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的经验研究:总量融资结构的新证据

发布时间:2018-03-28 13:19

  本文选题:货币政策传导 切入点:信贷渠道 出处:《世界经济》2013年03期


【摘要】:在Kashyap等(1993)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短期融资券和短期贷款所构建的金融市场总量融资结构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确实存在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在货币条件趋紧的情形下,宏观经济放缓过程中银行信贷供给相对不足是客观存在的。金融市场信息不完全是信贷传导渠道存在的必要条件。融资溢价分析表明,信贷配给仍是中国信贷市场的重要特征。融资结构和融资溢价与实体经济关系非常密切,并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预测能力。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Kashyap et al. (1993),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total financing structure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constructed by short-term financing bonds and short-term loan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 does exist a channel of credit transmission for monetary policy. In the case of tight monetary conditions, In the process of macroeconomic slowdown, the relative shortage of bank credit supply exists objectively. The financial market information is not completely necessary for the existence of credit transmission channels. Credit rationing is still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China's credit market. The financing structure and premium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al economy and have certain ability of macroeconomic predi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广东金融学院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利率调控体系”(12AZD038)的资助
【分类号】:F822.0;F832.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2期

2 高山;黄杨;王超;;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利率传导渠道的VAR模型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7期

3 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4 李宏瑾;项卫星;;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与间接货币调控——对央票操作及其基准利率作用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4期

5 张龙耀;杨军;陈畅;;信贷需求、信贷交易成本与农村利率市场化——基于农户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11期

6 范小云;肖立晟;王博;;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研究——基于贷款供给函数的再考察[J];当代财经;2010年11期

7 汪川;黎新;周镇峰;;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基于“金融加速器模型”的中国经济周期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8 潘敏;缪海斌;;银行信贷、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压力[J];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9 宋旺;钟正生;;我国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1978—2007[J];经济学家;2010年02期

10 许伟;陈斌开;;银行信贷与中国经济波动:1993—2005[J];经济学(季刊);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仁水;;中国稳健货币政策效应分析:1998-2004[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刘丽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信贷渠道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葛腾飞;;货币政策价格效应的有效性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葛腾飞;;货币政策价格效应的有效性研究——基于1998年~2010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5 胡莹;仲伟周;;居民预期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实验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冯科;;货币政策无效的实证分析——基于2003~2008年的数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麦元勋,田晔;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05期

8 赵进文;熊磊;;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保险需求传导效应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11年07期

9 柳明花;李虹墨;;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实证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10 于明霞;柳明花;;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与利率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降斌;潘慧;;我国货币政策外部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基于1998-2010年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洪涛;潘素昆;;FDI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宁华;黄玉梅;陈芳芳;;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动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5 何茂涛;;信贷配给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6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7 唐品;魏守华;姜宁;;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中的金融依赖及省际比较(讨论稿)[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郑小婧;姜宁;魏守华;;转型金融体制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增长的考察——以长三角地区为背景[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胡凯;屠卫;;弗里德曼规则、托宾效应与经济增长[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赵伟;;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最新文献述评[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莉;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及效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贵鹏;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兰熊;货币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计量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黄武俊;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6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勇;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D];南开大学;2010年

8 宋淑琴;信贷契约的治理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关大宇;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条件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蒋满霖;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明;外汇储备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潘云爽;基于信贷传导渠道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张浩;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喻多娇;中国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漆南;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6 李觅;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胡黠;中国货币政策的收入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洪燕;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许道林;我国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间传导机制的计量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韩冬遥;中国信贷市场的顺周期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明花;李虹墨;;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实证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刘凤芹,谢适汀;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效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2期

3 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2期

4 刘金叶;谷宇;;我国商业银行结构特征对货币政策的信贷反应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1期

5 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6 李春琦;王文龙;;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适应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7 周立,林荣华;新一轮农村利率改革成效与经济解释——闽东地区调查与垄断市场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5期

8 李宏瑾;项卫星;;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与间接货币调控——对央票操作及其基准利率作用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4期

9 张雪兰;杨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基于1996—2009年季度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6期

10 王振杰;陶士贵;;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凤伟,张宝英;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区域性实证分析[J];理论观察;2000年03期

2 马乐;西方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践[J];浙江金融;2000年06期

3 崔美;当前货币政策传导缘何受阻[J];财贸经济;2001年02期

4 孙天琦;当前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J];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10期

5 江其务;论新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J];金融研究;2001年02期

6 王莉;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原因分析[J];黑龙江金融;2001年03期

7 杨树民,方玉顺;经济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探析[J];黑龙江金融;2001年05期

8 郑泽华;储蓄分流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J];海南金融;2001年12期

9 崔新民,陈步超;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情况调查分析[J];济南金融;2001年08期

10 邱新华;对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思考[J];金融纵横;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朱传友;李树岭;唐鲁生;王馨;王冠;;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商业银行行为分析——基于对山东省的实证检验[A];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C];2011年

2 郭琪;;差别化金融调控与信贷结构调整——基于货币政策传导视角的分析[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传华;货币政策传导不畅与制度性障碍[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2 FN记者 曾启通 见习记者 宋焱;发挥央行分支机构在货币政策传导中作用[N];金融时报;2005年

3 许传华;从金融监管分离看货币政策传导[N];上海金融报;2003年

4 高洪民;货币政策传导偏重信用渠道[N];上海金融报;2005年

5 记者 牛娟娟;市场化工具运用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传导力[N];金融时报;2013年

6 记者 莫莉;亚洲货币政策传导更趋复杂[N];金融时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徐飞;“未富先老”国情:关乎货币政策传导[N];金融时报;2004年

8 夏志琼;基层央行如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梗阻[N];经理日报;2004年

9 赵彦华 王 森   ;试析基层货币政策传导梗阻与疏导[N];大众科技报;2005年

10 ;货币政策传导应五措并举[N];上海金融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南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2 任啸;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分析[D];四川大学;2002年

3 张洪武;金融制度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4 孙志贤;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闫红波;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差异[D];复旦大学;2008年

6 关大宇;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条件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敖前卫;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地区性差异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09年

2 时文朝;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环境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王培华;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差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马骏;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障碍分析及其优化[D];浙江大学;2001年

5 谢曼;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多元化及其阻碍因素分析[D];重庆大学;2003年

6 伦绮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环境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李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邵洪选;我国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9年

9 张超;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10 陆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76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676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3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