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市场势力与效率
发布时间:2018-01-19 08:22
本文关键词: 市场势力 勒纳指数 成本效率 利润效率 “安逸生活假说” 出处:《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银行作为资金配置的重要部门,以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处的战略地位和支配地位,历年来享受着各国政府的特殊政策,而纵观全球金融市场,自然垄断和规模收益使得银行在市场结构方面具有高的垄断性。就我国银行业发展来看,国有四大银行的高垄断性就表现的非常突出。本文就是基于我国银行业的垄断性为前提条件,测量其垄断程度,然后研究这种垄断程度对银行效率的影响。 首先,前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写作思路与应用的方法理论,同时说明本文创新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第二章主要描述市场势力和效率的相关概念,文献综述等。市场势力是一种控制市场的能力,不仅表现在价格上,还表现在其他许多方面。关于市场势力的测试方法有需求弹性法,勒纳指数等,但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比较两者之后,选择勒纳指数作为市场势力的测量方法。然后本文总结了以往关于我国市场势力相关的研究,并分析了影响我国市场势力的相关因素: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制度因素等。对于银行效率的界定中,采用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作为本文的基本研究对象。接着,分析了影响我国银行效率的相关因素: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资产配置、流动性、信用风险和银行稳定性。在比较了集中测度银行效率的方法后,决定采用SFA作为本文研究银行效率的方法。最后,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银行市场势力与效率的相关研究。 其次,构建关于银行市场势力与效率的相关模型。在市场势力方面,首先推导出银行业市场势力的勒纳指数的表达式,然后分析其需要求出我国银行业的边际成本,这样就自然选取SFA方法构建前沿成本函数,然后通过一阶导数求出边际成本函数,同时用同样的SFA法构建了前沿利润函数。再根据相关理论定义银行业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表达式,最后介绍数据选取上的事项。 再次,利用SFA法测量我国银行业的成本效率、利润效率,再利用成本函数的结果求出边际成本和市场势力的勒纳指数。对成本效率的测算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业整体控制成本的能力在加强,但是股份制银行的效果更好于国有银行;其次测算出我国银行业的边际成本,总的来说存款总平均边际成本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国有银行存款边际成本高于股份制银行;再次,我国银行业贷款边际成本在不断降低,国有银行的贷款边际成本低于股份制银行:然后测算出我国银行业市场势力的勒纳指数,包括存款市场和贷款市场,存款市场的勒纳指数在2005年以前都保持在0.1左右波动,而在2005年以后,勒纳指数突然由原来的正数变为负数,且一直处于波动状态,这是因为从2005年开始存款利率开始第一次高于同业拆借利率,并且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2010年,原因是从2005年开始,我国银行业规模开始突然膨胀,各种城市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相继成立和上市,商业银行在这种形式下不得不以高的存款利率来取得贷款,负的勒纳指数表明我国银行业在存款市场上的定价是低于边际成本的,进一步说明我国银行业在存款市场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我国银行业贷款市场势力的勒纳指数在0.65附近波动,表明我国银行业市场势力较强,同时贷款市场上国有银行的勒纳指数均大于股份制银行,说明国有银行在市场势力上强于股份制银行,定价能力也较强;最后测算我国银行业的利润效率,表明我国银行业整体利润效率在不断上升。 接着,基于“安逸生活假说”,建立我国银行业市场势力与效率关系的实证模型,此部分分为两个回归模型,使用的数据是面板数据,相关的数据来源于前一章的实证结果和相关年鉴等。采用个体随机效应模型研究市场势力分别与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关系。用市场势力的勒纳指数对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回归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业在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与勒纳指数的关系都支持“安逸生活假说”,说明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市场势力的提高,不利于成本控制,同时也不利于利润的生成,所以控制银行规模、放松银行的准入制度、破除不利于银行自由进出的制度安排是我国银行业继续改革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模型中的控制变量中关于银行自身影响效率的因素中,资产规模的参数结果说明其存在规模经济,这似乎和上文提到的“安逸生活假说”的结果相违背,其实这说明了一种现象,即适度规模的银行在成本控制与利润创造上是最优效率的,这个假说还需后人去验证。对于稳定性的验证上,结果都表明适度的控制稳定性,是有利于我国银行业控制成本和提高利润水平的。而对信用风险的研究结果显示,控制信用风险是有利于银行控制成本和提高利润的。以上关于银行自身的三个变量的研究结论在成本控制和利润生成上都是一样的,其变化方向对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影响是效果相同的,即其变化同时有利于控制成本和增加利润,反之,效果就会相反。关于流动性和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其流动性对利润效率影响不显著,资源配置对成本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根据前面的定义,流动性跟存款总量有关,资源配置跟贷款总量有关,由此表明利润效率不受存款总量的影响,成本效率不受贷款总量的影响,这其实很好的解释了第4章中的数据表现出来的现象:边际成本在存款市场的增长表现很突出,表明我国银行业成本的增加主要来自与存款市场,而利润的获得主要来自于贷款市场。这是一个很有用的结论,表明我国银行业以花费在存款市场上的成本损失去获得贷款市场上的利润补给。这也表示银行运行的基本规律:花费成本吸收资金,而后运作资金获得收益。 最后,给出了基于本文研究结果的政策建议。增强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氛围、优化产权结构、鼓励银行创新、放松管制以及增强内部控制等是我国今后银行业继续改革和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及早解决,才有利于我国银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apital allocation and the strategic position and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banks enjoy special policies of governments over the years . In view of China ' s banking development , the high monopoly of state - owned four banks is very prominent . In the view of China ' s banking development , the monopoly of state - owned banks is measured , and then the influence of this degree of monopoly on the efficiency of banks is studied . In the first part ,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methods of think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arket , and explains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innovation in this paper .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describes the relevant concepts of market forces and efficiency ,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so on . Secondly ,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correlation model about the influence and efficiency of the banking market . In the aspect of market forces , we first derive the expression of the Renner index of the banking market forces , then analyze the marginal cost of the banking market in China . Then the marginal cost function is constructed by the first derivative , and then the frontier profit function is constructed by the same SFA method . Then , the expression of the cost efficiency and profit efficiency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is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theories . Finally , the matter of the data selection is introduced . Secondly , the cost efficiency and profit efficiency of China ' s banking industry are measured by SFA method . The marginal cost of China ' s banking market is more than marginal cost .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of living hypothesis , the empirical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power and efficiency in China ' s banking market is established , which is divided into two regression models . Finally , the policy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are given . The competition atmosphere of China ' s banking industry ,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property rights , the encouragement of bank innovation , deregulation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internal control are the problems that must be faced in the futur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宗华,范文燕,易行健;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与技术进步效应检验[J];财经研究;2003年12期
2 赵旭;;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势力、效率及其福利效应[J];财经研究;2011年03期
3 于良春,高波;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效益与相关产业组织政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3期
4 陈伟光;;银行垄断及其市场势力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02期
5 雷震;彭欢;;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存贷款市场结构分析——基于推测变分的结构模型[J];管理世界;2009年06期
6 李爱喜;;货币政策对银行市场势力的影响——一个内生化货币政策的理论模型[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赵旭,凌亢;影响我国银行业效率因素的实证研究[J];决策借鉴;2001年02期
8 宋玮;李植;王冬丽;;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6期
9 贺春临;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J];经济评论;2004年06期
10 邹伟进;刘峥;;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1443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443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