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形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21:26
本文关键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形成机制研究
【摘要】:历年来我国汇率体制多经变革,2005年汇率体制改革更是顺应我国国情、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影响,一些国家经济停滞不前,一些国家经济甚至倒退。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开展,经济危机也蔓延到我国,我国汇率开始无规律波动。因巨额贸易顺差,各国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人民币需升值的声音愈演愈烈,怎样才能让升值压力给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减小到最低,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面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日趋复杂的情况,首先从国情出发将通胀水平高低、宏观经济变动、对外贸易顺逆差等作为研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形成机制因素。证券行业发展无论从速度还是对经济的贡献程度来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小觑助力,我国证券市场是年轻的市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参与程度在逐年增加,股票市场波动是否影响汇率也应纳入研究。通过构建模型分析汇率形成机制受哪些因素影响,确定众多变量中真正对其形成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各因素对其影响程度的强弱。 为使研究更有针对性,模型影响效果更加明显,通过建立VAR模型进行相关分析检验,选择影响效果最显著的中美通胀率、中美利差、货币供应量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进出口差额及股票流通市值六个变量。经分析得出结论:中美利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进出口差额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间呈现负向变动关系,中美通胀差、货币供应量增速、股票流通市值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同方向变动关系;从贡献程度来看,按照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程度强弱排序分别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身变动、中美利差、进出口差额、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中美通胀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和货币供应量增速。以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为基础,通过研究所得相关结论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形成机制的对策建议,从而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变化、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形成机制 VAR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1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
- 1.2.1 研究的目的11
- 1.2.2 研究的意义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3-16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6-18
- 1.4.1 研究内容16
- 1.4.2 研究方法16-18
- 2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形成机制的相关理论18-23
- 2.1 相关概念界定18-19
- 2.1.1 汇率18
- 2.1.2 汇率分类18
- 2.1.3 汇率形成机制18-19
- 2.1.4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9
- 2.2 基本理论19-23
- 2.2.1 时滞理论19-20
- 2.2.2 国际收支理论20-21
- 2.2.3 货币主义汇率决定理论21
- 2.2.4 理性预期汇率理论21-23
- 3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23-28
- 3.1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形成机制23-24
- 3.2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影响因素24-28
- 3.2.1 中美通胀差24-25
- 3.2.2 中美利差25
- 3.2.3 进出口差额25-26
- 3.2.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
- 3.2.5 货币供应量26-27
- 3.2.6 股票流通市值27-28
- 4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28-40
- 4.1 变量数据选取及描述性分析28-29
- 4.1.1 变量选取28
- 4.1.2 数据来源28
- 4.1.3 描述性分析28-29
- 4.2 实证分析29-40
- 4.2.1 单位根检验29-30
- 4.2.2 VAR 模型30-33
- 4.2.3 Johansen 协整检验33-34
- 4.2.4 Granger 因果检验34-35
- 4.2.5 VEC 模型35-37
- 4.2.6 脉冲响应函数检验37-38
- 4.2.7 贡献度分析38-40
- 5 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形成机制的对策建议40-45
- 5.1 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40-41
- 5.1.1 政策的合理搭配40
- 5.1.2 健全浮动汇率制度40-41
- 5.1.3 完善交易制度及交易平台41
- 5.2 促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41-43
- 5.2.1 完善资本市场体系41-42
- 5.2.2 推动货币区域化发展42
- 5.2.3 健全资本和金融项目的管理结构42-43
- 5.3 坚持消费拉内需促增长43
- 5.4 完善我国央行汇率干预机制43-45
- 5.4.1 放松对汇率的管制43-44
- 5.4.2 制定透明可信的汇率政策44-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9-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长洪;郑文;;就业、出口退税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9期
2 杜晓蓉;黄忠强;王燕娜;;中国外汇储备积累与中央银行非对称外汇市场干预[J];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11期
3 周继忠;;人民币参照货币篮子:构成方式、稳定程度及承诺水平[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3期
4 周虎群;李育林;;国际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与股价联动关系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8期
5 谈正达;唐琳;胡海鸥;;我国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冲销的有效性研究:1999~2010[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2期
6 苏海峰;陈浪南;;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收支时变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半参数函数化系数模型[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2期
7 郭凯;张笑梅;;人民币汇率预期与股票价格波动[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8期
8 张燃;徐爽;;本币升值对股票市场理性估值的影响——以人民币为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8期
9 刘尧成;周继忠;徐晓萍;;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差额的动态影响[J];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10 张斌;王勋;华秀萍;;中国外汇储备的名义收益率和真实收益率[J];经济研究;2010年10期
,本文编号:1057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057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