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包容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 金融包容 金融服务 包容性金融体系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年来,金融包容逐渐从一个金融发展的框架性理念,上升为一项国际社会和业界主流所认同的金融发展战略,并形成了一系列具体行动方案。为掌握全球金融包容状况,向各国政策制定者提供金融包容数据支持,世界银行推出了一套金融包容指标体系,通过这套指标体系,可以发现中国金融包容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此,加强金融包容的顶层设计、建立金融包容监测评估体系、充分借鉴金融包容国际经验等措施,可以作为提升中国金融包容性的有效选择。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financial inclusion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a framework concep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to a financ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recog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the mainstream of the industry. In order to grasp the state of global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provide financial inclusion data support to national policy makers, the World Bank has launched a set of financial inclusion indicators system. Through this indicator system, we can find the shortcomings of China's financial inclusion. Therefor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of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establish a financial inclusio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Drawing on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f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other measures, it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choice to promote China's financial inclus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分类号】:F832.2
【正文快照】: 一、金融包容的界定与发展近年来,金融包容(Financial Inclusion)日益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词”,但关于其确切定义,理论界和实务界却并未达成一致。Fernandez将金融包容视为包容性增长的关键性维度,关注低收入者、失业者等弱势群体如何定期与稳定地获取金融服务,从而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何光辉;杨咸月;;手机银行模式与监管:金融包容与中国的战略转移[J];财贸经济;2011年04期
2 焦瑾璞;;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性[J];中国金融;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国晖;雷颖慧;;基于商业银行作用及运作模式的普惠金融体系构建[J];商业研究;2012年01期
2 许艳娜;陈青松;;商业银行参与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思考[J];甘肃金融;2011年11期
3 温泉;;大力发展小额信贷 推广普惠金融服务——对建立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思考[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10期
4 王华峰;;普惠制视角下的农村金融制度建设探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10期
5 张炯玮;张永庆;张利民;郑红霞;郭志卫;;基层央行发展普惠金融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华北金融;2011年10期
6 潘超;;对P2P网贷助普惠金融体系发展的思考[J];金融科技时代;2013年08期
7 郑兰祥;崔韵;;论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的难点与对策[J];特区经济;2011年12期
8 刘海二;刘利红;易新福;;信息化时代农村金融的困境与出路:手机银行[J];西南金融;2013年02期
9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课题组;谢磊;;青海省普惠制保险发展问题调查[J];青海金融;2013年05期
10 肖翔;张韶华;赵大伟;;金融包容指标体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上海金融;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杰;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牛艳芬;金融需求视角下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体系构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樊英;基于普惠目标的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周忠元;黑龙江省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1年
4 朱迪佳;中国农户小额信贷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刘娟;我国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育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6 向忠德;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7 黄志华;发展小额信贷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判断——基于与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5期
2 黄玉龙;谢榕华;李思维;;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缺陷以及国际经验借鉴[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3 安徽省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王新民;冯静生;;对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的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刘双霞;赵蔚蔚;张建敏;;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方式的国际比较以及对我国的借鉴[J];现代商业;2007年16期
5 李季刚;;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新疆财经;2007年04期
6 周德才;卢晓勇;;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立法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南方金融;2009年04期
7 毕智慧;;农村小额信贷的国际比较——以亚太国家为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7期
8 胡巍;商业银行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杨大楷;;我国银行的业务外包:问题与建议[J];经济管理;2007年21期
10 王宇伟;;农村金融体制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金融纵横;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卫平;;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服务对策[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王峰;杨叶;;廊坊开发区金融服务环境现状分析[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3 许军;陆艳;;改善金融服务 实现可持续发展[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课题组;王丽艳;;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的金融服务策略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5 王珏琰;;提高基层央行金融服务水平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探讨[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薛彤;;北京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策略[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张海丽;吴祈宗;;高新技术风险投资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卷)[C];2004年
8 郝臣;;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治理评价实证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成来;;浅谈当前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柴达木金融服务论坛专刊[C];2004年
10 刘金生;于勤藻;;试论金融服务的现状及改进方法[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蓓;增进金融服务公平的对策思考[N];金融时报;2007年
2 刘澜飚;银行金融服务 外包的新发展[N];天津日报;2006年
3 沈俊;扩点、增贷、创新 我国加快提升小企业金融服务[N];经理日报;2008年
4 记者 黄庭钧 王宇;交通银行:“保增长”就是“保银行”[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记者 潘晓娟;便民金融服务进入千亿时代[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6 记者 王再发;中国银行推出“世博会”特色金融服务[N];消费日报;2010年
7 记者 吉明亮;引导金融业从资金保障功能向金融服务功能转变[N];金华日报;2010年
8 中国银行行长 李礼辉;构建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 提供更好金融服务[N];人民日报;2010年
9 记者 赵琳 曾永洪;锐意改革创新狠抓政策落实谱写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新篇章[N];玉溪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洪跃辉;加强“三农”金融服务[N];闽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江涛;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刘星;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服务及风险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辉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王子良;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康蕾;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业务发展策略[D];同济大学;2008年
6 吴国新;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选择与风险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7 苗得雨;我国民用航空工业的金融服务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曹小艳;金融服务核算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戴学来;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国际比较与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茆晓颖;中国证券市场税收效应和制度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冰;银行业开放度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国际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曹承祯;试论外资银行监管制度的比较与我国的选择[D];复旦大学;2008年
3 卢宇平;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陈怡;ZH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探讨[D];厦门大学;2007年
5 毕丽嘉;惠普金融服务组织变革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6 章乐;金融服务企业的操作风险管理——以银行为例[D];浙江大学;2003年
7 肖中明;内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8 周海涛;国有商业银行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罗峰;华一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彭海昕;关于我国供应链上金融服务现状与问题的探讨[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61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461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