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品设计与发行操控者的美德建设——源于金融危机的伦理反思
本文关键词:金融产品设计与发行操控者的美德建设——源于金融危机的伦理反思 出处:《道德与文明》2010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产品 金融抽象体系 金融信用 金融危机 美德
【摘要】:金融产品设计与发行操控者职业美德的缺失是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人文根源;金融职业人员尤其是金融产品设计与发行操控者的职业美德是支撑现代金融信用大厦的重要基石;加强金融职业人员尤其是金融产品设计与发行操控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是防范现代金融风险的重要路径。
[Abstract]: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virtue of financial product design and issuing controller is the humanistic root cause of financial crisis ; the professional virtue of financial professionals , especially financial product design and issuing controller ,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supporting modern financial credit building ; strengthening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professionals , especially financial product design and issuing operators , is an important path to prevent modern financial risks .
【作者单位】: 湖南省农业发展银行;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0
【正文快照】: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发生以来,从政界、学界到金融界都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对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以及由此应当吸取的教训,各界均有不同的解读和主张。本文试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其发生的根源及应当吸取的教训作一初步探讨。一、金融产品设计与发行操控者美德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露;;伦理视阈下的金融信用[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克军;;合同债权性质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沈学习;张清湘;;生命价值的回归·历史文明的反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李琪;;试论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8期
4 余吉生;论网络时代高校毕业生思想工作的着眼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姚其煌;李小兰;;知行合一: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预防逻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7 王智杰;左停;;风险社会下市场经济及农户生计困境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8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及其转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张华东;;《共产党宣言》中的“脱域”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茅根红;陈志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从学;;《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性体验[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刘虹利;孟繁华;;感悟与发现——李一清的“乡村中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吴有能;;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全球化论述的一个侧面[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窦亚平;;从全球化理论看太虚法师佛教改革[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文龙;王夏峥;;社会信任与社会交往的研究初探——基于“2009年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调查”西安数据分析[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贾海薇;;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府治理变革的制度创新——基于广东探索的思考[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张扬金;;交汇口处的权力异化与矫正——城市化进程中过渡型社区区务人员腐败透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郭小平;;“风险传播”研究的范式转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冯婧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申腾;日常政治视野下中国城市社区业主维权行动探析:基于HB社区的个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刘电光;技术风险评估中的观念冲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建新;;信用:一种经济伦理的诠释维度[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2 吴静;;论信用的本质、类型以及信用制度的历史嬗变[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轮;;金融产品设计与发行操控者的美德建设——源于金融危机的伦理反思[J];道德与文明;2010年01期
2 魏敏;吴庆平;谭砚;李洪标;全艳;;欠发达地区银行业创新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对当前广西银行业创新情况的调查[J];区域金融研究;2009年11期
3 本刊编辑部;;新春致读者[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01期
4 雷震洲;;扩大内需 屹立东方[J];世界电信;2008年11期
5 梁琪;;浅析金融危机对金融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甘肃金融;2009年10期
6 冯茜茜;;有勇有谋[J];信息方略;2010年16期
7 陈晓英;;浅析金融产品的包装与传播[J];消费导刊;2009年07期
8 ;跨洋对话[J];新理财;2008年11期
9 杨yN;黄贤福;杨选奎;;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路径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警示[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8年12期
10 宋逢明;;美国的金融危机与中国的股市泡沫[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毕研勤;;我国制造业应对金融危机策略[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2 马秀贞;;青岛国有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做法与启示[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3 管晓华;;浅谈海事机构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岐山;;浅谈金融危机对碳酸镁市场的影响[A];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钙镁盐分会镁盐生产与发展研讨会专题报告汇编[C];2008年
5 谢石生;;金融危机下广州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张杰;;经济高速增长下的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危机[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7 孙涛;;应对金融危机应进一步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8 田辰山;;金融危机与文化问题[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9 刘明山;;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对策[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10 关景灵;;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转“危”为“机”的对策研究[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易宪容;美国金融危机启示中国:房地产泡沫很可怕[N];东方早报;2008年
2 首席记者 彭文辉;全市金融信用工业园区创评揭晓[N];宜春日报;2011年
3 实习生 代松阳;银行国有化 欧美的无奈之举[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4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张志暹;关于金融信用问题的思考[N];甘肃日报;2000年
5 孙涛邋通讯员 陶军 实习生 谢舒;我州首获“A级金融信用州”称号[N];恩施日报;2008年
6 记者 王刘芳;报告称次贷危机加大中国股市波动[N];北京日报;2008年
7 见习记者 肖青松;A级金融信用市县区创建工作会议召开[N];孝感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赵勇军;湄潭 创建金融信用县服务“三农”[N];贵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冯蕾;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8年
10 冯武勇;金融危机下,许多德国人重新捧读《资本论》[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颖;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理论与实践[D];辽宁大学;2010年
2 杨公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应对策略及效果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斌彬;信用扩张、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晨宏;基于系统复杂性的金融危机演化分析[D];青岛大学;2012年
9 解凤敏;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王庆皓;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理论与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佳;金融危机对社会稳定结构的影响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曲斌艳;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吴俊宏;上世纪末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及给予我国的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4 孙小津;金融危机收入分配效应的国际比较[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然;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行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周睿;G20的崛起与作用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杨丽慧;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就业问题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石文景;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社会政策体系构建[D];浙江大学;2010年
9 张东;我国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
10 冯艳蕾;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86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86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