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卡消费对现金替代作用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银行卡消费 切入点:现金 出处:《生产力研究》2010年01期
【摘要】:文章选取我国1993年~2008年银行卡的样本数据,以及银行卡和流通中现金的相关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银行卡消费的现金替代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卡消费已经对现金产生了替代作用,并且这种替代作用是长期稳定的。随着我国用卡环境的进一步完善,银行卡消费的现金替代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Abstract]:This paper selects the sample data of bank cards from 1993 to 2008 in China, and the relevant variables of bank cards and cash in circulation, establishes an econometric model, and makes an empirical test on the cash substitution effect of bank cards consumption in China. The consumption of bank card in our country has already produced the substitution function to the cash, and this substitution function is stable for a long time. With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of using the card in our country, the cash substitution function of the bank card consumption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
【分类号】:F8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林平;;推广非现金支付重在工具创新和环境建设[J];南方金融;2007年12期
2 董昕,周海;网络货币对中央银行的挑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7期
3 王鲁滨;电子货币与货币政策研究[J];金融研究;1999年10期
4 董国滨;;银行卡的普及对现金支付方式的替代作用及其影响的研究[J];黑龙江金融;2008年08期
5 黄兴海;银行卡与货币之间关系的研究[J];新金融;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光友;;电子货币视角下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原因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2 张红蕾;网络银行给我国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与对策[J];财贸研究;2001年01期
3 胡军;电子货币对货币定义及乘数的影响[J];改革与战略;2002年06期
4 谢云山;袁天昂;;电子货币的特征及其理论基础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高雷;曹永锋;;国内外网络货币发展述评[J];江汉论坛;2006年09期
6 周光友;;电子货币发展、货币乘数变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经济科学;2007年01期
7 周光友;;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基于协整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6年03期
8 庞贞燕;;电子货币对货币及货币政策的影响[J];金融会计;2009年03期
9 刘玄;浅析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J];金融纵横;2002年06期
10 刘社芳;论货币电子化与中央银行的制度变迁[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小欣;经济转轨中的金融调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媛媛;我国银行卡消费现金替代效应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王慧丽;网络虚拟货币产生的根源探讨及趋势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武庆悦;虚拟货币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吕秋红;电子货币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伊倩;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郑果;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8年
7 何红力;电子货币对社会伦理关系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6年
8 刘贵良;天津市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赵海华;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车丽华;论电子证据[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何荣庆;;支付结算业务收费标准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南方金融;2006年07期
2 林平;;东莞农民工金融服务: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J];南方金融;2007年05期
3 牛晓闽;;支付清算体系风险防范问题探究[J];南方金融;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榕生;浅谈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医院的影响及其适应性[J];卫生经济研究;1999年07期
2 吕坤泉;对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中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7年11期
3 邹德琪;现金流量:企业理财的重要信息[J];经济师;2002年08期
4 孟洁;让“惠民直通卡”惠及农民[J];山东农机化;2005年06期
5 韩建勋;银行应如何评价企业偿还能力[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兰爱茹;股份公司经理层薪酬支付方式及策略探索[J];决策探索;2005年09期
7 李美文;对现金流量表财务分析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S2期
8 马进,刘云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1年11期
9 铁颖聃;谈计算机在银行储蓄业务中的应用[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牛惠毅;浅谈国际贸易中支付方式的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榕生;张仰龙;李进亮;;混合支付方式是新型合作医疗支付方式的合理选择[A];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歆;王禄生;;按病种付费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地区的应用[A];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谢军;;企业并购财务方式的资本结构分析——论并购财务方式的最优选择[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单杏花;徐彦;朱建生;周亮瑾;;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5.0版的关键技术研究[A];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5.0版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龙晓凤;张维疆;王丽萍;;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成本-效果的多因素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6 田口宏二朗;;浅析明代北京的粮谷再分配机制——关于在京文武官俸禄、在京军士月粮[A];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7 唐秀萍;郑熙琳;;护理病历书写与法律责任[A];中华护理学会2005年“医院管理年”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8 张芳芳;;我国公司并购中的若干问题探讨[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罗宗真;;再论《南朝货币和经济发展》[A];六朝货币与铸钱工艺研究[C];2003年
10 杨育红;王冬梅;;建筑工程招投标中“阴阳合同”的效力认定及司法对策[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禄永峰;全力抓好财政惠农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工作[N];陇东报;2008年
2 王彦鹏;平川举办财政惠农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培训班[N];白银日报;2008年
3 李国林;全省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现场会在禄丰召开[N];楚雄日报(汉);2009年
4 王发增 倪金国;禄丰县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经验向全国推广[N];楚雄日报(汉);2010年
5 记者 孔令敏;一成新农合统筹地区今年改革支付方式[N];健康报;2010年
6 记者 苏琳喜;全省财政惠农资金支付方式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召开[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晓晶;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成世行项目重点[N];农民日报;2009年
8 特约通讯员 李能瑞;改革支付方式 加强资金监管[N];武威日报;2009年
9 寇海林;迭部 合作市推进强农惠农资金支付方式改革[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10 青格力图;肃北县:改革强农惠农资金支付方式[N];酒泉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红婷;企业并购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刘丽杭;医疗服务价格规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林皓;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4 吴爱平;保险人群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研究南通市职工医疗保险实证[D];复旦大学;2004年
5 孙兆泉;长沙市医保参保职工住院费用分析及其控制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简伟研;医疗费用支付制度选择的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7 陈华龙;公司控制权市场:交易与治理[D];复旦大学;2006年
8 汪伟;转型期中国企业收购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史红燕;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潘少平;元朝俸禄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梅;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和筹资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2 王暖;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中支付方式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李继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3年
4 王永富;企业并购支付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5 王静;企业并购支付方式与融资方式选择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李平;晨鸣纸业收购美利纸业可行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7 付建彬;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汲崇哲;企业并购支付方式分析[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9 詹学刚;企业并购实施过程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文姗;企业并购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98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698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