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督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本文关键词:银行监督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出处:《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对银行监督力度和借款人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贷款规模和银行声誉与借款人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贷款规模越大、银行声誉越高,借款人盈余管理的程度就越小,说明我国银行对借款人盈余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另外,银行存款与贷款抵押、再融资和贷款类型等贷款特征对银行监督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面起不到制约作用。
[Abstract]: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rrower and the bank supervision of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foun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ize of the loan and the borrower bank reputation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loan scale is larger, the higher the reputation of bank borrowers, the extent of earnings management is smaller, shows that China's banking supervision has certain effect on earnings the management behavior of the borrower. In addition, bank deposits and mortgage loans, refinancing loans and loan types to restrict effect on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of bank supervision.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9AJY003) 教育部应急项目(2009JYJR037)
【分类号】:F832.1;F275;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01年—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执行报告》的数据显示,从整体上看,贷款融资所占上市公司融资比重基本上保持在80%左右。可以说,在经济转轨时期,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失衡情况比较严重,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过度依赖银行,银行贷款在我国企业的外部融资中占有非常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奕明;周伟;;债权人监督:贷款政策与企业财务状况——来自上市公司的一项经验研究[J];金融研究;2006年04期
2 蔡晓钰,陈忠,吴圣佳;控制我国银行业中道德风险的随机监督策略:一个博弈分析框架[J];中国软科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维奇;高超;;中小企业贷款问题的进化博弈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方媛;张鸣;;管理者自利行为、债权人保护与债务融资期限结构研究[A];2008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邓莉;商业银行在上市企业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包苏昱;自由现金流、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及其负债治理[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江;利率政策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内部化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莉;土地征用的利益均衡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刘晶;商业银行信用贷款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燕君,吕舟;改制企业逃废金融债务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2年18期
2 段卫平,王娜;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弈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施锡铨,张淼;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的博弈分析[J];财经研究;2002年10期
4 李松国,张月飞;本利权衡和利益博弈下的行为选择——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机理剖析及其化解途径[J];金融论坛;2003年01期
5 盛军;在银企博弈中实现信贷市场增进的途径探讨[J];金融论坛;2003年10期
6 陈建南;以博弈论分析我国银行业存在的“惜贷”现象[J];当代财经;2003年06期
7 林辉,何建敏;债转股运行风险的博弈分析与政府的策略[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李锋;银行之间无限重复博弈共谋的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9 邱志刚;国外银行微观机制前沿理论研究综述[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莫万贵,杨明奇;我国信贷市场的风险与效益分析——一个博弈论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俞春江;公司透明度与盈余管理关系经验检验[D];厦门大学;2008年
2 颜志元;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小娟;基于博弈论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2 胡珊;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卢启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白冬冬;基于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判别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祥;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继伟;上市公司基于股权再融资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吕艳艳;中国A股IPO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8 丛培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与方式选择实证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9 彭虹;中国上市公司MBO的市场反应及绩效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琳;IPO前盈余管理与抑价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73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73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