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现象、银企博弈与转型经济融资环境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双高 制度环境 银企博弈 误导信号 超额短期借款 借新还旧 出处:《中国软科学》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资本市场长期持续的双高现象,偏离了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要求,其背后是在转型经济的融资环境影响下银企博弈的结果。银行在贷前以及贷后监督角色的欠缺,给了企业操纵借贷时间、传递误导信号的机会,以此扩大其当期融资能力并服务于跨期融资。当实际控制人具有掏空动机时,短期借款会明显超过正常经营的需要。在双高后期,为免各自利益受损,银企达成合谋,企业则出现了更为严重的借新还旧。
[Abstract]:The long-lasting double high phenomenon in Chinese capital market deviates from the requirement of maximization of company value. The lack of supervision role of banks before and after lending gives enterprises the opportunity to manipulate lending time and mislead signals. In order to expand its current financing capacity and serve the cross-term financing. When the actual controller has the motive of tunneling, short-term loans will obviously exceed the needs of normal operation. In the late stage of double high, to avoid the damage of their respective interests. Banks and enterprises have colluded, and more serious new loans have emerged.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新教师科研启动项目资助(8XNF008)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孙铮,刘凤委,李增泉;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2 程建伟;周伟贤;;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权衡理论还是啄食理论[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4期
3 阚景阳;声誉、违约与银企博弈[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任碧云;王越凤;;中国流动性过剩原因辨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2期
5 彭桃英;周伟;;中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动因研究——代理理论抑或权衡理论[J];会计研究;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杰;刘东;;商业信贷、融资约束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观测和实证分析[J];金融论坛;2006年10期
2 夏立军;陈信元;;市场化进程、国企改革策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生决定[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3 高雷;杜沔;刘贻佳;;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6年06期
4 高雷;何少华;仪垂林;;国家控制、政府干预、银行债务与资金侵占[J];金融研究;2006年06期
5 江伟;李斌;;制度环境、国有产权与银行差别贷款[J];金融研究;2006年11期
6 朱凯;陈信元;;银行腐败与公司资本结构决策[J];金融研究;2007年01期
7 罗党论;唐清泉;;政府控制、银企关系与企业担保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07年03期
8 孙铮;刘浩;;中国会计改革新形势下的准则理论实证研究及其展望[J];会计研究;2006年09期
9 陈胜蓝;魏明海;;投资者保护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2006年10期
10 徐浩萍;吕长江;;政府角色、所有权性质与权益资本成本[J];会计研究;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钰;孙英隽;;基于托宾模型的我国流动性过剩现象分析[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彤;基于融资结构的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李富强;内生制度、最优治理和我国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06年
3 赵向琴;控制权私人利益与投资者保护[D];厦门大学;2005年
4 严浩军;基于动态调整模型的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李源;股权结构、利益相关者行为与代理成本[D];暨南大学;2006年
6 崔萍;中国上市公司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叶生明;委托代理框架下的企业投资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罗建兵;合谋的生成与制衡:理论分析与来自东亚的证据[D];复旦大学;2006年
9 程永林;区域整合、制度绩效与利益协调[D];暨南大学;2007年
10 符蓉;自由现金流量、随意性支出与企业业绩变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孔阳;公司治理与财务舞弊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董华;中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3 刘颖;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和市场反应关系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5年
4 吴昊;终极控制、治理环境与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何少华;中国基金管理人的持股偏好[D];汕头大学;2006年
6 朱平安;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7 刘娜;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上市公司关联担保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费喜敏;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与治理结构完善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杰;通讯行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治理效应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
10 杨婧婧;市场化进程、股权结构对利益侵占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海;不对称信息、不完全契约与中国的信用制度建设[J];财经研究;2002年02期
2 陈耿,周军;企业债务融资结构研究——一个基于代理成本的理论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2期
3 胡国柳;刘宝劲;马庆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持有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4期
4 刘锡良,曾欣;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道德风险[J];财贸经济;2003年01期
5 张人骥,刘春江;股权结构、股东保护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J];财贸经济;2005年02期
