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债权与盈余管理的公司治理效应
本文关键词: 银行债权 治理效应 银行监督 盈余管理 出处:《金融论坛》2010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将银行债权从公司总债权中分离出来,研究中国的银行债权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综合治理效应。基于上市公司2004~2007年共4408个混合数据样本,对银行债权的综合治理效应、银行债权期限结构的治理效应和银行排名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行总贷款额度、短期贷款和银行声誉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基本上呈负相关关系,短期贷款和银行排名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有一定影响,综合治理效应主要是短期贷款的贡献;长期贷款的效应很微弱。结论表明中国的银行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能够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bank creditor's rights are separated from the company's total creditor's rights, and the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effect of the bank's creditor's rights on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4408 mixed data samples of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4 to 2007, the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effect of bank's creditor's rights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bank loans, short-term loans and bank reputation have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egre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Short-term loans and bank ranking have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governance effect of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effect is mainly the contribution of short-term loans;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Chinese banks can supervise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应急项目(2009JYJR037)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9AJY003)资助
【分类号】:F276.6;F275;F832.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胡奕明;谢诗蕾;;银行监督效应与贷款定价——来自上市公司的一项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5期
2 胡奕明;林文雄;李思琦;谢诗蕾;;大贷款人角色:我国银行具有监督作用吗?[J];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3 胡奕明;周伟;;债权人监督:贷款政策与企业财务状况——来自上市公司的一项经验研究[J];金融研究;2006年04期
4 沈红波;张春;陈欣;;中国上市公司银行贷款公告的信息含量——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还是优序融资假说[J];金融研究;2007年12期
5 倪铮;张春;;银行监督、企业社会性成本与贷款融资体系[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6 蔡晓钰;陈忠;吴圣佳;;控制我国银行业中道德风险的随机监督策略:一个博弈分析框架[J];中国软科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薇;;市场结构与企业资本结构的互动关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史文硕;;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赵源;欧国立;;城市轨道交通补贴机制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彭文平;;中国银行体系关系型信贷的有效性——基于宣告效应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5期
5 伍刚;;债务资本成本: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1期
6 张长城;于鹏;毛敏;;会计实证研究的经典文献——鲍尔、布朗《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评价》评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07期
7 常立华;;对企业财务危机临界点的认识[J];财会月刊;2008年10期
8 陈剑洪;;风险债务条件下MM定理的修正[J];财会月刊;2009年09期
9 张玉明;吴有红;张娟;;企业金融学的研究范式及其架构──西方公司金融学的借鉴与我国财务管理学范式转换[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10 匡翎;;加强员工培训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J];当代经济;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从政;陈家泽;钟声;;对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性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方媛;张鸣;;管理者自利行为、债权人保护与债务融资期限结构研究[A];2008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方媛;张海霞;;管理者自利行为、债权人保护与债务融资期限结构研究[A];资本市场会计研究——第八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程光;;债务融资与公司治理——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资本市场会计研究——第八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维安;郝项超;;政治关联方式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优惠[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唐松莲;袁春生;;投资者或投机者:从持股行为与公司业绩关系看机构投资者治理角色[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周伟;;金融生态与企业稳健型财务政策选择行为——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卢闯;;盈余质量与债务代理成本——兼论会计信息的公司治理作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石桂峰;虞超;;破产风险、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与债务期限结构[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志华;;不确定条件下项目投资期权价值模型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青马;开放条件下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李海燕;独立审计投资者保护作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唐松莲;机构投资者选股能力及其持股行为的经济效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叶志锋;企业业绩操纵与银行债权保护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李岩峰;东北国有林区森工企业对外投融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6 刘烨;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价值创造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刘志杰;外资并购中的国有股权定价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8 萧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顺序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彭一浩;信用贷款、制度环境与会计信息质量[D];复旦大学;2010年
10 丁庭选;基于公司治理的银行债务融资契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娜;我国水务企业竞争战略问题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09年
