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预测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基于2008-2012年中国企业债券数据
本文关键词:分析师预测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基于2008-2012年中国企业债券数据
【摘要】:现有研究表明,在股票市场中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的预测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以2008-2012年中国企业债券为样本,本文的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在债券市场中,同样影响债券市场中资产的价格。具体包括:分析师预测分歧度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分析师预测偏差度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跟踪一家上市公司的分析师人数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跟踪同一公司的分析师中明星分析师所占比例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本文的研究拓展了对分析师预测的研究与对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215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TJ014)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分类号】:F224;F275;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分析师对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的预测与资产价格、投资者行为之间的关系已经受到研究者的注意。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会影响到股票的价格走向与投资者的交易行为(Abar-banell and Lehavy,2003;郭杰和洪洁瑛,2009)。研究还表明,跟踪一家公司的分析师人数与分析师的声誉等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宏;杨萌萌;李远远;;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0年12期
2 郭杰;洪洁瑛;;中国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行为有效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3 周宏;徐兆铭;彭丽华;杨萌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基于2007-2009年月度面板数据[J];会计研究;2011年12期
4 周宏;林晚发;李国平;王海妹;;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基于2008-2011年中国企业债券数据[J];会计研究;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邱昱芳;徐永新;;会计师事务所受监管部门处罚的因素分析——来自中国资本市场审计监管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1年06期
2 庞晓波;呼建光;;分析师报告能够预测与解读财务报告吗——来自中国股市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1年03期
3 王玮;孙立荣;;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有效性研究的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4 黄顺武;韦东;;分析师对IPO首日价位预测准确吗[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5 陈辉;顾乃康;万小勇;;股票流动性、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价值[J];管理科学;2011年03期
6 杨大楷;王佳妮;;国内外对证券分析师可信度与胜任能力研究述评[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11期
7 杨大楷;;证券分析师胜任能力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董大勇;张尉;赖晓东;刘海斌;;谁领先发布:中国证券分析师领先—跟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2年05期
9 宋晓华;祖丕娥;陈灵青;叶彩琴;陈宝珍;;不确定环境下的项目融资租赁租金计量模型研究——基于出租人视角[J];会计研究;2012年10期
10 李丽青;;分析师盈利预测能表征“市场预期盈利”吗?——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谭洪涛;蔡春;蔡利;;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杲娉;徐永新;;资本市场监管效果初探:来自中国证监会审计处罚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林燕金;;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资本成本关系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薛韬;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为与投资者保护[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呼建光;注意与股票价格行为[D];吉林大学;2012年
3 季侃;我国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有效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4 蔡建波;中小银行债券投资决策机制与分析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承勇;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与荐股评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吴颖;证券分析师过度自信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彭绣梅;公平信息披露与分析师盈利预测精度和分歧度[D];暨南大学;2012年
4 张尉;中国证券分析师领先—跟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伍娟;行业视角下盈余预测模型:统计模型&灰色预测模型[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6 闫海波;关于中国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倾向”实证检验及成因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7 魏玮;我国银行间企业债券信用利差走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8 茹晶;公司治理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张沁;明星分析师的影响因素和市场影响力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殷励斌;分析师预测与企业薪酬业绩敏感性[D];复旦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何德旭;张捷;;经济周期与金融危机:金融加速器理论的现实解释[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0期
2 姜国华;关于证券分析师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收益预测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4年06期
3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4 曾颖;陆正飞;;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5 岳衡;林小驰;;证券分析师VS统计模型: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相对准确性及其决定因素[J];会计研究;2008年08期
6 张瀛;;做市商、流动性与买卖价差:基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分析[J];世界经济;2007年10期
7 时文朝;;扩大直接债务融资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J];求是;2012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乃聪;张燃;;企业债券风险估值与简化式方法[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年01期
2 范飞龙;陈凌云;林洪海;;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实证研究综述[J];金融经济;2005年14期
3 徐然然;;企业债券系统性风险的实证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4 赵静;肖庆宪;;企业债券组合的优化问题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年08期
5 李鑫东;;企业债建保障房靠谱吗?[J];城市开发;2011年14期
6 肖庆宪;;违约相关的检验方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年14期
7 任学敏;边保军;;欧式信用价差期权的定价[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8 吴学安;;企业债扛“大旗”需严格监管[J];城市开发;2011年14期
9 张燃;;信用价差变化与中国实体经济增长预期[J];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10期
10 谢逸枫;;企业债难解保障房资金之渴[J];城市开发;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宏;李远远;彭和平;;信息不对称与中国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蒋益民;;对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几点思考[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文蕊;张目;周宗放;;基于粗糙集和遗传算法的企业集团信用风险识别[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喜平;闫丽莹;;基于熵权的电力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模糊评价[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杨扬;周宗放;;基于科层结构的我国集团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杨莉;傅鹏程;王鲁滨;金鑫;;我国企业债券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韩立岩;郑承利;杨哲彬;;基于模糊期权的市政债券信用风险分析[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英烈;周宗放;;基于模糊聚类的赊销客户信用风险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9 陈新;;基于人工免疫的企业债券评级研究[A];第三届全国软件测试会议与移动计算、栅格、智能化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翟东升;张金宝;王明吉;张书杰;;基于财务指标的上市公司信用预警模型研究[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燕;香港高折价企业债券酝酿投资机会[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2 侯若志 展宗丽;兰州城投发行15亿元企业债券[N];甘肃日报;2009年
3 记者 黄世钊;南宁城投将发行15亿元企业债券用于城建[N];法治快报;2009年
4 记者 杜鹏 通讯员 周琼 梁传敏;我市首发10亿元企业债券[N];黄石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邹红辉;我市筹发20亿元企业债券[N];衡阳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张伟勋;中国首部国家主权信用评级方法破茧而出[N];中国贸易报;2009年
7 张学勇;零首付名不副实 信用风险须防范[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可 高洪艳;蓉城论剑五百代表热议信用风险[N];中国贸易报;2009年
9 王妮娜;警惕银行信用风险[N];中国证券报;2008年
10 本报评论员 吴铭;央企改革与政府作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长青;信用风险相关性度量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徐志春;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 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顾乾屏;商业银行法人客户信用风险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4 陈泽鹏;新创小型企业间接融资的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国栋;信用风险参数估计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周沅帆;增信体系与债券市场发展[D];东北大学;2010年
7 郑勇;信用市场不完全性及其经济效应的理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孙亚南;中国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刘凤娟;银行混业经营的风险管理[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10 蒋东明;基于信用评级和违约概率的贷款定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静;基于KMV模型的不同地区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比较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熊枫;中国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邓善科;基于内部评级法(IRB)的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信息风险测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柏雪怡;基于KMV模型的中小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金志博;基于KMV模型的上市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钟美瑞;基于信用风险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及数值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何琳洁;信用资产组合一致性风险价值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8 李庆颖;带信用风险公司债券的利率风险结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文鹏;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田敏;基于客户潜在价值的B2B客户购买增长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81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181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