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部门的市场化、信贷配置与工业重构
本文关键词:银行部门的市场化、信贷配置与工业重构
【摘要】:在一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本文考察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银行体制的变化对中国工业重构的影响。本文发现,银行部门的市场化促进了企业层面的重构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不过,银行体制的变化对盈利能力不同的企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它在推动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的重构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同时,加剧了产业内不同企业之间生产效率的分化,进而激发了产业层面的重组和跨企业的资源再配置。这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中,产出创造率远远高于产出破坏率,并且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呈现明显改善的趋势。于是,银行部门的市场化推动了中国工业部门的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这些结果表明,在中国工业部门面临产能过剩和潜在增长率下降的情况下,进一步推动银行部门的改革对于工业部门的结构调整、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500强研究中心;
【关键词】: 银行体制的变化 信贷配置 工业重构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批准号:10ZD&01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产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2.4;F424;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中国经济渐进式转轨的过程中,与产品市场的改革比较起来,金融部门的改革和市场化进程严重滞后(Huang,2010)。于是,在一个政府主导的金融体制下,银行部门可以把社会资金集中起来配置给效率偏低的国有部门,从而支持了计划内部门的稳定与增长(张杰,1998)。可是,以政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广众,陈平;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2 齐寅峰;王曼舒;黄福广;李莉;李翔;李胜楠;何青;古志辉;向冠春;;中国企业投融资行为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03期
3 简泽;;企业间的生产率差异、资源再配置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J];管理世界;2011年05期
4 张杰;;预算约束与金融制度选择的新理论:文献述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3期
5 林毅夫;李志峗;;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6 刘小玄;李双杰;;制造业企业相对效率的度量和比较及其外生决定因素(2000—2004)[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7 姚树洁,冯根福,姜春霞;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8期
8 张军,金煜;中国的金融深化和生产率关系的再检测:1987—2001[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9 方军雄;;所有制、制度环境与信贷资金配置[J];经济研究;2007年12期
10 李玉红;王皓;郑玉歆;;企业演化: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J];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鹏;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制度选择[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维武;;发展金融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何瑛;曹宇英;;电信运营企业实施财务转型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方向——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杨元泽;赵会玉;;地方政府竞争提高了经济效率么?——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叶志锋;覃永盛;贺梅萍;;2009年度信贷资金流向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08期
5 陈灵;徐云松;;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6 李艳丰;韩晓龙;;深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7 邵全权;;中国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基于单方程估计和系统估计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4期
8 钟敦慧;张明举;;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红艳;廖英姿;;所有制、市场分割与公司资本配置效率[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石昶;刘瑞;;中国汽车制造业效率的经验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少安;陈斌开;刘姿彤;;“租税替代”、财政收入与政府的房地产政策[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李鹏飞;郑江淮;;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经验研究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黄旭平;;市场竞争导致的银行集中、制度与净利息边际收入[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何威风;;分权化改革、制度环境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卢有红;彭迪云;;基于成长阶段的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正平;何广文;;我国银行业市场约束力的实证研究(1994—2003)[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7 尹婵娟;;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量化分析[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翔;李凌;;中国的金融发展、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一项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9 田素华;;外资银行对东道国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10 方军雄;;所有制与经营绩效之谜:政策优势还是管理优势?[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松;股票错误定价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高玮;市场集中度、竞争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3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吕大忠;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反垄断和市场化[D];南开大学;2010年
5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7 窦森;基于股权合作的FSFDI技术溢出效应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杨珍增;国际资本流入构成对金融发展影响的差异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添行;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生乐;中国商业银行金融成熟度的测定与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苏畅;基于DEA的商业银行智力资本效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仲玉洁;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绩效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朱海萍;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彭瑛琪;江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袁雯;基于DEA三阶段模型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胜军,张兰;渐进改革的逻辑产物——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制度缺陷[J];商业研究;2005年02期
2 李玉吉;效率视角的公司治理与国有银行改革[J];商业研究;2005年11期
3 邱家洪;;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历程与发展趋势[J];商业研究;2005年21期
4 廉勇;李宝山;金永真;;从YOULI银行的案例研究韩国的金融改革[J];商业研究;2005年24期
5 徐璋勇,赵育宏;股份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现实选择[J];财经科学;2000年02期
6 蓝虹,穆争社;中国企业融资风险生成与转嫁的博弈分析[J];财经科学;2004年04期
7 刘勇,李琪琦;国家经济伦理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附议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的逻辑[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8 张志华,陆逊;两次国企改革争论的比较与反思[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9 刘晓辉,张t,
本文编号:1057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05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