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城市商业银行绩效:地区经济、金融发展及跨区域经营

发布时间:2017-10-12 02:35

  本文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绩效:地区经济、金融发展及跨区域经营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商业银行 跨区域经营 地区经济 金融发展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2007-2011年跨区域经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短期内我国城商行难以通过跨区经营来改善经营绩效。通过具体分析城商行总部和异地分行所在城市的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对其经营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总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能够提高城商行盈利能力,降低经营风险,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降低了城商行的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异地分行所在地区的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其跨区域经营越容易面临不利影响。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跨区域经营 地区经济 金融发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2183;71172066)
【分类号】:F832.2;F1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由各地城市信用社组建形成,受政策所限,经营范围基本局限于本地。随着2004年银监会出台《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被允许从事跨区域经营,2009年《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文东;华猛;;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基于预算的分析[J];财经论丛;2011年06期

2 范香梅;邱兆祥;张晓云;;我国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经济效应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1期

3 范香梅;邱兆祥;张晓云;;我国中小银行地域多元化风险与收益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侯哲;郭春松;;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J];发展研究;2011年11期

2 刘孟飞;张晓岚;张超;;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经营绩效与风险相关性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8期

3 欧阳青东;彭洁;陈雨花;;中美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及管制制度变迁比较研究[J];南方金融;2012年08期

4 奚振斐;王永辉;;跨区域扩张对中小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12期

5 孙巍;;分散化经营能够做到“双赢”吗?——基于经济欠活跃地区银行业的研究[J];浙江金融;201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刘杰;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2 蔡建波;中小银行债券投资决策机制与分析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京华;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内在动机与外部性[D];山东大学;2012年

2 金洁;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扩张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3 余青;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及其测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冯艳丽;城商行跨区域经营收益与风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曹一夫;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年

6 卢独景;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对贷款损失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庆慧;银行借款集中度测算及影响因素[D];重庆大学;2013年

8 王凯;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对城商行风险和收益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孔祥苓;市场结构、跨区域程度与商业银行绩效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朱小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效率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余津津;现代西方声誉理论述评[J];当代财经;2003年11期

2 廖理;廖冠民;沈红波;;经营风险、晋升激励与公司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8期

3 陈学彬,张文;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4 王聪;谭政勋;;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结构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5 邱兆祥;张磊;;经过风险调整的商业银行利润效率评价研究——基于随机利润边界方法[J];金融研究;2007年03期

6 严建苗,万建军;国有企业间经理人市场的声誉机制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劲平;;城市商业银行如何充分发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为例[J];银行家;2010年05期

2 张智勇;;城市商业银行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求索;2006年12期

3 李斌;;论城市商业银行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J];当代经济;2008年01期

4 王耀庭;;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1987年09期

5 徐锦华;;机遇·挑战·对策[J];柴达木开发研究;1988年06期

6 赵锡贤;;加深对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解 努力开创我市保险工作的新局面[J];华北金融;1988年08期

7 佟庆绵;;意大利开发南方落后地区的启示[J];中国民族;1989年04期

8 饶浩伟;郭业光;李力文;;巩固 扩散 开发 服务——发挥大中型工业企业优势的几点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1990年12期

9 邵占维;;加快宁波深水港开发利用促进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经济发展[J];宏观经济研究;1992年07期

10 姚为群;;太平洋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趋向[J];开放导报;1993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云;;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A];《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论文集[C];2005年

2 侯绍庄;;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刍议[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3 韦性江;;制约黔西南州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思考[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4 崔彩娴;闫德忠;王秀娟;;加入WTO与地区经济发展[A];WTO与我国农业系列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陈定宪;郭领;;强力推进集团帮扶工作 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A];贵州推进扶贫开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马丽;刘卫东;;经济全球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韩文琰;;地区经济发展与低碳建设中的冲突与协调——以北京为例[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齐东平;;中间性组织成长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A];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吴建中;孙积安;宋小刚;何耀军;孔建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运行的关联性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3—2004年度)[C];2004年

10 曾佑桥;;浅谈个体私营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A];民营经济研究论文选粹[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余音 通讯员 郑爱芳 张亚枝;穿云破雾红日来[N];驻马店日报;2009年

2 宋桂平邋李宏伟;隆化大力实施县西部开发战略[N];承德日报;2007年

3 邹天双 石镇槐 本报记者 陈岳海;射洪:探路丘区突围[N];四川日报;2007年

4 杨莎;振安区10项措施促增长[N];丹东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徐栋;融合兵地优势 促进共同发展[N];阿克苏日报;2010年

6 记者 冯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加快地区经济发展[N];通化日报;2008年

7 记者 夏永辉 通讯员 董实忠 夏毓婷 夏琳娜;武汉部分经济指标领先沿海[N];湖北日报;2008年

8 刘金燕 姜相瑞;大孙各庄镇:筑得好“巢”引“凤”来栖[N];中国特产报;2009年

9 卢曦 朱谦礼 李昊霖;飞阿里飞丽江,谁给我们插上翅膀[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刘福生 通讯员 邱炜;继续保持经济发展强劲势头[N];阿克苏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波;陕北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吉新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效应评价[D];西北大学;2011年

3 李裕鸿;对外贸易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吴国春;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支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5 刘用明;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4年

6 何金玲;中国地方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杨;西部资源接替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景文宏;小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葛新蓉;俄罗斯区域经济政策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岳利萍;自然资源约束程度与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逸;明清以来渝西地区经济发展历程与现实开发[D];西南大学;2013年

2 张振亭;明代江淮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赵宇虹;人力资本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动因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范舒;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比较与实证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5 张涛;支持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浦扬;信息通讯技术投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2年

7 符佳钰;促进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8 任小建;西部地区经济自生能力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娜仁格日勒;国际贸易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金岗;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绍兴地区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16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016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1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