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基于员工流动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FDI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基于员工流动的视角 出处:《科学学研究》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FDI嵌入型产业集群中的内资企业可以通过员工流动途径获取外资企业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从而提升内资企业的创新绩效。通过对三维丝、怡星、元一和西瑞德的案例分析,本文总结了员工流动途径下FDI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有:FDI嵌入集群情境、员工流动方式、内资企业的知识整合机制以及员工特质和知识特质,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质性数据分析软件对搜集的14家案例企业的质性数据进行分析,以检验所获得的研究结论。
[Abstract]:FDI embedded clusters in the domestic enterprises can obtain foreign advanced technical knowledge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 through employee mobility, so as to enhance the domestic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silk, Yixing Yuan, analysis of the case of Reed and the wes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FDI way under the flow of workers a: FDI embedded clusters, employee flow, knowledge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and employees' characteristics and knowledg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are analyzed. Finally, by using the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software for qualitative data collected from 14 firms were analyzed to test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obtained.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商学院;苏州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073107)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2AZD1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USRP51330B)
【分类号】:F832.6;F272.92;F224
【正文快照】: 近30年来,随着国际资本的跨国转移,中国是FDI流向的重要目的地,也是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到目前为止,FDI企业已经在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分布格局,并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大量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其先进的技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钱勇;;资源租金、资源开发补偿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12期
2 曹建海,黄群慧;制度转型、管理提升与民营企业成长——以浙江华峰集团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1期
3 王全斌;从改革的全局看国有企业改革——兼论改革的渐进路径[J];管理世界;1999年04期
4 樊纲;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非国有部门的成长与国有部门的改革[J];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5 王义明;乡镇企业的变革:“转制”与“转型”——对广东顺德市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丽峰;李爽;;基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FDI就业效应研究[J];特区经济;2007年12期
2 袁海霞;;从产业安全看我国FDI[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4期
3 曾艳萍;张伟静;;FDI与我国出口贸易额的实证分析[J];华商;2008年04期
4 谭本艳;孙琴;;FDI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影响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10期
5 胡腾;程琛;杨东伟;;国外学者对于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09年12期
6 张光磊;周和荣;廖建桥;;知识转移视角下的企业组织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8期
7 周爱农;;知识产权保护与外商直接投资关系研究述评[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6期
8 李旋;;利用FDI促进我国自主创新的思路探讨[J];改革与战略;2010年02期
9 闫俊周;;FDI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演变[J];技术经济;2010年05期
10 李霖洁;;基于FDI异质性对中国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检验[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倩;;我国东、西部吸引FDI因素的比较分析[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陈洪涛;潘素昆;;FDI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马汴京;谢作诗;;FDI流入改进中国政府质量了吗?——来自120个城市的经验证据[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周永涛;;金融发展、FDI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门槛模型分析——兼论政府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导向[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丰龙;;制度因素与FDI技术溢出效应——基于转型国家的经验研究[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方华;李守芹;;FDI技术溢出、智力资本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守明;张志鹏;;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环同济建筑设计产业带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8 姚凤阁;;高新技术产业带FDI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1988—2009年哈大齐工业走廊数据[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熊琼;付含;;FDI流入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基于时间序列的协整和VAR模型的实证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10 刘秉镰;余泳泽;;“技术势能”假说与FDI技术外溢分解——来自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许岩;我国FDI连增16个月 房地产吸金最猛[N];证券时报;2010年
2 ;经济复苏前夜 热钱蜂拥 进入中国逐利股市楼市[N];民营经济报;2009年
3 关璇;“知识转移论坛”力推莞港合作[N];科技日报;2010年
4 赵起;千亿外资突杀“回马枪”热钱豪赌楼市泡沫[N];中国信息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时娜;天量热钱虎视中国 主攻楼市股市[N];上海证券报;2009年
6 时娜;楼市股市成主攻领域[N];中国贸易报;2009年
7 杨红旭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两种态度对外资[N];东方早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任晓 周文渊 朱宇 卢铮;信贷增长灼热宏观经济 调控措施或次第展开[N];中国证券报;2010年
9 记者 董克伟;世行认为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须提速[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万晶;热钱流入或减速[N];中国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海云;基于员工流动的FDI知识转移[D];苏州大学;2012年
2 谭伟生;中部地区利用FDI质量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杨希燕;外流移民与内流FDI:替代抑或互补?[D];复旦大学;2011年
4 徐运保;两战略动机视角下我国吸引FDI的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孙玮;FDI质量特征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克罗吉;东南欧六个国家利用FDI能力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陶凌云;FDI的产业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兴凯;金融服务业FDI对发展中东道国经济影响机制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周西南;FDI对甘肃省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光;FDI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戴桂林;浙江省FDI的对外贸易效应分析[D];宁波大学;2011年
3 马艳霞;FDI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英;重庆市政府引进FDI行为及其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方文婷;FDI对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松萍;FDI对国内资本形成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1年
7 杨建明;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8 胡冠华;中国FDI利用的实证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姜承武;FDI、金融发展对我国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高潘荀(Cao Phan Tuan);FDI与越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76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76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