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美国股市影响下的中国股市收益的非对称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9 11:34

  本文关键词:美国股市影响下的中国股市收益的非对称性研究 出处:《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不对称 双门限GARCH模型 贝叶斯推断 M-H算法


【摘要】:在美国股市和中国股市本身滞后信息的双重影响下,股改后中国股市收益均值及波动不对称。为了评估这种不对称效果,选定门限非线性的GARCH模型,结合GJR效应,利用基于M-H算法的贝叶斯推断的参数估计方法,分析中国股市收益均值和波动不对称的特点。选取SP500指数、恒生指数、上证综指进行分析,发现了这种不对称性。同时还发现,美国股市对香港股市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更多地体现为美国股市利好消息对上海股市的影响,而利空或利好消息对上海股市的影响却比香港股市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Abstract]: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lagging information of the American stock market and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itself, the average return and the volatility of the stock market after the stock reform are asymmetric.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asymmetric effect, the threshold nonlinear GARCH model is selected. Combined with GJR effect, using Bayesian inference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M-H algorith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verage return and asymmetric volatility of Chinese stock market. SP500 index and Hang Seng Index are selected. The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analyzed the asymmetry and found that the US stock market had a significant spillover effect on the Hong Kong stock market. However, the spillover effect is more reflected in the impact of good news on Shanghai stock market, while the negative or good news has a more obvious impact on Shanghai stock market than Hong Kong stock market.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统计系;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
【基金】: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项目“基于MCMC算法的贝叶斯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研究”(2008K015)
【分类号】:F832.51;F831.51;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速度明显加快,1987年10月以来,国际上的主要股票指数就呈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共同运动趋势(Jeon等[1],1990),不同市场在资金流动、市场运作等方面联系的加强使得各国资本市场间的关联度得到增强。Jeong等[2](1990)用向量自回归模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岳朝龙;上海股市收益率GARCH模型族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建军;夏慧异;叶仁玉;;J_(1N)统计量的优化计算[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张领科;王中原;王枫;;基于命中概率建立通用射表判据的研究[J];兵工学报;2006年02期

3 程维虎,陈冬;Logistic分布参数的渐近置信估计(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程维虎;利用样本分位数的极值分布的参数估计[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5 陈乃辉;;条件数学期望的构造性表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叶谦;对投资有限理性的再思考[J];商业研究;2004年17期

7 吴建成,吴剑国;基于马氏链样本模拟的潜艇耐压结构系统可靠性计算[J];船舶力学;2003年04期

8 章栋恩;随机化应答调查方案的参数估计问题[J];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2000年02期

9 陈占寿;龙兵;刘瑞元;;应力为SGBVE分布强度为指数分布下结构可靠度的估计[J];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2006年01期

10 李文东;张建军;乔昱亚;;指数分布场合异常数据的检验[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欣炜;基于VaR的金融风险度量与管理[D];吉林大学;2004年

2 胡勤勤;中国股市β系数稳定性、时变性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3 王振龙;统计哲学思考[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4 甘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两个问题[D];四川大学;2002年

5 郑培;机动车驾驶员驾驶疲劳测评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6 周杰;信息处理与融合中递推算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孔祥维;信息安全中的信息隐藏理论和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8 牛海军;混合流程生产系统优化调度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9 刘建和;中国股市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曾林蕊;半参数广义线性模型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英英;非线性理论在股票价格波动中的应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5年

2 宋潇;我国资本市场弱式有效性检验和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3 王洁;奇异线性模型中最小二乘估计的相对效率[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江冬明;线性混合模型的影响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5 胡振宇;贝叶斯学习的先验分布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佼瑞;套利定价模型(APT)的统计分析及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冯艳;一种产生随机数新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8 张海军;金融风险的度量方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9 肖兵;一列非线性模型的LS估计及非线性度量[D];湖南大学;2002年

10 彭向阳;多元线性模型回归系数的估计及其性质[D];湘潭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叶阿忠,李子奈;我国通货膨胀的GARCH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家春;;沪深300指数日收益率随机波动模型实证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任兆璋;彭化非;;我国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研究(英文)[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2 孙彩虹;齐建国;于辉;;不对称双寡头企业半合作创新模式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高淑萍;付荣华;;库存管理的优化算法[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宋军;吴冲锋;毛小云;;套期保值者向投机者转移风险溢价么?——基于期铜市场常规套期保值模拟策略的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畴镛;刘雷;胡保亮;;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利益分配模型[A];第12届全国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吴礼斌;刘盛宇;;基于GH分布族的中国股市收益率序列分布函数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杰;中西方金融市场动力学的时空关联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飞;基于油价的产出波动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2 谢敏;利率与股票市场间价格及其波动溢出关系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王丰楠;欧元区物价稳定目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4 谢黎旭;权证市场和基础市场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5 徐海龙;基于期权博弈模型的企业并购决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王荣华;空间及随机性对宿主—病原体动力系统的影响[D];中北大学;2010年

7 张冬青;中国股市风险模型比较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8 线加玲;带跳过程的外汇期权定价[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裕荷;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模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蒋俊锋;基于实物期权的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方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01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401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2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