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中国城市居民的金融受排斥状况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3 15:16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市居民的金融受排斥状况研究 出处:《经济研究》2010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排斥 储蓄 基金 保险 贷款


【摘要】:中国城市居民在储蓄、基金、保险、贷款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金融受排斥状况,即他们不能以恰当合理的方式获得这些金融服务。这种金融受排斥状况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基于2007年中国15城市居民投资行为调查数据,本文发现,家庭资产的增加和社会互动程度的提高都可以降低居民受到金融排斥的可能性,而居民在储蓄方面没有被排斥也可以降低他们在基金、保险、贷款等方面受到排斥的可能性。不同金融服务的排斥状况也有着其他不同的影响因素。本文的政策涵义在于:维护和增进中国居民的福利需要解决他们的金融排斥问题,这需要有关机构采取措施来增加居民的家庭资产积累、改善居民在获得金融服务时的社会结构以及保证居民有一定的储蓄存款。
[Abstract]:China ' s urban residents have severe financial exclusion in savings , funds , insurance , loans , etc . , that is , they can ' t get these financial services in an appropriate and reasonable way . What is the impact of such financial exclusion ? On the basis of the survey data of the investment behavior of 15 cities in China in 2007 ,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 increase of family asse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interaction can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exclusion of residents in funds , insurance , loans , etc . The policy implicat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maintenance and promotion of the welfare of Chinese residents need to solve their financial exclusion . This requires the relevant institutions to take measures to increase the accumulation of household assets of the residents , improve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residents in obtaining financial services , and ensure that the residents have certain savings deposits .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基金】:北京奥尔多投资咨询中心《投资者行为与秩序》研究项目的一项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互动的投资者参与理论”(70703037)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中国居民金融排斥研究”(70973141) 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F832
【正文快照】: 一、引言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表明,金融是其核心问题。经济增长的持续、收入分配的改善、贫困问题的解决、社会福利的增进都需要将有限的资源和相应的风险配置到那些最具生产效率和风险承担能力的使用者手中。为了实现资源和风险的最优配置,一个高效、运行良好的金融体系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涛;;参与惯性和投资选择[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2 吴卫星;齐天翔;;流动性、生命周期与投资组合相异性——中国投资者行为调查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3 李涛;;社会互动、信任与股市参与[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卫星;齐天翔;;流动性、生命周期与投资组合相异性——中国投资者行为调查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2 李涛;;参与惯性和投资选择[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蓉;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鞠姗;泰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余莹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信号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涛,李红;双方关系、关系网络、法院与政府:中国非国有企业间信任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11期

2 李涛;;社会互动、信任与股市参与[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3 吴卫星;齐天翔;;流动性、生命周期与投资组合相异性——中国投资者行为调查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4 李涛;;参与惯性和投资选择[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5 朱世武,郑淳;中国资本市场股权风险溢价研究[J];世界经济;2003年11期

6 张红,邱王争;基于MTV模型的房价与股价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敏;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储蓄经营谋略[J];中国城市金融;1993年07期

2 陈玉林,查建煌;要纠正当前不正当的揽储手段[J];福建金融;1994年12期

3 谢凤兰;对哈密地区实施储蓄承包制的思考[J];新疆金融;1994年11期

4 贺学会;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探讨[J];金融研究;1996年06期

5 巴曙松;金融深化与宏观金融政策调整[J];现代商业银行;1997年05期

6 张风书;组建储蓄专业银行很有必要[J];金融信息参考;1997年06期

7 杨城;储蓄规定知多少[J];北京物价;1998年04期

8 仲航;如何选择储蓄种类[J];青海金融;1998年07期

9 张伟,张科;利率下调对储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J];湖北财税;1999年07期

10 商季光;对储蓄与消费信贷的探讨[J];杭州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霍秉诚;;民国时期的节约建国储蓄券[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08陕西省钱币学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侯建明;孙克任;李好好;;储蓄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多层次性构造[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艳华;王家传;;中国农村居民储蓄与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1981-2006年[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丁任重;孟庆红;李刚;;资本、增长与储蓄一投资转化机制[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5 秦池江;;从金融角度:讨论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发展[A];“金融危机发展趋势与对策”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杨云;范柏涌;;银行会计电算化建设初探[A];2004—2005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Soyoung Kim;Sunghyun H.Kim;Cyn Young Park;;东亚地区的国际资本流动:本国投资是否依赖区域或全球性储蓄?(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8 王瑞梅;;完善教育储蓄产品的建议[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徐晶;;金融危机与公司财务管理[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报告集[C];2009年

10 张杰霖;;当前推行个人消费信贷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经济类[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原证券研究所 李俊;本轮“储蓄搬家”将分三步演绎[N];上海证券报;2009年

2 王东霞 记者 刘述波;一季度 冰城储蓄新增195亿元[N];哈尔滨日报;2011年

3 记者 刘敏;工行北京分行5000亿元储蓄带给我们的启示[N];金融时报;2010年

4 记者 赵晓英;鞍山市民为何偏爱储蓄[N];鞍山日报 ;2011年

5 记者 杨帆;储蓄仍是市民理财首选[N];苏州日报;2011年

6 记者 杨帆;储蓄还是居民理财首选[N];苏州日报;2011年

7 记者 王剑;市民热衷储蓄防“缩水”[N];黄石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杨济泽;全市户均储蓄近3万[N];连云港日报;2009年

9 记者 徐思佳;周小川:政府降低储蓄意图明确[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10 通讯员王东德;考核创新带来储蓄“节节攀高”[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昱;契约型储蓄金融机构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赵尚梅;利率政策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于冬;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国际资本流动性及效应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封福育;转型时期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实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王修华;我国二元经济转换中的金融结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范德胜;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刘家新;政府储蓄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8 刘永生;中国转型期消费信贷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赵晓英;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和投资组合选择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乐宜仁;银行危机的社会学解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秀花;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储蓄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1年

2 张征滔;消费—储蓄模式对中国居民理财行为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孙连友;我国储蓄—投资转化金融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4 张中德;储蓄与投资相关性及资金流动性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5 刘金玲;湖南省人口老龄化对消费、劳动力供给及储蓄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刘钦国;江苏城镇居民储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7 李雯佳;中国股票价格指数与宏观经济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8年

8 刘德斌;我国国际收支与流动性过剩联动机制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9 魏晃;我国金融排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邱兰;利率浮动对湖北农村信贷需求主体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19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419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3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