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与资本流动的因子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与资本流动的因子分析 出处:《统计与决策》2010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运用1990~2008年中国各省的时间序列数据,选取13个具体指标,并通过主因子分析法,从中提取了4个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区域经济差距的最主要因子是资本流动。文章最后从资本流动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data of Chinese provinces from 1990 to 2008, this paper selects 13 specific indexes and extracts four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from them by principal factor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gap is capital flow.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pital flow.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产业经济研究基地;湖南科技大学财务处;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CJY044) 教育部人文科学研究青年项目(09YJC790080)
【分类号】:F207;F832.6;F224
【正文快照】: 目前,大多学者主要研究国际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而很少关注区域间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将采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进行主因子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群,赵嵩正;资源流动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J];财贸经济;2005年06期
2 门洪亮,李舒;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3 胡晓鹏;中国资本流动与区域差距关联性的实证研究[J];开发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蒋满元;;要素跨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探讨[J];财经科学;2007年08期
2 郭金龙,王宏伟;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3 张星文;庄晋财;;小企业集群的区域要素整合能力评估体系初探——小企业集群发展与“三农”问题缓解系列研究之四[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韩瑞玲;路紫;;论区域经济地理基本特征的描述系统——以中国经济地理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5 潘菁;关于资本流动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6 杨云彦;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转移与区域政策[J];人口研究;1999年05期
7 贺瑞;杜跃平;;地区间资本流动的分析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5年29期
8 李立宏;中国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浅析[J];西北人口;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振辞;苗慧英;;虚拟水理论与河北省虚拟水战略分析[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宏伟;资本效率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丁纪岗;区域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3 贾彦利;中国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影响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6年
4 李群;基于资源流动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李敬;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杜欣;中国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7 赵晓力;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学霞;山东省城镇人口迁移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璐;中国区域间资本的流动性和流动效率实证分析(1979-2004)[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刘倩;我国东中西部资本流动与资本效率的关系分析[D];河北大学;2006年
4 高大伟;河南省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5 郝丽莎;能源流的空间结构与形成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宋军;资本流动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7 杨龙先;人类活动对资源与环境关系的影响[D];东南大学;2006年
8 侯晓惠;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差异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9 曹肖婷;成渝经济发展中的资本流动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宋瑛;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和趋同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胜刚,杨丽暑 ,田冬炜;中国资本外逃决定因素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3期
2 朱广平;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与其财政收入增长逆向变动格局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05期
3 汪洋;1994年以来中国的资本流动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4 王琦;;关于我国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计量模型的构建和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6期
5 李晓峰;中国资本外逃的理论与现实[J];管理世界;2000年04期
6 郭金龙,王宏伟;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7 郭新华,韩继云;防治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对策建议[J];管理现代化;2005年03期
8 唐旭;区域货币资金流动论(上)[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9 徐梅;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评析[J];经济评论;2002年03期
10 任惠;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和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练绪宁;周建龙;;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现状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11期
2 马海涛,安秀梅;中国市场化改革中的区域经济差距问题[J];山东税务纵横;2001年Z1期
3 杨竹莘;聂彩云;;中国地区差距的测度与演变研究综述[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赵爱云;;山东省区域经济差距变动的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年12期
5 周晶石;;财政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功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2期
6 王丽娟;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7 刘仁庆;;区域经济与公共政策若干问题探讨[J];河南科学;2006年06期
8 宋勃;高波;;国际资本流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基于我国的实证检验(1998—2006年)[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3期
9 赵玉红;王仕刚;兰晓红;;资本流动与辽宁城乡二元结构转变[J];商场现代化;2008年13期
10 吴传清;刘春波;;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资本流动——来自地级市的证据[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胡凯;吴清;;制度质量与省际资本流动[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梁红岩;;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距变动的影响——以山西与江苏、浙江的比较为例[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郑海青;;双边股权资本流动的决定因素实证分析[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4 豆建民;;我国省际资本流动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5 储幼阳;;贬值的收缩性与人民币汇率制度[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6 李金泰;;中国经济的走势要以“人力资本强国”为基点建树人力资本流动的新理念[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专辑[C];2007年
7 唐珏岚;;1982—2005年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实证检验[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8 马建春;崔蛟;;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与应对策略[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雪松;2005年亚太地区房地产跨境投资增幅全球第一[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2 记者 梁志超;中国地产仍将强劲增长[N];房地产时报;2006年
3 芬兰图尔库大学东亚研究中心 奥提洛瓦;移民资本流动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07年
4 杨良敏 刘建锋 杜登彬;资本流动是西部开发的核心[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5 邓旭;去年来华炒房热钱达23亿美元[N];威海日报;2006年
6 刘明兴 张冬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政治经济学解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胡雪军;“9+2”助资本流动提速[N];广东建设报;2006年
8 郭振纲;民间资本监管不能“绕着矛盾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深雪;第二届泛珠房博会 六大亮点璀璨羊城[N];民营经济报;2006年
10 刘鹤;外资被什么吸引[N];中国贸易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文斌;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于铭;中国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3 彭连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邹达川;资产价格、资本流动与人口结构[D];复旦大学;2008年
5 王时芬;货币价值论[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6 李建国;要素区域流动与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工程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郭毅青;汇率制度选择分析—兼论澳门汇率制度选择[D];暨南大学;2009年
8 蔡玉胜;地方政府竞争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杨苜;基于我国财政职能视角的财政支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余军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军;资本流动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2 宋晔文;中国省际资本流向规律及其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3 陈曾静;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4 吴步鉴;FDI、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5 张艳丽;我国地区间资本流动能力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付剑秋;国家扶持下甘肃省资本流动的CGE模拟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1年
7 张艳;河南省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8 谷任;对资本流动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的博弈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9 曹肖婷;成渝经济发展中的资本流动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唐盛强;资本流动对湖北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1994-2009[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68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68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