2 侯玲;信息不对称下的我国银企信贷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3 刘安雄;金融危机背景下沪港两市联动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刘伟杰;实物期权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09年
5 尚进;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白武钰;企业价值评估中折现率的确定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邓飞;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8 孙(?);强化内部控制,防范银行金融犯罪[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9 汪文昕;内部治理结构、会计信息质量与信贷融资可获性[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田溪;知识产权折现率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燕君,吕舟;改制企业逃废金融债务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2年18期
2 段卫平,王娜;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弈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施锡铨,张淼;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的博弈分析[J];财经研究;2002年10期
4 李松国,张月飞;本利权衡和利益博弈下的行为选择——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机理剖析及其化解途径[J];金融论坛;2003年01期
5 盛军;在银企博弈中实现信贷市场增进的途径探讨[J];金融论坛;2003年10期
6 陈建南;以博弈论分析我国银行业存在的“惜贷”现象[J];当代财经;2003年06期
7 林辉,何建敏;债转股运行风险的博弈分析与政府的策略[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李锋;银行之间无限重复博弈共谋的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9 邱志刚;国外银行微观机制前沿理论研究综述[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莫万贵,杨明奇;我国信贷市场的风险与效益分析——一个博弈论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易宪容;国内银行不良贷款原因新解释[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方军雄;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持续经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汉强;;市金融学会成立“票据与贴现”专题研究会[J];上海金融;1980年02期
2 ;加强农业拨款监督势在必行[J];中国金融;1980年01期
3 闵tK;从引进外资贷款看农业银行举办农业综合开发利用项目贷款的必要和可能[J];农村金融研究;1982年07期
4 李根郁;;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管理知识(三)[J];南方金融;1982年08期
5 史济拣;;既要搞活经济 又要加强现金管理[J];南方金融;1982年11期
6 ;管好用好奖金——介绍呼市的奖金管理工作[J];中国劳动;1982年09期
7 陈善果;;必须取缔‘小钱柜’[J];中国金融;1982年10期
8 王秋荣;;现金管理中值得注意的新动向[J];中国金融;1982年16期
9 裘宗舜;;社会审计刍议[J];当代财经;1982年04期
10 刘代云;对现金管理工作的一点建议[J];西南金融;198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国清;;现金流量表信息含量的实证分析——来自沪、深两市的经验证据[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张先富;;预算外资金规范化管理刍议[A];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2年优秀会计论文集[C];2002年
3 任春艳;;盈余管理论[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陈汉文;郑鑫成;;可操纵应计的市场反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证据[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张为国;王霞;;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差错的动因分析[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6 肖星;申睿;;配股前的盈余管理、配股后的资金流向与后续业绩[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曾欣;;创业板融资模式中的企业家道德风险[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朱琪;魏明海;;基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变更的治理绩效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纪中华;方海东;廖承飞;沙毓沧;杨艳鲜;;薪炭林银合欢治理元谋干热河谷冲沟的效应研究[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10 范彩虹;谢宜豪;成丽;;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A];2006年山东省会计学会优秀论文征文[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卫玲;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吴溪;对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界定的商榷[N];中国财经报;2000年
3 董昊;《金融全球化与风险防范》告诉你[N];国际金融报;2000年
4 李若山 徐志翰 陈朝晖;透视上市公司业绩荒漠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5 罗润年 王琼 丁朝志;重修银企桥 共谱发展曲[N];金融时报;2000年
6 张剑 胡小沙 罗毅 杜伟 郭岳山;谁对国有资产负责?[N];人民日报;2000年
7 祝峰;金融全球化在加速[N];上海金融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李卫玲/文;关注上市公司会计行为[N];中国财经报;2001年
9 陈致平;企业盈余管理动因分析[N];中国财经报;2001年
10 刘立国 杜莹;小心盈余管理陷阱[N];中国财经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卓传阵;财务治理机制——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熊建益;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更换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徐晓阳;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D];厦门大学;2001年
4 高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中美比较的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汪军;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6 王运传;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李元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8 任春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制定[D];厦门大学;2004年
9 黄新建;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10 谭军;中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禹林;“四项计提”对亏损上市公司影响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2 邱志千;银行债权和企业债务问题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3 王赣浪;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4 陈怀达;跨国公司盈余管理中的转移价格[D];暨南大学;2001年
5 付志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李歆;配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7 崔松;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8 廖振宇;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理论与实证[D];湖南大学;2002年
9 杨代银;我国摘帽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高振立;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本文编号:1502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502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