6 莫万贵,杨明奇;我国信贷市场的风险与效益分析——一个博弈论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7期
7 赵蒲,孙爱英;财务保守行为: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8 胡国柳;黄景贵;;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因素——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新证据[J];经济评论;2006年01期
9 徐晓东,陈小悦;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10 谢平,陆磊;金融腐败:非规范融资行为的交易特征和体制动因[J];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旭;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异化行为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f ;熊金武;;从“涨价归公”思想到土地增值税制度——兼论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思想与经济制度的关系[J];财经研究;2010年01期
2 张肖虎;;交易、治理与经济效率:对威廉姆森经济思想的评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曾康霖;;漫谈金融研究[J];中国金融;2010年04期
4 汪戎;熊俊;;中国信托业发展30年评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谭璨;;消费信贷的国际比较及启示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2期
6 戴璐;;“双高”现象、银企博弈与转型经济融资环境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10年02期
7 巴雅尔图;;浅析新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问题[J];中国总会计师;2010年01期
8 张泰城;陈剑林;;经济学的人性假定与地方政府职能定位[J];经济问题;2010年02期
9 史冰清;靳兴初;孔祥智;;产业链中影响农户横向合作行为意愿的因素分析——基于鲁、陕、晋三省(区)调查的实证研究[J];江汉论坛;2010年01期
10 吴海燕;唐洁;;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振宇;;服务型政府: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卢明名;;黑龙江省兰西县亚麻产业发展的制度分析[A];黑龙江省绥化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玉利;杜运周;杜国臣;;研发强度(R&D Intensity),制度资本(ISO)与战略先动性塑造——基于中国情境的调节效应检验[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李雪灵;马文杰;姚一玮;;转型经济情境下创业研究框架评述与体系构建[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肖淑玉;周建;刘小元;张文隆;;东道国制度环境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刘宇春;景维民;;中国转型期的投资效率与所有制结构:国家治理的视角[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蓝海林;杨京京;;从企业战略的“制度基础观”看中国市场分割——文献综述和未来研究方向[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孟圆圆;李开新;周建;;市场化进程、政府控制与公司现金持有的关系研究——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新夫;陈冬华;;盈余质量、制度环境与权益资本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1期)[C];2009年
10 方竹兰;;论诺思方法与马克思方法的互补性——思考中国转轨阶段的制度分析方法[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宁 张宁涛;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观念[N];经济日报;2010年
2 记者 陈昌云;云南6大系统评比表彰从3663项锐减为103项[N];工人日报;2010年
3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再交一份漂亮答卷[N];深圳特区报;2010年
4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李友梅;完善社会建设的中观制度环境[N];解放日报;2010年
5 黄少卿;转变发展方式更要靠企业家智慧[N];中国改革报;2010年
6 上海独立财经观察人士 陈宁远;二十年后忆海南[N];东方早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杰;“十二五”规划:立足实际 超前谋划[N];西藏日报;2010年
8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研究员 黄少卿;发展方式转型须靠企业家智慧[N];南方日报;2010年
9 记者冯治恩;优化“金融生态” 激活“经济血脉”[N];铜川日报;2010年
10 钮友宁;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环境的前瞻与思考[N];工人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修宗峰;制度环境、制度变迁与决策有用性[D];厦门大学;2009年
2 吴爱东;中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杨俊凯;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刘小清;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制度瓶颈与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徐金陆;转型时期中国乒超运营的制度环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6 肖海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困境与制度创新[D];辽宁大学;2006年
7 张晓红;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8 刘洁;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制度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9 何东琪;人力资本生成及积累的制度环境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10 王雪;中国企业家成长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相睿磊;制度环境、政府规制与会计信息[D];苏州大学;2009年
2 王校培;福建省留学生创业的制度环境满意度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吴楠;投资者保护视角下的制度环境与并购规模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孟繁兴;两种自我意识个体的注意偏向[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龚颖莉;政府技术创新政策模式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金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及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7 王锐;论中国慈善捐赠的制度环境[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于化龙;产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9 周鹏;从股权分置改革看中国企业家行为的制度环境约束[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10 胡挺;专利信托法律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49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449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