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票交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研究——基于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检验
本文关键词:央票交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研究——基于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检验 出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央票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公开市场操作手段,但是,它的传导效应特别是它的区域传导效果有待验证。本文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使用PVAR方法对2003年4月至2012年6月中国央票交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在我国,从央票操作到市场利率与货币供应量,再到经济产出与物价水平波动的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确实存在;但是在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传导效果存在差异。当局应当在央票交易的货币政策之外,配套实施其他的宏观调控政策,才能有效消除地区不平衡,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
[Abstract]:The counting is a China characteristic of the open market operation, but its conduction effect especially in the area of its conduction effect need to be verifi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hina 31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 municipality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panel data, use the PVAR method to the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from April 2003 to 2012 6 months in the central transaction the research. The conclusion is: in China, from the central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interest rate and the money supply to the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path of economic output and price level fluctuations exist; but in the developed area, once developed area and underdeveloped areas, conduction effects are different.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should deal in in addition to suppor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and other macro-control polici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imbalance of regional economy, promote common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046)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3YJA790083) 武汉大学70后团队研究计划资助项目
【分类号】:F822.0;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央票(Central Bank Bill)是中央银行为调节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一种短期债务凭证,从本质上说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一种债券。我国央票的正式发行始于2003年4月。①在早期,发行央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冲数额庞大的外汇占款可能导致的基础货币增加与通货膨胀。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宏瑾;项卫星;;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与间接货币调控——对央票操作及其基准利率作用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4期
2 郑振龙;莫天瑜;;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的走势吗——央票发行利率与央票市场利率双向互动关系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1期
3 盛天翔;范从来;;信贷调控: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5期
4 项卫星;李宏瑾;;我国中央银行数量型货币调控面临的挑战与转型方向[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7期
5 郭涛;宋德勇;;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的货币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6 姚余栋;谭海鸣;;央票利率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综合性指标[J];经济研究;2011年S2期
7 黄宪,赵伟;中美公开市场业务运行基础的比较分析[J];金融研究;2003年05期
8 周沁怡;胡海鸥;;央票作为我国公开市场操作手段的局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11期
9 张雪莹;;央行票据对长期利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上海金融;2006年10期
10 邓晓兰;段从峰;;公开市场操作:国债与央行票据替代性分析[J];上海金融;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时光;高珂;;对SHIBOR作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有效性检验[J];财经科学;2012年02期
2 周世成;关于我国基础货币调控的若干思考[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庞菁菁;石柱鲜;;基于SVAR模型的货币政策对信贷规模的影响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5期
4 李春琦;翁毅;;我国居民通胀预期的测度:基于银行间债券市场数据的方法[J];财经研究;2012年04期
5 潘敏;夏庆;张华华;;货币政策周期与国债利率期限结构[J];财贸研究;2012年01期
6 康书隆;;中国利率期限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7 范小云;肖立晟;王博;;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研究——基于贷款供给函数的再考察[J];当代财经;2010年11期
8 沈根祥;;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基于动态Nelson-Siegel模型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1年03期
9 胡雪莲;杨晓宇;;央行票据利率与其他代表性市场利率的关系检验和特征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10 李佳琦;康馨予;;利率市场化给中国带来的可能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笑峰;郭菊娥;;SHIBOR利率期限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2 朱新蓉;徐灼;周婧;;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影响——基于MS-VAR模型的实证[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书隆;国债利率的风险特征、变化规律及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庞菁菁;我国利率波动传导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赵伟;中国货币政策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黄启才;我国利率变动及其操作规则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海荣;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冲销政策绩效及可持续性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王雄威;我国经济周期非线性特征分析与经济周期测定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曹鸿涛;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8 于建忠;中国债券市场定价过程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马庆魁;我国货币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及其与宏观经济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p,
本文编号:1386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86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