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度量及收敛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6 12:13

  本文关键词: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度量及收敛趋势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区域金融发展水平 Panel Data 泰尔指数 收敛


【摘要】: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和泰尔指数对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和差异情况进行求解,并进行收敛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大幅上升,同时差异程度不断扩大,区域内金融发展差异是金融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距变动具有β绝对收敛趋势,但收敛速度较慢。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开发银行委托项目(106-202210319)
【分类号】:F224;F83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非均衡区域发展政策,各地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受初始资源配置、发展方式、开放程度的不同,我国区域金融同步陷入非均衡发展的局面。在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前提下[1],充分调动“金融加速器”的功能以增强地区自身造血能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友祥;支大林;孙晓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系统性融资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3 李敬;冉光和;万广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解释——基于劳动分工理论与Shapley值分解方法[J];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4 戴永安;陈才;张峁;;中国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趋势[J];科技与管理;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升;;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黄潇;杨俊;;中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的分解及治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吴洪;赵桂芹;;保险业区域发展差异的演变及解释——基于shapley值的分解方法[J];保险研究;2011年10期

4 傅晓霞;吴利学;;中国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及其决定机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和反事实收入分布方法的分析[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5 岳书敬;;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及差距的经验研究[J];财经科学;2008年03期

6 贡秋扎西;张阿兰;;西藏农区金融发展状况研究[J];财经科学;2010年08期

7 杜家廷;;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J];财经科学;2010年09期

8 张明喜;;转移支付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收敛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曾光;李菲;;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差距的实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0期

10 陈飞;高铁梅;;中国区域经济的结构变化及差异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邹薇;周浩;;中国省际间收入动态研究:1978-2002——基于反事实条件收入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彭国华;;我国地区经济的俱乐部收敛性[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孙加秀;;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的中国现实问题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刘东勋;;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检验——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综合考察[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5 陈洪安;王梓臻;;人力资本政策实证研究——以上海市为例[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薛俊波;;基于DEA的区域效率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周吉梅;关楠;;非平衡路径下的经济增长差异——基于资本形成效率的实证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争;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与贸易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程文;基于模块化分工的产业组织演化及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黄桂良;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暨南大学;2011年

8 丁重;政府干预与中国创造性破坏缺乏: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王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郑循刚;区域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莉;南昌金融业发展战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雷智凯;我国服务业集聚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陈澄民;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商业计划书[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汉忠;中国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5 武梁安;市场规模与地区经济差距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陈明鑫;浙江省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和优化[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王赵海;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增长差异与趋同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刘博;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1年

9 肖蜜蜜;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趋势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赵今朝;基于持久收入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海涛;秦强;;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管理[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1期

2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3 支大林;;长吉图先导区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10年12期

4 吴玉华;区域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年06期

5 史修松;徐康宁;;1993~2003年中国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研究[J];建筑经济;2006年12期

6 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年08期

7 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J];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02期

8 杨云母;;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与拟建中日韩自贸区的交织与互补[J];现代日本经济;2011年02期

9 苏宁;;论融资租赁的本质及其行业定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谷耀;陆丽娜;;1987-2001中国区域FDI收敛性检验——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亚太经济;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艳;安增科;;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2期

2 帅军;;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构成分析——以江西为例[J];职业圈;2007年06期

3 胡俊;张宜红;朱建军;;安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苑林娅;;中国收入差距不平等状况的泰尔指数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王红涛;;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J];经济论坛;2009年12期

6 王金承;;中国房地产投资的地区差异分析——以1991—2007年数据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0期

7 梁慧;;劳动力流动与区域间经济差距的关系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1期

8 白雪梅;王俊杰;;用泰尔指数分析省区人均GDP差异[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赵长林;李兴绪;;基尼系数和泰尔熵指标的分解分析比较——以云南省17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收入差距为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刘靖宇;张宪平;;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测度与分解[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晓英;;地区农村公共产品对农民纯收入影响的Panel Data模型分析[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岚;;基于Panel Data的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3 李强;聂锐;;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级工业生产率增长——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江会;唐东波;;市场化进程中城乡财产性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山邋严先溥 刘晓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与走向[N];中国信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波;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平性与效率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张鸿武;趋同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魏梅;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生产率与产业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胡建中;我国农户家庭农业长期投资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马骊;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行业收入差距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6 陈亮亮;我国不同地区产业间资源分配不均衡有关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赖作莲;城乡就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霍丽;城乡二元经济差异的人力资本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唐德祥;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D];重庆大学;2008年

10 黄国华;长三角地区劳动力流转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华;辽宁城市经济区金融差异变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2 陈默;基于泰尔指数的收入分配差距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昌兴;浙江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冰;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随机效应的Panel Data模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刘晓峰;微粒群算法的收敛性及其在工程项目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陈晓星;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闵建利;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1990-2004)[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8 牛秀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基尼系数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和红;我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10 张丽萍;人力资本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92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192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d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