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新巴塞尔协议下是否依然存在监管资本套利

发布时间:2018-03-13 22:45

  本文选题:新巴塞尔协议 切入点:监管资本 出处:《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监管资本套利产生于巴塞尔协议资本监管框架的缺陷,作为巴塞尔协议一个未曾预料的结果,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非常迅速。监管资本套利降低了资本监管的有效性,加剧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并催生了大量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所以监管资本套利与顺周期性一同成为巴塞尔协议所带来的两大首要问题。目前全球范围正在经历从旧巴塞尔向新巴塞尔的转化,中国也将于2010年开始试行新巴塞尔。新巴塞尔代替旧巴塞尔的一个重要动因即消除监管资本套利,那么新巴塞尔协议下是否还会存在监管资本套利呢?有学者认为不会。本文从套利动机与套利空间存在的必然性角度论证了监管资本套利存在的可能性。
[Abstract]:Regulatory capital arbitrage arises from the defects of Basel capital regulatory framework. As an unexpected result of Basel Accord, regulatory capital arbitrage develops very rapidly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Regulatory capital arbitrage reduces the effectiveness of capital regulation. Increased systemic risk in the banking sector and spawned a large number of asset securitisation products, Regulatory capital arbitrage and procyclicality are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brought about by the Basel Accord. At present, the world is undergo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old Basel to the new Basel. In 2010, China will also begin to try out the new Basel. One of the important motivations for the new Basel to replace the old Basel is to eliminate regulatory capital arbitrage, so will there still be regulatory capital arbitrage under the New Basel Accord? Some scholars think no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regulatory capital arbitrage from the angle of the inevitability of arbitrage motivation and arbitrage space.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308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JA790047)资助成果
【分类号】:F83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武江;丰吉闯;;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的非参数估计方法——基于最大熵原理[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林则夫;;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项目融资贷款风险评价体系[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建平;高丽君;徐伟宣;陈建明;;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高丽君;李建平;陈建明;王书平;;一种新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算方法:OpRisk[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计划财务部课题组;王贵亚;;商业银行经济资本与经济增加值指标管理机制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金融学教授 孙立坚;艰难选择:在调整中确保经济活力[N];上海证券报;2010年

2 谢思佳;我省推进优质国资上市[N];南方日报;2008年

3 邱晨曦;欧央行欲调控,企业难同意[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建明;基于损失分布法的重尾性操作风险的度量精度与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朱元倩;顺周期性下的银行风险管理与监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杨继光;商业银行经济资本测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吴俊;资本充足管制与银行风险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李大伟;个人信用评分与信用卡风险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邹志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D];厦门大学;2007年

7 刘志刚;银行信用风险、资本要求和经济周期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徐明东;资本充足率约束与银行资产组合行为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宏毅;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赵蕾;保险企业操作风险度量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小勇;新资本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 张云龙;内部评级法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D];厦门大学;2007年

3 耿军会;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张骥;中国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机制构建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5 贺定球;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效应分析[D];湖南大学;2007年

6 胡文彬;新巴塞尔协议内部评级法探析及相关实证[D];浙江大学;2007年

7 罗健宇;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陈鸿斌;RAROC与贵阳市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和绩效评估[D];贵州大学;2007年

9 艾林;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10 傅凌燕;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08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608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d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