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量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量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面板数据GMM估计对中国1999-2010年28个省份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为负,说明目前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碳排放减少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地区贸易开放度、各地区人均GDP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均为正,各地区吸引外资力度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为负;从绝对值上看,人均GDP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系数最大,其余依次为贸易开放程度、吸引外资力度和外商直接投资;分区域检验的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为正,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为负,但中部地区的检验结果不显著。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碳排放 省际面板 影响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批准号:10SSXT105) 第51批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12M51074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X502;F832.6;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进入21世纪后,随着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等问题日渐突出,各国对碳排放问题也逐渐关注。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由于产业梯度转移,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碳排放行业,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付出环境污染的代价,“环境避难所”假说即由此而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许广月;;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区域比较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财经论丛;2011年02期
2 李国志;李宗植;周明;;东部地区能源碳排放的省域比较及因素分解[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10期
3 张珍花;方勇;侯青;;我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11期
4 宋德勇;徐安;;中国城镇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成艾华;魏后凯;;中国特色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11期
2 涂正革;谌仁俊;;中国碳排放区域划分与减排路径——基于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3 李静;陈武;;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中国省区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4 尚珂;;河南省发展低碳产业的可行性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王迪;聂锐;王胜洲;;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区域不平等的测度与分解——基于人际公平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2年11期
6 李博;;中国地区碳排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天府新论;2011年06期
7 曹生梅;严维青;;我国煤炭、石油和火电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VAR和VEC模型的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陈琳;;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模型[J];中外能源;2013年01期
9 李艳梅;杨涛;;城乡家庭直接能源消费和CO_2排放变化的分析与比较[J];资源科学;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明爱;钟式玉;周德群;张雪;;我国碳排放的空间差异问题研究综述[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方勇;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江苏大学;2011年
2 申晓敏;无锡市工业经济增长与工业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3 牛晓婧;甘肃省碳排放特征及行业碳排放强度贡献率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4 李迎;基于碳排放的湖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饶正洪;我国碳排放分地区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谢玲淋;基于空间计量的中国省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向X;民族地区可持续城镇化模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8 韩茜;北京市人口变动与碳排放关系的定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9 朱聆;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碳排放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江玲;岳超;王少鹏;方精云;;1850—2008年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岳超;胡雪洋;贺灿飞;朱江玲;王少鹏;方精云;;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3 陈彦玲;王琛;;影响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析[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李齐云;商凯;;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碳税减排政策设计[J];财政研究;2009年10期
5 刘红光;刘卫东;;中国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6 刘占成;王安建;于汶加;李铭;;中国区域碳排放研究[J];地球学报;2010年05期
7 王群伟;周鹏;周德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8 许广月;宋德勇;;我国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1期
9 赵敏;张卫国;俞立中;;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08期
10 尼古拉斯·斯特恩;季大方;;气候变化经济学(上)[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士春;庄莹莹;;经济开放对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财贸经济;2009年03期
2 陈敏;劳和智;;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特区经济;2009年03期
3 钟娜;;碳关税征收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中国市场;2011年15期
4 邓新民,全夏蓉;大型公路桥梁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探讨[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1991年Z1期
5 李林;城市化对西宁市区的气候影响[J];青海环境;1997年04期
6 罗丽萍;印染废水菌种受综合因子影响的探讨[J];陕西环境;1998年01期
7 郑淑颖,王丽萍;广州城市的氧化型污染及其对植物的影响[J];生态科学;1999年04期
8 陈佐;城市轨道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铁道科学;2001年03期
9 郭润林,张卫新,员占英;采煤对水资源环境影响分析[J];山西水利;2001年05期
10 殷光胜;高技术产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涛;李艳梅;;航空运输业碳排放交易机制的理论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刘庆;雷莉萍;侯姗姗;;中国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区域性特征发展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王长波;张力小;栗广省;;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核算[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葵;朱莉;贾姗;;个人碳排放基准值的估算方法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5 邵诗洋;;浅论碳排放交易制度[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6 张艳;秦耀辰;;地级以上城市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结构演进的空间差异[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7 曾庆玮;;循环促环保,低碳保生态[A];低碳农业与湖南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陈大鹏;王国红;;基于生命周期碳排放的供应链低碳化问题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徐安;;基于STIRPAT模型的沿黄省份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10 张金萍;秦耀辰;;黄河下游沿岸地市CO_2排放的时空分异[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宋莉;波音预测:航空业长期目标是无碳排放[N];科技日报;2008年
2 王开良;青岛碳排放指标卖到德国[N];中国化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佩颖;“碳排放”将成国际重要战略资源[N];中国企业报;2008年
4 记者 廉维亮;加快“碳排放交易”立法进程[N];人民政协报;2009年
5 福州大学教授、福州汉森漆业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林宗基;应为国内碳排放交易立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6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首席研究员 周凌f^;气候变化是由碳排放造成的吗[N];解放日报;2009年
7 记者 吴苡婷;为何用双重标准看待中国碳排放[N];上海科技报;2009年
8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齐晔;走中国特色低碳化之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9 陈欢 记者 桂兰;低碳排放 剑阁农户换回25万美元[N];广元日报;2009年
10 吴金慧;拜耳摘得全球碳排放指数桂冠[N];中国化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成;重庆市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李延勇;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韩勇;三峡库区消落带污染特性及水环境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陈红敏;我国对外贸易的能源环境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5 周明月;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李波;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王迎红;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方法研究、应用及结果比对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8 孙芳;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市场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9 谢园方;旅游业碳排放测度与碳减排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10 武俊奎;城市规模、结构与碳排放[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风云;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杨浩;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3 孙林霞;湖南FDI环境污染和环境规制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4 姚海生;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的环境污染[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5 朱翠清;广东省FDI环境污染和环境规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赵倩;外商直接投资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7 汪滢;开放经济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吴红冰;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朱艳娟;乡村土地占用对乡村人居环境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邱云秀;环境规制视角下的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机制及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5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125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