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市场对香港地区人民币业务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在岸市场对香港地区人民币业务的影响 出处:《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至今,在岸市场对香港地区离岸市场人民币业务的效应有待实证检验。本文基于香港人民币业务数据,就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行后,跨境贸易、在岸市场利率、汇率水平以及内地证券市场对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业务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从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视角考察在岸市场条件对香港人民币业务的影响力和一些关键效应。研究表明:在对香港人民币业务起显著影响的因素中,外汇储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出口对离岸人民币业务影响最强;在岸市场利率属于中等影响因素;在岸证券市场对离岸人民币业务影响属于弱影响因素。
[Abstract]:Up to now, the effect of onshore market on RMB business in offshore market of Hong Kong needs to be empirically tested. Based on the data of RMB business in Hong Kong, this paper tries to test the RMB settlement of cross-border trade on a trial basis. Cross-border trade, onshore market interest rates. The exchange rate level and the impact of the mainland securities market on the RMB business in the offshore market of Hong Kong are empirically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onshore Market conditions on the RMB Business in Hong Kong and some key poi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ffshore RMB Market. Effect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mong the factors tha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nminbi business in Hong Kong.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RMB / US dollar exchange rate, import and export have the strongest influence on offshore RMB business; The interest rate of onshore market belongs to medium influence factor; The impact of onshore securities market on offshore RMB business is a weak factor.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32.6;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自2009年7月我国试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迅速发展。香港地区①已成为全球离岸人民币贸易结算的中心。截至2011年末,经香港银行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交易,达到19 149亿元人民币。同期,内地以人民币结算的对外贸易的总额达到20 812.7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曹勇;;国际贸易计价货币的选择——兼论人民币国际化[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2 余永定;;从当前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看人民币国际化[J];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01期
3 白钦先;张志文;;外汇储备规模与本币国际化:日元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4 张明;;人民币国际化:基于在岸与离岸的两种视角[J];金融与经济;2011年08期
5 马骏;;人民币离岸市场与资本项目开放[J];金融发展评论;2012年04期
6 Hung-Gay Fung;Jot Yau;;Chinese Offshore RMB Currency and Bond Markets:The Role of Hong Kong[J];China & World Economy;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海霞;货币国际化条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未良莉;;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孙致陆;周加来;;城乡统筹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协整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葛伟;姜含春;夏涛;;中国国民收入与茶叶内销量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李光辉;王庆锋;;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5 徐志勇;秦伟良;李奇松;;江苏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6 关俊霞;;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协整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7 马丽;张前进;;宁夏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8 张红芹;王波;高来斌;;组合预测模型在农业经济研究中的应用——以吉林省粮食产量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9 程伟;张燕平;赵姝;;支持向量机在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10 熊德斌;;基于协整理论的贵州省城乡差距动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尚蒲;罗必良;郑茱馨;;预期收益、资产专用性与农地流转:来自广东省的验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王轶群;刘黎明;;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收支预测及承受能力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3 张璞;;发展入境旅游,折射中国魅力——基于我国入境旅游的ARMA及ECM模型[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4 马斌;冯s,
本文编号:1386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86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