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
本文关键词: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 出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考察了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历史沿革与存在的问题,从文化历史传统、经济体制改革特征、金融体系发展以及金融监管目标等因素出发,得出在后危机时代中国的金融监管模式需要实现由单纯外部强制性监管转向内部自律性监管与外部强制性监管的有机结合,完成从分业分散监管机制向混业集中监管机制的转变。
[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a's financial supervision model, starting from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tradi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system reform,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objectives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so on. It is concluded that in the post-crisis era China's financial supervision model needs to realiz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self-regulation and external mandatory supervision from the purely external mandatory supervision. To complet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decentralized supervision mechanism to centralized supervision mechanism.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D003) 西北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项目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类(07YYB09)
【分类号】:F832.1
【正文快照】: 金融危机会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危害,金融稳定性对于金融体系自身的功能、效率甚至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一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为此各国政府都出台了重要的金融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曹凤岐;;改革和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林丽敏;;刍议金融监管的重要目标——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许传华;;美国金融危机下金融监管模式的缺陷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2009年07期
4 中国人民银行朔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监管约束及其创新:金融监管绩效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年11期
5 谭燕芝;;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监管——兼论我国最优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6 蔡纯;我国金融监管的目标和组织结构分析[J];上海金融;200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平凡;陈永生;;美国次贷危机中存在的监管问题剖析——基于博弈论的视角[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易金平;;后危机时代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0年24期
3 王飞;;当前国际上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变化与监管趋势[J];南方金融;2011年01期
4 李丽;李娜;;奥巴马政府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0年04期
5 张严方;吴燕妮;;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几点思考[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1年03期
6 袁春晓;;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7 陈超;李文华;;金融监管目标新趋势:金融消费者保护——兼论我国金融监管目标的改革[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11期
8 曹凤岐;;金融国际化、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J];金融论坛;2012年02期
9 贺聪;;宏观审慎管理组织框架构建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南方金融;2012年05期
10 张再芝;俞志方;;论我国银行服务消费者便捷投诉机制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再芝;刘俊;;和而有序——论金融安全与银行服务相对人权益保护的冲突与协调[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2 延晶津;;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及其现实意义[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钢;准金融控股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破产风险控制与处置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跃文;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3 朱宝明;反洗钱若干问题的经济理论分析[D];暨南大学;2005年
4 郭纹廷;转轨时期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变迁与金融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5 刘凡;基于公众利益的广告监管模型及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惠康;中国金融稳定性的监管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张天祀;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完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单喜久;日本金融业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锋;金融业混业经营对金融监管的影响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D];吉林大学;2004年
2 廖建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汪东山;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成本收益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4 王琳琳;银行监管体制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5 孙艳芳;运用收益成本方法对我国金融监管问题进行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韦宝毅;中国银行业监管效率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7 王东;我国股票市场效率损失状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8 王晓春;银行监管的制度分析与效率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易汉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及其监管[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张再芝;银行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若干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虎;中国金融监管图破局[J];银行家;2003年03期
2 叶凌风;;金融危机中反思金融监管[J];银行家;2008年12期
3 李曜;论金融集团主导格局下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设置[J];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01期
4 王靖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能及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J];福建金融;2006年03期
5 李金泽;银行业消费者保护法制与自律机制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兼论我国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10期
6 谢小飞;吕峥嵘;;提升银行监管服务水平 保护银行消费者权益[J];广西金融研究;2006年04期
7 任钢建;;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创新[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8 宋立;王元;;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01期
9 李金泽;论我国银行业消费者保护与自律机制之完善[J];时代法学;2004年06期
10 王君;金融监管机构设置问题的研究——兼论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黎和贵;[N];金融时报;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玉娟,马玉铭;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趋势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01期
2 高沛星;何芳;;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蓝图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经济;2009年10期
3 惠康;任保平;钞小静;;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郭涛,林晓梅;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J];社科纵横;2005年03期
5 许琼妍;郑耿扬;;试论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完善[J];时代金融;2007年06期
6 唐秀琴;新形势下金融监管体制的理论与实践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程艳;;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监管模式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3期
8 陈岱松;;试析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9 李静,刘然,王婷婷;浅议新形势下中国金融监管模式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5年12期
10 刘晓纯;王颖;;论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完善[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秀娟;;金融混业与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问题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齐美东;;关于中国金融监管大部制的构想[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夏秀渊;;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探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4 赵永新;;淮河治污不能苛求老百姓 强有力的统一监管必不可少——访著名环境专家曲格平[A];2005中国水利发展报告[C];2005年
5 杨若黎;;广电统一监管平台的网络系统架构研究[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09年
6 周凤翠;;经济全球化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岱松;陈献茗;;试论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兼谈对我国的启示[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8 张玉智;杜艳红;;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多层次监管体系优化[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杨春平;;中介服务机构整顿与规范的几点商法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10 陈均尧;;湖南省测绘行政管理探讨[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际;从分业监管走向统一监管[N];法制日报;2005年
2 本报两会报道组;分业监管适合现阶段[N];证券时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徐岳 张汉青;多类机构参与 考验分业监管[N];经济参考报;2007年
4 记者 孙杰;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符合国情[N];经济参考报;2000年
5 本报两会报道组;国务院机构改革序幕将启 金融部门仍将分业监管[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曾辉;中国的财富管理时代已经到来(下)[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7 记者 赵彤刚邋实习记者 丁冰;“准基金”游走在分业监管间[N];中国证券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周,
本文编号:1374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74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