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科技投入及其构成对FDI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河北省为例
本文关键词:财政科技投入及其构成对FDI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河北省为例 出处:《生产力研究》201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不同的财政科技投入的结构势必导致不同的经济效应,其中包括资本流动效应。文章以河北省为例,通过计量分析,检验了财政科技支出及其构成对资本流动(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例)的影响,进而管窥我国现行财政科技投入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Abstract]:The structure of different fiscal and technological investment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different economic effects , including capital flow effect . In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 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penditure and its composition on capital flow ( tak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s an example ) is examined by means of measurement analysis , then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fina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in our country are reviewed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are put forward .
【作者单位】: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F224.0;F812.42;F832.6
【正文快照】: 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保持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相对于其他投入形式,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是整体科技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主体的不同以及投资落脚点的差异,具有独特的带动和引导能力。而其中,地方的财政科技支出更是对区域经济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清香;谢姝琳;李春玲;王立岩;;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3期
2 张绍佩;;江西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实证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1期
3 李武威;张志宏;;河南省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关联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2期
4 黄鲁成;李晓英;;北京市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4期
5 刘慧玲;严红;;西部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J];特区经济;2007年06期
6 郑伟;;河南省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04期
7 李鹏燕;张淑英;;中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06期
8 刘凤朝;纪晓丽;潘雄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对科技投入影响的计量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11期
9 胡树华;苏艳丽;;中部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6年04期
10 张晓蓉;于正;;江苏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永平;徐泉雯;;江苏省三大区域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的实证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2 张勇;;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的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3 武义青;李冰茹;;经济增长解析[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4 舒彤;陈收;;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与就业的重要性分析[A];第七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武云亮;刘坤;;现代服务业拉动安徽经济增长研究[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金戈;史晋川;;多种类型的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一个分析框架[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陈金泉;;基于经济增长与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建设研究——以赣州市为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8 赵尚梅;陈曦;李勇;;我国保险业与经济增长及产业关联研究[A];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7[C];2007年
9 冯婷安;;信息化与经济的增长[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乔榛;;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相关的阶段性特征和传导机制——兼以中国为例的一种分析[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柳青 谭学亮 郭娟;科技投入 四两拨千斤[N];中国财经报;2006年
2 ;我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在9%左右[N];中国证券报;2003年
3 梅新文;美经济增长风驰电掣[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4 华民;消除经济增长的制度性瓶颈[N];文汇报;2004年
5 记者 桑广庆;我省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1600亿元[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6 记者 艾庆伟;延安一季度经济增长位居全省第一[N];陕西日报;2006年
7 ;美媒体称:美中产阶级未受益经济增长[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记者 杨世智 实习生 郑学友;金融业十项措施促经济增长[N];甘肃日报;2008年
9 记者 刘威 通讯员 李新兵;克州积极落实各项措施确保经济增长[N];克孜勒苏报;2008年
10 本报首席记者 周秀芳;应对挑战 扩大内需确保增长[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立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李春龙;经济增长中的效率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耿爱生;卫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荣先恒;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6 李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陈艳莹;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实现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8 李未无;汇率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9 陈国銮;迈向市场经济中的中国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郭为;中国的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健文;论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1年
2 张静;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3 丁小义;国际产业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4 韦克胜;关于经济增长的辩证透视[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屈曙光;资本流动与我国西部开发[D];河南大学;2001年
6 刘晓将;机电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罗莹;论邓小平的经济增长思想[D];中南大学;2003年
8 宋文光;消费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9 叶新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和制度动因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10 李志伟;河北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1978-2004[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66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66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