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应计项目、现金流与股利发放

发布时间:2018-03-28 06:03

  本文选题:可操纵性盈余 切入点:不可操纵性盈余 出处:《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年03期


【摘要】: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从2000年到2010年期间,上市公司不同性质会计盈余对股利发放的影响。文章将会计盈余拆分为可操纵性盈余与不可操纵性盈余,分别检验并比较了各盈余对股利发放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为可操纵性盈余支付了股利,且可操纵性盈余对股利发放的影响系数要小于不可操纵性盈余的影响系数。另外,分别从信号传递视角与利益侵占视角研究了盈余质量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发放的影响。
[Abstract]:Taking China's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as sampl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ature of accounting earnings on dividend issuance in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0 to 2010. In this paper, the accounting earnings are divided into operable earnings and non-manipulative earnings. The effects of earnings on dividend payout are tested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pay dividends for manipulable earnings. Moreover,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manipulable earnings on dividend issuance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uncontrollable earnings.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earnings quality on dividend issuance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re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interest encroachment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F275;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财经研究;2001年03期

2 钟田丽,郭亚军,王丽春;现金股利与上市公司未来收益的实证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3年10期

3 许施智;张峥;;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息内涵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4 唐跃军;谢仍明;;股份流动性、股权制衡机制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来自1999—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2期

5 宋福铁;屈文洲;;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现金股利分配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2期

6 王化成;李春玲;卢闯;;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1期

7 娄芳;李玉博;原红旗;;新会计准则对现金股利和会计盈余关系影响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8 吕长江,王克敏;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12期

9 魏刚;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8年06期

10 王信;从代理理论看上市公司的派现行为[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惠芳;孙亚林;潘立生;;投资机会集与股利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章铁生;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问题、成因与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余明江;沪市股票定价判断的计量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陈红,李从珠,刘晓春;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行为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孙晓婷;;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及融资偏好研究文献综述[J];北方经济;2007年04期

6 曹媛媛;股利政策的稳定性与信息内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熊伟,胡俊娣;现金股利信号传递效应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04期

8 刘仁和,陈柳钦;通货膨胀幻觉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17期

9 夏新平;崔吉勇;余明桂;;民营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信号传递效应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10 鄢波;杜军;杜勇;干胜道;;亏损股价影响因素研究:回顾与展望[J];商业研究;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跃军;李维安;谢仍明;;大股东制衡、信息不对称与ST政策——来自200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宋力;许芳;;大股东私有收益、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行为[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汤胜;;中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安排分析[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吴粒;焦烨妍;;我国股票市场对于非标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2002年年报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5 李春玲;王化成;卢闯;;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苏月中;;现金股利悖论:一个来自中国股市的实证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饶育蕾;李湘平;;迎合还是背离: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宋力;;大股东实现私有收益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验证[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9 孙茂竹;王艳茹;张祥风;;从博弈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韩传模;孙青霞;;中国实证会计研究的现状与特征[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春青;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金融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孟丁;基于不同上市方式的两类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李宁;基于成长性视角的上市公司现金流量与投资支出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吴敏晓;基于市场交易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敏;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赵玉洁;上市公司治理溢价检验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杨扬;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黄新炎;我国创业板公司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9 淳伟德;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杨靖;定向增发中的控股股东行为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艳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与股权结构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艾辉;金字塔结构下家族上市企业资本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颜思成;湖南民营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马秀萍;基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邓磊;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姜丽艳;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杰;我国上市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效应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夏瑾;无限售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叶立贵;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结构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林锦扬;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辉,赵春光;上市公司选择股利政策动因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5期

2 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财经研究;2001年03期

3 薛爽;赵立新;肖泽忠;程绪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基于新老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J];财贸经济;2008年09期

4 唐清泉;罗党论;;现金股利与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06年01期

5 刘英男,祝捷;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及效应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金秀,吴豪,梁妤;关于我国股利政策的探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黄莲琴;傅元略;;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融资策略的选择[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唐跃军;谢仍明;;股份流动性、股权制衡机制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来自1999—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2期

9 孔小文,于笑坤;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6期

10 陈信元,陈冬华,时旭;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基于佛山照明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彬;张俊瑞;郭慧婷;;会计弹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关系研究[J];管理评论;2009年06期

2 郑丽华;宁翠英;;应计项目对盈余持续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年29期

3 许慧;;经济周期、退市监管与盈余波动性——基于公司盈余波动原因的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年03期

4 梁倩瑜;;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王志强;刘星;;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与其后期市场表现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03年18期

6 王祖山;毛宏安;;基于应计项目的盈余质量计量模型[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4期

7 张俊瑞;李彬;刘东霖;;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研究——基于保盈动机的经验证据[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年05期

8 黄谦;;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关联性的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04期

9 李彬;张俊瑞;;生产操控与未来经营业绩关系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J];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09期

10 周琳;;政策调整、盈余管理与公司价值——来自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问题;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慧;;会计盈余波动的经济后果——基于预测能力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丘邦翰;毕家豫;高孟君;;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与实质盈余管理——中国市场之实证[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贺宏;李培;;我国上市公司IPO前盈余管理及其长期市场表现的实证分析[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斌;王奇杰;雷春;;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来自江苏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5 刘娥平;刘春;;盈余管理、公司治理与可转债发行后的业绩滑坡——基于PSM方法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兆国;刘永丽;何威风;;管理者背景特征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帆;郭斌;;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曹国华;林川;;CEO变更、公司业绩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盈余与真实盈余的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罗正英;汪文昕;;会计信息质量会影响中小板企业信贷融资可获性吗?——基于内部治理结构角度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潘玲;王德武;;辽宁省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实证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乐;丰厚现金流利诱 房企集体爱上酒店地产[N];中国经营报;2007年

2 亦吾;以现金流为中心 房企致力于降低负债率[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3 刘晓云;凌克:今年将更看重现金流[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4 金百灵投资公司高级顾问 秦洪;地产股现金流固化有待销售破解[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荆宝洁;重大利好难解 地产现金流难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本报记者  徐广蓉;民间资本角力国际大鳄[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本报记者  张杰;珠江携手首创 意在现金流和土地?[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8 葛云;“现金流为王”还没有过时[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9 叶檀;为什么潘石屹敢逆势涨价?[N];解放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曾冬梅;雅居乐白鹭湖项目欲“单挑”[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伴;管理者薪酬契约、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静;国企分红效果分析与检验[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郑春艳;管理者风险偏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功富;产品市场竞争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的路径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刘颖;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及其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6 朱威任;不同治理结构的公司重组对财务信息质量影响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8 孟子平;A股盈余公告的投资者保护水平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雷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银行监督效应研究:理论与实证[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杨芳;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变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贝贝;房地产业的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D];河北大学;2010年

2 查桂兵;机构投资者参与下的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孙婧;基于成长性的企业IPO盈余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4 尹聪;基于公共压力动机的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汤剑;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丽;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7 朱景锋;基于高管激励、盈余管理与企业价值三方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莎莎;盈余管理选择偏好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9 王金平;高管报酬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2年

10 刘鸿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75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675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e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