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变化与经常项目收支调整: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口结构变化与经常项目收支调整: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
【摘要】:本文在一个世代交叠戴蒙得模型基础上,研究了人口结构变化和经常项目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儿童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一国经常项目具有负向影响,而新生代劳动力的进入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提高则有改善一国经常项目收支的倾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人口结构的经常项目影响在不同组别的国家存在显著差异,发展中国家人口结构的经常项目影响比发达国家更加显著。文章的结论表明:人口结构调整是发展中国家贸易盈余累积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如果发展中国家人口高速增长与发达国家老龄化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话,主要发达国家经常项目赤字与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盈余并存的世界贸易结构性失衡仍将持续。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CJY06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YJA790102)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资助
【分类号】:F831;C922
【正文快照】: —引言不断下降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日益增长的生命预期使得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主要发达国家的出生率几乎都呈下降趋势,而国民预期寿命不断上升,导致这些国家的儿童抚养比率不断下降而老年抚养比率日益上升,进入老龄化社会;相对于巳经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晟;;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国际收支的传导机制:中国人口红利的削减与国际收支双顺差[J];财贸经济;2008年05期
2 朱庆;;中国特殊国际收支结构原因探析——基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睿;;我国储蓄——投资失衡与国际收支双顺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杨继军;;中国外贸顺差的人口因素影响——基于动态GMM法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0年09期
3 江春;吴宏;;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基于收入分配的新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0期
4 张家胜;祁春节;;我国贸易顺差存在的根源与发展趋势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8期
5 朱超;周晔;;储蓄率、经常项目顺差与人口结构变迁[J];财经研究;2011年01期
6 徐晟;;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国际收支的传导机制:中国人口红利的削减与国际收支双顺差[J];财贸经济;2008年05期
7 许统生;殷功利;朱永军;;中国贸易顺差可持续性的经验分析——基于内生结构突变的单位根及协整检验[J];当代财经;2012年01期
8 卢万青;;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变动趋势——基于东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新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7期
9 蒲华林;;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对我国贸易平衡的影响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4期
10 卢万青;;我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制度原因剖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沁清;老龄化进程中的中国汇率政策[D];复旦大学;2010年
3 徐梦全;城市化、人口结构变化对实际汇率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陈全功;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黄万阳;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测度、效应与矫正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刘伟;中国经常项目的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李晴;人口老龄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8 张家胜;人民币升值的农产品进口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李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殷功利;中国贸易顺差研究:结构、效应与可持续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旭;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正面影响及后续措施[D];山东大学;2010年
2 张慧静;影响我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的因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盛洁萍;中国和印度经常项目失衡的比较研究与实证分析[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4 戴心悦;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鲍尖;中国总需求结构的调整和国际收支的均衡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王晓霞;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马里一;融资约束下企业投资行为与贸易失衡微观基础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潘勤;汇率变动与我国国际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朱孟璐;中美贸易失衡原因探析[D];南昌大学;2011年
10 陶怡;中国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裴平;孙兆斌;;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与货币错配[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8期
2 赵玉敏,郭培兴,王婷;总体趋于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J];国际贸易;2002年07期
3 张斌;贺冰;;从高额外汇储备反思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不平衡[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3期
4 蔡f ;王美艳;;“未富先老”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挑战[J];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5 周勤;;我国的劳动力资源[J];经济论坛;2006年15期
6 康立;;中国国际收支结构与引资政策:一个悖论分析[J];经济评论;2006年03期
7 何如海,叶依广;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存量和增量分析——基于城乡发展的综合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09期
8 原新;中国人口转变及未来人口变动趋势推演[J];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丽平;从人口结构变化看前苏联的现代化[J];人口学刊;2002年06期
2 王美东;浅论人口结构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严辉,李碧宏;重庆市少数民族人口结构变动分析[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李培林;我国人口结构出现某些比例失调[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7期
5 朱正威;吴霞;;构建人口结构安全预警系统初探[J];汕头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周丽苹;;关注生育政策与人口结构的联动效应[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01期
7 肖金成;李军培;;两个转移: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J];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04期
8 方晓玲;;西藏人口结构现状的描述性研究[J];西藏研究;2006年01期
9 吴玉琴;;汕头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6年07期
10 张翼;;我国人口结构几个新的重要变化[J];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何岑蕙;;中国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伟英;唐任芳;杨少彬;;防范门诊老年病人跌倒事件的管理与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暨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Ingalill Rahm Hallberg;;关注人口结构剧变社会中的高龄老年人(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人口与区域发展”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4 保罗·舒尔茨;;人口结构和储蓄:亚洲的经验证据及其对中国的意义[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4期(总第17期)[C];2005年
5 蒋琪琪;黄龙生;;临安市农业与非农户籍人口结构的统计对比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钱嫣虹;王国军;;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寿险需求影响的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7 王学萌;郝永红;黄登宇;;中国人口结构的灰色动态预测[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巴德年;;我的医学科学观——人口、健康与医学真谛[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0学术年会专题讲座汇编[C];2010年
9 沈云标;;壮年佳构优质生育与家国人口小康生态[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10 汪伟;;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贸易顺差:理论与实证[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南师范大学人口学研究所 王翠绒 邹会聪;论科学人口结构观[N];光明日报;2009年
2 李子;中国到了人口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N];光明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束洪福;调整人口结构至关重要[N];科技日报;2010年
4 宋平 赵玉兰 宋珊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口计生委;优化人口结构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N];中国人口报;2011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财政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杨志勇;人口结构变化要求中长期财政战略变化[N];海峡财经导报;2011年
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李长安;人口结构如何与经济结构良性互动[N];上海证券报;2012年
7 高明明;优化人口结构 推动均衡发展[N];中国人口报;2013年
8 北京大学人口所 张团;人口结构动态平衡需有效的政策应变[N];北京日报;2013年
9 本报评论员 熊仁宇;抓住机遇、改善人口结构[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10 钟甫宁 向晶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劳动力城乡流动改变农村人口结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邹达川;资产价格、资本流动与人口结构[D];复旦大学;2008年
2 张冲;中国人口结构对住房需求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刘清芝;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4 李银珩;韩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张传敬;人口结构变化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理论与实证检验[D];山东大学;2013年
6 杨江权;现阶段我国人口结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捷;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人口结构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琦;我国人口结构与产业升级关系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3 孙连营;青岛市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对策[D];青岛大学;2009年
4 陈晰uQ;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圳市人口结构演变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宫建;从生态哲学视域解析人口结构和社会发展的关系[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6 关祯祥;四川新农村建设的人口结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郭晓英;重庆市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D];西南大学;2011年
8 毕其格;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关联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9 凌鑫;广西钦州市人口结构现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谢武贵;湖南人口结构均衡度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92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192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