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东亚地区的国际资本流动:1997年前后的比较与未来展望

发布时间:2018-03-04 04:04

  本文选题:东亚地区 切入点:国际资本流动 出处:《东南学术》201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东亚地区造成巨大的灾难性的后果,国际资本流动在其中起了反作用,本文以亚洲金融危机作为分界线来探讨危机发生之前和发生之后的东亚地区国际资本流动的状况与特点,将其加以对比分析,探讨它们的异同点及其原因,并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东亚地区资本流动进行展望。
[Abstract]:In 1997,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had enormous disastrous consequences for the East Asian region, in which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played a counterproductive role. Taking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s the dividing lin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in East Asia before and after the crisis, compares and analyses them, and discusses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their causes. And the post-financial crisis period of capital flows in East Asia are prospected.
【作者单位】: 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831.6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本刊编辑部;;发展中和转型期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发展的影响——解读《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J];国际经济合作;2006年10期

2 本刊编辑部;;跨国公司与基础设施的挑战——解读《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J];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10期

3 本刊编辑部;;跨国公司、农业生产和发展——解读《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J];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09期

4 王一萱;资本项目国际收支危机与东南亚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10期

5 汪慕恒;90年代亚太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国际资金流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6 翁东玲;亚太地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特点[J];亚太经济;2002年06期

7 杨炯;亚太地区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J];亚太经济;1996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朝文;东亚金融危机与国际资本流动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明,杨志宁;市场规模、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论东亚一体化的必然性[J];商业研究;2003年04期

2 曹勇;从资本外逃角度看我国金融危机的防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楚晓琳;尹海丹;;人民币区域化与东亚货币合作[J];当代经理人;2005年04期

4 林青霞,蒙英华;开放条件下越南产业发展战略探讨[J];东南亚纵横;2004年07期

5 陈人欢;;马来西亚汇率制度的变动和影响[J];东南亚;2005年04期

6 翁东玲;;2001年以来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资本流动与应对之策[J];东南亚研究;2010年05期

7 翁东玲;国际资本流动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王勇;杜德斌;;自主创新战略下的中国跨国公司崛起[J];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01期

9 李捷音;;浅析跨国公司对主权国家的影响[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年12期

10 林震;;论东亚经济“V型反弹式复苏”的动因[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先海;蛙跳型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3年

2 姜旭朝;金融独立性及其边界理论与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胡文涛;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转让的法律障碍——以交易成本为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傅晓初;中国银行业市场化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5 王学真;东亚地区汇率波动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卫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7 吕盛行;贸易与增长[D];浙江大学;2005年

8 管汉晖;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05年

9 杨鸿;雁行模式与东亚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陈华;转轨时期国有银行脆弱性的分析与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海斌;90年代“新马印尼成长三角”发展探析[D];苏州大学;2002年

2 王静;论中国资本项目开放[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刘志惠;东亚金融合作及中国的作用[D];广西大学;2003年

4 付刚;金融危机以来印尼经济发展现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蕊石;近期美元贬值的成因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6 刘莹;东亚主要国家贸易结构比较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肖学军;“一国四币”的整合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魏勇;国际汇率制度体系的发展与人民币汇率的选择[D];河海大学;2005年

9 袁晓南;东亚经济一体化及中国的作用[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10 蒙英华;东盟利用FDI的引力机制分析及FDI对东盟经济发展的作用[D];广西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武桂馥;亚太各国(地区)八十年代以来的经济调整和经济发展前景[J];亚太经济;1987年01期

2 戴念龄;试论区域内国际直接投资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推动[J];亚太经济;1997年01期

3 杨炯;亚太地区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J];亚太经济;199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涛;;积极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冲击[J];国际金融;2011年06期

2 胡祖六;;亚洲金融危机之我在高盛[J];新理财(政府理财);2009年11期

3 许亮;;国家破产,金融危机演出惊悚片[J];黄金时代;2008年12期

4 董伍伦;;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东亚及我国的对策[J];港澳经济;1995年09期

5 斯蒂芬·罗奇;;危机复危机[J];长三角;2010年07期

6 本刊编辑部;;昭和电工扩产东亚地区高纯氨产能[J];低温与特气;2011年04期

7 王颖;;完善金融市场应对我国国际资本形成新趋势[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8 谭湛明;;我国对亚洲金融危机的防范及对策思考[J];港澳经济;1998年08期

9 项怀诚;;亚洲应改变经济增长模式[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19期

10 林江;刘冰;;亚洲金融危机对香港竞争力的影响[J];港澳经济;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梅;江志红;刘晓东;李爱华;兰博文;;东亚地区夏季水汽输送推进过程的气候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吕江宁;沈正康;王彦召;张东宁;袁淞勇;万永革;陶玮;;东亚地区构造形变场粘弹性动力学模型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高丽洁;张美根;;东亚地区对流层臭氧季节变化特征模拟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张雪梅;江志红;刘晓东;兰博文;;东亚地区水汽输送过程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钟水映;李魁;;东亚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协动性研究[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夏祥鳌;王普才;陈洪滨;;东亚地区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验证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大气气溶胶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分会论文集[C];2003年

7 丁叶风;拓瑞芳;谢坤;;东亚地区夏季大气水汽输送气候特征及其异常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Shuzo Takemoto;孙和平;;日本-中国东亚地区精密重力测量合作计划(英文)[A];《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9 葛萃;蔡菊珍;张美根;;东亚地区对流层O_3和CO模拟[A];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申继亮;;中、日、英青少年科学创造性比较[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妍;介入东亚峰会 美国要反客为主?[N];国际商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战雪雷;新兴东亚地区正从衰退走向复苏[N];中国财经报;2009年

3 记者 徐惠喜;东亚地区本币债券超4万亿美元[N];经济日报;2009年

4 渠长根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亚关系需坦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东亚的道路 东亚的人文[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记者海映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来昌访问[N];昌吉日报;2010年

7 李文;东亚呈现“五角星格局”[N];国防时报;2010年

8 特约撰稿人 余永胜;东亚危险[N];东方早报;2011年

9 张红 房满满;澳大利亚:在美国与东亚间求平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许江山;国际资本流动呈现新动向[N];期货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基超;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金融稳定影响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田苗;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春怡;东亚地区规范对比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4 史伟成;区域性公共产品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D];复旦大学;2011年

5 苏多永;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窦祥胜;国际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7 胡成根;国际资本流动问题之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麻陆东;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过程中的政府间合作[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克峰;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王翔;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与控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磊;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监管[D];吉林大学;2006年

2 钟林卡;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谷怀玉;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4 王倩;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利率水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吴(王景);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的战略思考[D];湖南大学;2001年

6 熊锐;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及其风险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林洋;东亚本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及成效[D];厦门大学;2007年

8 黄准;国际资本流动与房地产价格的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吴自林;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金融改革的政策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徐慧;加入WTO对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监管的影响和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564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564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3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