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国际货币体系的属性——基于国际货币契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30 00:37

  本文关键词: 国际货币契约 抵押资产契约 国际货币 出处:《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国际货币契约视角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发展。文章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最根本属性在于无约束的纯信用本位货币特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正是在这种信用货币本位下的储备国道德风险作用的集中表现。本文对关于国际货币地位形成的"抵押资产契约"说进行评析,并认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通过货币竞争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来克服无约束的信用本位的弊端。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contract. The current global economic imbalance is precisely the concentrated manifestation of the moral hazard of reserve countries under this credit monetary standard.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theory of "mortgage asset contract" formed by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tatus. In the future,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will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unconstrained credit standard through the diversification of monetary competition.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项目《资产替代的宏观经济效应与货币政策对策》(批准号07JD790007)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扩大国内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批准号08&ZD03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21
【正文快照】: 从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历史来看,各国稳定货币币值的承诺逐渐由一个显性契约发展到隐性契约,传统的货币政策的效能正逐渐随国际货币契约的弱化而削弱。当前的国际货币契约是基于信用货币本位制的。从现实角度看,美元仍具有成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本位货币的实力,但却没有法律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何帆,张明;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中的美元霸权因素[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7期

2 余永定;覃东海;;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J];世界经济;2006年03期

3 张明;覃东海;;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资源流动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12期



本文编号:1474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474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e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