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逆向波动的机制与利弊
本文关键词:人民币汇率逆向波动的机制与利弊
【摘要】:现代国际金融理论认为国际收支顺差国家的货币应该升值,国际收支逆差国的货币则应贬值,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也会相应贬值。然而,这些经典论断在我国却没有得到验证,相反在近年还发生明显的颠倒。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根本原因在于货币发行机制。在中国现有买外汇发货币而不是买国债发货币的机制下,虽然汇率逆理而动短期获益极大,但长期危害也极大。本文对这一现象的机制利弊进行了剖析,指出只有先规范人民币供给再放开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才是中国汇率机制改革应有之道。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汇率 逆向波动 机制 利弊 宏观调控
【分类号】:F832.6
【正文快照】: 一、我国汇率逆理而动的机制经典理论认为,在通过买国债发货币的前提下,一国国际收支顺差,该国外汇供给增加。外币对本币的需求增加,但本币数量不变,所以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假定A国初始国际收支平衡,如图1-1所示,纵坐标是用B元表示A元的价格,横坐标表示A元的数量,DA是对A元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秉福;;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效果及改革建议[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5期
2 曹辉;;金融监管边界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08年03期
3 刘勇,李琪琦;国家经济伦理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附议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的逻辑[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4 殷孟波;翁舟杰;;中国金融改革的背景与路径选择[J];财经科学;2008年07期
5 王璐;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货币与资本[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4期
6 陈黎明;中国货币供应波动特征的统计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7 熊红星;货币扩张的短期产出效应分析[J];重庆商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8 时晋;;试论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下的监管制度改革[J];研究生法学;2008年06期
9 段军山,赵明勋;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分析[J];当代财经;2005年10期
10 徐鸣;;论货币的“象、数、理”:基于马克思货币观的哲学阐释[J];当代财经;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力;余宏;李瑾;;关于国家审计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作用的理性思考[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马德功;;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现象透析[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3 张桥云;侯建强;吴静;;存款产品的合约性质[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杜朝运;罗海;;信贷配给理论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恩泽;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温美平;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庞菁菁;我国利率波动传导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吴言林;金融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融资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顾巧明;基于市场一体化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柴景辉;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变迁与政府行为研究(1978-2010)[D];辽宁大学;2011年
7 孙音;流动性过剩、最优利率规则与通胀目标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检验与冲击响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罗松山;投资基金与金融体制变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赵尚梅;利率政策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于海;金融制度比较与中国农业金融制度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培阳;论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文江;ABC银行阳东县支行的差异化经营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郭静;后危机时代下中国金融创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才华;我国商业银行强制性市场退出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秦晶;金融自由化背景下银行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庞静媛;知识管理与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刘运;湘西地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张洁;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莉;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静;发展消费信贷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文;完善我国的人民币汇率机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2 成力为,李倩;风险投资机制与黑龙江经济发展[J];学术交流;2001年06期
3 顼志芬,刘维庆,田丽红;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探讨[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刘振海;关于完善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几点思考[J];济南金融;2002年05期
5 高得罡;深化人事体制改革 培育现代金融人才[J];学习论坛;2002年11期
6 张同信;论现代银行信贷资产经营管理机制创新[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刘力,李磊,王上一,王淑萍;完善我国风险投资机制的探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张陆洋;风险投资运作的宏观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1999年09期
9 胡西华;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王燕红,石恺;重塑信用:银企“双赢”的必由之路[J];经济师;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基;魏长江;;西部地区小额信贷实证研究——以甘肃省农户小额信贷为例[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2 逯新红;;汇改重启影响与汇率变动展望[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3 刘瑾;王爱华;;小议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4 谢汉鹏;罗浩;;汇率波动与国际旅游发展关系研究——以日本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初钊鹏;王铮;张焕波;李兵;;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敬扬;林知津;;清末福建机制银元概述[A];福建省钱币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7 陈静;李汉东;;中国外汇市场与股指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利峰;;汇率变动对贸易与就业的影响分析[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9 田素华;;汇率变动的投资效应分析——对中国案例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10 郑建明;;汇率理论的最新发展及汇率变动的资产价格效应——兼论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宏观调控思路[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宁远;汇改渐进的利弊[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宋斌斌;欧元“跌跌不休” 二季度纺织对欧出口或现拐点[N];中国工业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傅旭明 实习生 桂衍民;汇率变动会否影响百姓消费[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4 田帆;欧元升值利弊互现[N];国际商报;2002年
5 罗林;盯住信贷增长率和汇率变动[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王擎;2006年汇率真走势断想[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张伟民;美元贬值引发利弊之争[N];证券时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杨继红 本报通讯员 王大贤;外企业如何规避风险[N];山西日报;2009年
9 左力 王文清 柳梅;人民币跨境结算:利好中也有风险[N];中国税务报;2009年
10 刘英团;打击“热钱”保经济稳健运行[N];中国财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超;制度变迁动力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荣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1998年
3 赛志毅;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杨睿;汇率变动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周剑;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姜宝军;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贺庆春;中国货币错配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朱亚莉;汇率变动的不完全传递、FDI和货币政策效应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林声强;汇率变动、汇率传递和企业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冯霞;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利率汇率联动风险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文朝;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环境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张鹏;西方证券交易所升降级机制研究及借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孙晓明;中国自然保护区融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邱云秀;环境规制视角下的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机制及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苏芳;基于东道国产业安全视角的外资并购机制及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徐秀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陈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代理基金业务运行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8 曹钰婧;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效应与机制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陈尧诗;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朱微;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90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090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