[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代金平;唐海军;;西方意识形态攻势与中国的软实力建构[J];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03期

3 丁果;;拜登访华的软实力牌[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9期

4 翟];心魔[J];世界知识;2005年14期

5 袁鹏;中国崛起与中国的国际处境[J];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10期

6 杨鲁慧;郭延军;;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中国软实力战略[J];国际论坛;2008年02期

7 史敏;;创新国际理念提升中国软实力[J];文教资料;2009年03期

8 郭学堂;;中国软实力建设中的理论和对策新思考——兼论中国的公共外交[J];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9 马振岗;阎学通;楚树龙;康培;;2006年中国国际战略走向如何[J];人民论坛;2006年02期

10 ;中国崛起,美国会自行离开亚洲[J];社会观察;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显泗;;论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2 杨鲁慧;;和谐世界:中国对外战略的新视野[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焦世新;;新中国60年软实力功能的战略变迁[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4 陈剑;;论建设“人文北京”[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赵念渝;;话语信息转换的案例分析和国家“软实力”[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6 高旭红;徐tk;;和谐世界思想指导下的外交软实力建设研究[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7 吴苑华;;中国崛起:后美国世界的希望——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中国观[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8 冯新铭;;中国的发展不会对日本产生威胁[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9 章嘉琳;;美国对付中国崛起的“对冲”战略[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浦启华;;和谐世界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中国未来新的战略态势——三环外交[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隗静秋;中国崛起须提升软实力[N];天津日报;2007年

2 张立民;中国崛起的思想盛宴[N];南方日报;2008年

3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石建勉;中国崛起需要培育成熟的国民心态[N];西安日报;2011年

4 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杨雪冬;大国成长中需保持平和心态[N];文汇报;2009年

5 扬尼斯·加齐乌尼斯;中国全球影响力仍没超过美国[N];国防时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田晓玲;对中国的悲观预测都已破产[N];文汇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徐立凡;海权中国崛起之路[N];华夏时报;2010年

8 陈有为 (华盛顿);中国力量的三张面孔——实力、金钱与思想[N];世界报;2008年

9 ;中国崛起是东南亚的机遇[N];人民日报;2002年

10 张维为;中国崛起的多重意义[N];学习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ax Rebol;不干涉与务实合作:试析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D];复旦大学;2011年

2 韦红;东盟地区主义的发展与中国[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卡林(Karim BATHILY);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中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一种双赢的关系?[D];复旦大学;2007年

4 莫巴克(Mouctar Abakar);身份与利益:冷战后中非关系发展及其对非洲国际地位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5 聂继永;全球化与中国崛起[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朱成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杨守明;中国和平崛起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尹斌;后冷战时代欧盟的中东政策与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王珏;权力与声誉[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周厚虎;中美软实力战略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景德;文化软实力建设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D];河南大学;2011年

2 汤希;中国对东南亚地区软实力外交探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孙蕾蕾;中国与东盟地区合作中的软实力运用分析[D];外交学院;2010年

4 倪志丰;中国文化软实力对中国外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湛清;中国的和平崛起与软实力建设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敏;中国和平崛起中的软实力建设问题[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曹东;中国对非洲软实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丛峥;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与软实力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肖莉梅;中印软实力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10 单绍萍;中国软实力提升中的对外传播策略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011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011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4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