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盛投行业务创新看国内券商投行服务转型
本文关键词:从高盛投行业务创新看国内券商投行服务转型
【摘要】:长期被一级市场关注的IPO已远离了"大单"时代,种种迹象表明,券商投行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向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并购重组等业务上都具备实力的综合投行服务商发展。文章以海外标杆投行——高盛为例,探索其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业务模式转型路径和具体投行业务结构,对其业务变迁和服务流程进行详细梳理,总结出了高盛投行的经营特征和成功之道,旨在从海外投行适应业务大转型的历史变迁分析中,寻找适合本土市场环境的投行业务转型与创新之借鉴经验。
【作者单位】: 国信证券博士后工作站;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引言经济增速下行,一级市场发行缓慢,新股发行市盈率回落,超募现象悄然退去,2012年券商投行的IPO规模与收入严重萎缩。仅依靠IPO承销佣金费率生存的投行业务结构模式受到了市场变化的挑战,越来越多投行一线人员感受到行业剧变的风向,也让券商投行高层意识到投行业务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降斌,刘磊;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趋势研究[J];黑龙江金融;2004年09期
2 祁斌;王欧;张达;;华尔街沉沦启示录[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8年11期
3 程伟庆;肖晴筝;;投资银行面临再度洗牌 资产管理重拳出击[J];财经界;2000年11期
4 吴士君;;证券业当前困境[J];资本市场;2002年12期
5 王苏波;券商价值创新[J];财贸经济;2003年12期
6 何德旭,高伟凯,王轶强;中国证券公司考察报告[J];经济学家;2003年02期
7 常玉苗,赵敏;我国投资银行业务模式的发展趋势展望[J];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02期
8 子昱;;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短暂性胜利?[J];当代经理人;2009年02期
9 冯科;;券商出路再引关注,专家直指制度缺陷——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金融论坛探讨“中国券商出路何在?”[J];新经济杂志;2005年10期
10 王明夫;王明夫律师纵谈我国的投资银行并购业务[J];证券市场导报;199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明;;试论我国投资银行当前业务的重点[A];新世纪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张嘉懿;;我国投资银行业的战略发展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刘杰;沈荣芳;;投资银行职能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4 何诚颖;;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创新与业务整合路径[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陈云贤;;论投资银行风险收益对应管理[A];21世纪股份制与证券发展战略研讨会暨股份制与证券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论文专辑[C];1999年
6 何诚颖;;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创新与业务整合路径[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益民;;投资银行在企业改制中的风险规避作用[A];21世纪股份制与证券发展战略研讨会暨股份制与证券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论文专辑[C];1999年
8 李岩;丁俊丽;;浅议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定位及发展模式[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9 张良才;;开办汽车投资银行 发行汽车股票债券[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一届二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10 郭茂佳;;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深化改革的九大警示[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彤刚;券商纷纷压缩成本“过冬”[N];江苏经济报;2008年
2 刘诗颖;外资大行挖角凶猛[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3 王晓伟;麦格理:热闹的开始 低调的收尾[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4 记者 李磊;股指期货推动国内券商自营业务发展[N];期货日报;2009年
5 旷野;瑞银本周拟融资150亿瑞士法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本报记者 庄少文;长城证券借债发力 连续4年实现盈利[N];证券日报;2009年
7 石仁坪;国开行洽购券商传出新“对象”[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贾肖明;股权直投开闸为券商带来新“蛋糕”[N];南方日报;2007年
9 游芸芸;券商直投业务人才大战一触即发[N];证券时报;2007年
10 赵彤刚;券商“过冬”靠创新[N];中国证券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秀丽;投资银行国际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2 王聪聪;投资银行战略选择及其对绩效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3 李柏洲;我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刘东;投资银行在中国的功能定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俞海;现代投资银行的理论分析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6 张云峰;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及其竞争力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江建华;投资银行业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8 安红军;我国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5年
9 岳林继;我国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业务的模式与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尹蘅;中国投资银行声誉机制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润华;加入WTO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2 李元喜;我国投资银行的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1年
3 卢晓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李芊蕾;我国投资银行市场营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周耀辉;投资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与培育[D];中南大学;2003年
6 刘银松;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7 蒋缨;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8 张峻崧;投资银行核心能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9 赵华伟;中国投资银行发展问题的思考[D];河南大学;2002年
10 马金辉;论投资银行在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作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本文编号:1197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197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