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双边对外贸易:基于“S曲线”假说的检验

发布时间:2018-01-19 05:00

  本文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国际收支 S曲线 交叉相关系数 出处:《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汇率与国际收支的短期动态关系一直是理论和经验研究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从"S曲线"假说的经验性规律出发,分别从贸易总量和双边贸易的角度研究了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与中国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在总量层面上,"S曲线"假说并不适用于中国,但是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额和双边实际有效汇率较好地支持了"S曲线"假说。另外,统计推导和经验研究都表明,"S曲线"假说对于贸易伙伴在中国贸易总额中的份额、贸易收支波动性和双边汇率波动性均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Abstract]:The short-term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change rate and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has always been a hot issue i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proceeds from the empirical law of the "S curve" hypothes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ort-term fluctuation of RMB exchange rate and China's balance of pay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tal trade and bilateral trade respectively.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S curve" hypothesis is not applicable to China at the aggregate level. However, the bilateral trade volume and the actu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between China and its major trading partners support the "S curve" hypothesis well. In addition, the statistical derivation and empirical studies show that the bilateral trade volume and the actu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f the two countries support the "S curve" hypothesis. The "S curve" hypothesis is sensitive to the share of trading partners in China's total trade volume, trade balance volatility and bilateral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技术升级与中国出口竞争力变迁”(批准号:71003107)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项目(批准号:09E-1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资助
【分类号】:F832.6;F752;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及文献述评汇率波动会通过改变一国进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进而影响该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国际供需的变动反应在宏观层面就是一国的经常账户会发生变动。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关系一直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全球经济深度下滑,居高不下的中美贸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清泉;杨丰;;中国进出口贸易的J曲线效应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胜伟;;中美双边贸易ML条件检验[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韩斌;刘园;;人民币的J曲线效应——基于中国主要双边贸易市场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3 高运胜;尚宇红;潘群娣;;基于VAR模型的中欧贸易“J曲线效应”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4期

4 王剑锋;顾标;;中国贸易顺差研究的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J];经济评论;2011年01期

5 王剑锋;顾标;;中国贸易顺差增长与波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式分权体制的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6 郭俊辉;王建宙;赵冠楠;;浅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J];企业导报;2011年12期

7 黄晓红;唐鹏蛟;;人民币升值下的反J曲线效应研究——基于中美双边贸易的分析[J];上海金融;2010年11期

8 贺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3期

9 王博文;刘仓;郭亚军;;对外贸易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01期

10 马新伟;;人民币“J曲线效应”实证分析——以中美贸易为例[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洪宇;中国商品贸易模式演进与背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潘伟;试论人民币汇率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2 任珍珍;贸易收支调节中货币升值与通胀的替代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张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4 施丽涵;人民币汇率变动对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张巍巍;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外贸影响的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苏静;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贸易反J曲线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黄谦;汇率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兼论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两种思路[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倪卫红;国际经济学对“J曲线效应”理论的新发展[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唐国兴;J曲线效应与汇率政策[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昱;;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2008年17期

2 袁铭穗;;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魅力中国;2009年34期

3 张雄辉;隋飞;;中国商品出口与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张南;;中国的对外资金循环与外汇储备的结构性问题[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5 翟爱梅;;基于GARCH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2期

6 罗双双;;人民币汇率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实证研究[J];中国商贸;2011年21期

7 陈强;;人民币汇率均衡水平的实证兼实证方法研究[J];统计研究;1996年03期

8 王琼;;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0年33期

9 陈北;;人民币汇率破“7”后中国房地产业走势[J];国际融资;2008年05期

10 谈佳隆;宋雪莲;;美联储理事埃文斯:人民币汇率与美失业率没关系[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迎霞;边策;吴润衡;;人民币升值条件下的纺织品贸易中存在J曲线效应吗[A];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郑建明;;汇率理论的最新发展及汇率变动的资产价格效应——兼论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宏观调控思路[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焦娜;郭其友;;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劳动市场从业率影响的动态弹性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周艳;刘红;;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省外贸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焕波;;有效提高工资收入,促进经济内外平衡[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6 李建军;;地下金融规模及其对宏观经济影响分析[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7 张荔;田岗;侯利英;;外汇储备、外汇交易量与CHIBOR利率的VAR模型(2000—2004)——兼论“三元悖论”下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8 栗永星;吴润衡;;基于ARMA模型的人民币汇率的预测与研究[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9 谢赤;;国际收支调节的数理经济分析——系统工程在国际经济中的应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10 杨嫩晓;;从《资本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看我国宏观经济的内外部失衡[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史进峰 李关云 实习记者 王捷;贸易逆差失业率双双攀高美国会重提“人民币汇率”问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2 特约撰稿 陆前进;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两点探讨[N];上海证券报;2009年

3 亚夫;汇率、房价与经济隐形地雷[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早报特约评论员 孙立坚;稳步汇改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N];东方早报;2010年

5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 郑国汉;“附加值”上的真相[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6 李溯婉 宋蕾 孟斯硕;保出口就是保就业[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7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黄颖川 曾雅 实习生 洪正阳 张彬彬;人民币汇率动不动,,房价咋调控?[N];南方日报;2010年

8 吴清桦 周边;高善文:明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有望见底[N];证券时报;2008年

9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课题组 撰写人员:郭世坤 、蒋清海、贾铁真、朱红艳、董积生;实现全年经济目标已无疑问[N];中国证券报;2009年

10 记者 张梁;龚方雄:一季度或现短暂负利率[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骏;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2 汪琳;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商品价格传递效应及应对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周艳;汇率变动、贸易失衡与政策选择:中国的经验[D];厦门大学;2007年

4 赵楠;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收支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俞开江;人民币“双率”调整与我国贸易收支平衡调控研究: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谷宇;人民币汇率体制变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志慧;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价格传递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沙文兵;人民币有效汇率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9 唐珂;国际需求与中国就业[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宋兆晗;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国际收支影响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定一;人民币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杜润农;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叶望平;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谷任;对资本流动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的博弈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刘春华;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6 翟立强;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侯彦斌;人民币汇率与股价联动关系的实证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郦丹丹;人民币汇率波动因素问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

9 赵莹;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10 王铠磊;股市价格与汇率升值[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42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442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0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