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货币理论对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沉淀资金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14:27
本文关键词:基于货币理论对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沉淀资金问题的研究
【摘要】:互联网金融因其具有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特点,使得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变得更加紧密而便利。而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大发展的则是第三方支付交易量的猛增,第三方支付整体规模已从2009年的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3年的17.2万亿元人民币,短短的四年时间,其交易规模就增加了五倍之多。第三方支付交易数量的增长同居民财富水平的提高、网络长尾化的实现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透过第三方支付交易迅猛发展的繁荣现象和我国当前的金融环境,,揭示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着的诸如技术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沉淀资金风险等问题,并将重点对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沉淀资金风险进行分析。从微观来看,第三方支付平台保有沉淀资金过多会对其自身的稳健运营产生风险,尤其是对平台的第三方支付系统造成流动性风险;从宏观来看,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保有的沉淀资金会对国民经济系统,特别是货币流通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造成影响,成为引发通货膨胀的潜在风险。 第三方支付在网络经济大发展的趋势之下,虽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其隐含着的资金沉淀问题却成为了威胁经济稳定运行、影响政策调控效果的潜在危险。本文将利用经典货币理论的相关知识,从传统货币数量理论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再到现代货币供给模型,对第三方支付中的沉淀资金在经济传导机制中造成的货币量错配进行理论探索,从理论中得到第三方支付平台保有的沉淀资金会对经济通货膨胀造成一定影响。而后,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将第三方支付业务产生的沉淀资金对经济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并说明随着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加深,网络经济活动日益频繁,沉淀资金会按照一定比例随之增多。从而就在理论、实证两方面说明了本文对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沉淀资金进行研究是具有必要性的。 在本文的最后一章,通过借鉴别国对于第三方支付监管模式的经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沉淀资金可能带来的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从微观角度而言,第三方支付平台机构应对将沉淀资金作为长期现金流进行规划,以稳健的态度对待沉淀资金;从宏观角度而言,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应当明确第三方支付平台机构的法律地位,明确沉淀资金的性质,制定沉淀资金的监管制度,通过建立备付金体系和风险保障基金确保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的流量安全。这些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的管控措施,其目的就是要保障网络金融活动的顺利运行,并减少由于货币量错配而导致的通胀风险,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 沉淀资金 货币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24.6;F832.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图表索引12-13
- 第1章 绪论13-21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3-15
- 1.1.1 研究背景13-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文献综述15-17
- 1.2.1 关于第三方支付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5-16
- 1.2.2 关于沉淀资金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6-17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7-18
- 1.3.1 研究内容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18-19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19-21
- 第2章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概述21-28
- 2.1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含义21
- 2.2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操作流程21-22
- 2.3 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规模同其联动因素之间关系的分析22-25
- 2.3.1 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规模同网络普及度之间关系的分析22-24
- 2.3.2 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规模同居民财富水平之间关系的分析24-25
- 2.4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的风险25-27
- 2.4.1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的技术风险25-26
- 2.4.2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的法律风险26
- 2.4.3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的沉淀资金问题26-27
- 2.5 小结27-28
- 第3章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沉淀资金问题的分析28-31
- 3.1 沉淀资金的含义28
- 3.2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沉淀资金的含义及产生28-29
- 3.3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沉淀资金规模的量化分析29-31
- 第4章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沉淀资金的风险分析31-44
- 4.1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沉淀资金的微观风险分析31
- 4.2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沉淀资金宏观风险的理论分析31-39
- 4.2.1 传统货币数量理论对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风险的分析31-34
- 4.2.2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对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风险的分析34-36
- 4.2.3 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对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风险的分析36-37
- 4.2.4 现代货币供给模型对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风险的分析37-39
- 4.2.5 小结39
- 4.3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沉淀资金宏观风险的实证分析39-44
- 4.3.1 通货膨胀指标的选取39-40
- 4.3.2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沉淀资金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40-41
- 4.3.3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沉淀货币同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关系41-43
- 4.3.4 小结43-44
- 第5章 关于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及其沉淀资金的监管建议44-51
- 5.1 国外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及其沉淀资金的监管模式及借鉴44-45
- 5.1.1 美国模式——立法监管与自律监督并行44
- 5.1.2 欧洲模式——审慎监管与联合监督并重44-45
- 5.1.3 英国模式——直接监管与简洁机构互益45
- 5.1.4 各国监管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作用45
- 5.2 我国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及其沉淀资金的监管原则45-46
- 5.3 针对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及其沉淀资金提出的政策建议46-51
- 5.3.1 针对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及其沉淀资金提出的微观建议46-48
- 5.3.2 针对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及其沉淀资金提出的宏观建议48-51
- 结论与展望51-53
- 参考文献53-57
- 致谢57-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燕芬;;我国货币乘数稳定性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3期
2 刘江;钟正生;;M2/GDP水平的国际比较和借鉴[J];南方金融;2013年03期
3 刘绪光;;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合规风险治理[J];北京金融评论;2014年02期
4 孟静;;第三方支付已成网络主流[J];信息方略;2008年20期
5 谢平,尹龙;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6 刘骏民,王国忠;虚拟经济稳定性、系统风险与经济安全[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7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8 朱晋川;;互联网金融的产生背景、现状分析与趋势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3年10期
9 张芬;吴江;;国外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与经济;2013年11期
10 安邦坤;阮金阳;;互联网金融:监管与法律准则[J];金融监管研究;2014年03期
本文编号:1049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049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