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国家石油美元投资模式
本文选题:石油美元 + 石油美元回流 ; 参考:《阿拉伯世界研究》2013年01期
【摘要】:本文阐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和21世纪初的石油美元回流和投资机制及途径,认为第一次石油美元回流促进了国际资本大流动和国际债务激增;21世纪新石油美元回流与第一次石油美元回流不同,有助于全球金融体系稳定,但也可能助长资产泡沫。目前,海湾国家石油美元出现"向东看"趋势,但中国吸引海湾石油美元仍存在许多问题。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wentieth Century 70s and 80s and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petrodollars reflux and investment mechanism and the way that the first oil return $promotes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 and international debt surged in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new oil dollar circumfluence and the first oil return different, contribute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but also may contribute to asset bubbles at present. The Gulf oil dollar, "Look East" trend, but China attract Gulf petrodollar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重点课题“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416.22;F82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力;试论“石油美元体制”对美国在中东利益中的作用[J];阿拉伯世界;2005年04期
2 张瑾;;海合会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及其影响[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1期
3 刘华;卢孔标;;石油美元对全球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J];银行家;2006年06期
4 管清友;;流动性过剩与石油市场风险[J];国际石油经济;2007年10期
5 管清友;张明;;国际石油交易的计价货币为什么是美元?[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4期
6 宋玉华;李锋;;主权财富基金的新型“国家资本主义”性质探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7 覃东海;;新石油美元与全球收支失衡[J];中国外汇;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海涛;;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中的美国影响机制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张宇燕;管清友;;Oil Price Fluctuation Reflects International Power Balance[J];China Economist;2008年01期
3 潘荣翠;韩跃红;熊永莲;;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的合作伙伴选择[J];财会月刊;2011年23期
4 金英姬;;主权财富基金困境因素分析[J];当代亚太;2011年01期
5 卫兴华;武靖州;;当前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03期
6 李勇;;国际石油交易的美元计价机制分析[J];北方经贸;2007年07期
7 郭海涛;;国际资本流动、原油价格形成及国有化问题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02期
8 佘升翔;马超群;王振红;刘岚;;能源金融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石油经济;2007年08期
9 管清友;;流动性过剩与石油市场风险[J];国际石油经济;2007年10期
10 常军红;郑联盛;;石油美元的回流、影响及政策建议[J];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瑾;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锋;主权财富基金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喻燕;中国企业海外耕地投资战略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姜英梅;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潜旭明;美国的国际能源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陈克宁;主权财富基金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余泳;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关系研究(1981~2010)[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赵晓玲;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运营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柳荫成;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中国石油资源战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磊;国际美元信用本位与中美贸易差额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蓓萨;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能源外交[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之晔;石化企业的能源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赵倩;21世纪初美元国际地位变化及其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庞俊;主权财富基金国际合作监管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5 陈琳;主权财富基金运营管理:国际比较及中国的选择[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李杨;中国煤炭资源弱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鸽;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动对石油企业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8 陈晓鹏;国际石油市场行情分析及我国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陈振鹏;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与海外经济利益维护[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解丹;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邵沙平;王小承;;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探析——兼论中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构建[J];法学家;2008年03期
2 蒲志仲;;国际油价波动长周期现象探讨[J];国际石油经济;2006年06期
3 管清友;张明;;国际石油交易的计价货币为什么是美元?[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4期
4 朱民;马欣;;新世纪的全球资源商品市场——价格飙升、波动、周期和趋势[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6期
5 王鸿刚;美国“大中东计划”简介[J];国际资料信息;2004年04期
6 冯玉军,张竹云;伊拉克战争与国际石油战略格局[J];人民论坛;2003年05期
7 舒先林;美国中东石油战略的经济机制及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01期
8 宋国友;;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与美国金融霸权[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凌;王会峰;;外商股权投资国有自来水公司的模式探讨[J];中国环保产业;2006年07期
2 郭绪强;徐春明;李瑞丽;周亚松;郭绍辉;;研究型大学专业教学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探讨[J];石油教育;2006年05期
3 彭民;周玉晶;;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模式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4期
4 李青;关清卿;;中国污水处理投资建设宏微观经济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24期
5 杜刚;;西部生态环境重建投资模式评价体系和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6 常纪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市场化模式研究[J];环境保护;2000年02期
7 常纪文;重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投资、收费与运营市场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03期
8 冯宗富,曹彦智;非煤产业项目投资模式选择[J];煤炭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9 户才和;葡萄架下好乘凉——投资模式大比拼[J];中国食品工业;2003年08期
10 龚立新,郭爱武;关于风险投资模式的几点认识[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永华;;利用港澳台资和投资模式选择[A];“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彭仁军;;武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工程施工设备的投资与管理[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3 潘峰华;王缉慈;;从“被动嵌入”到供应链园区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的新模式?[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和继明;贾春全;;适度投资是阳泉市经济增长的源泉[A];山西省第七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彭锦钊;;广西发展林浆纸一体化原料林(桉树)的研究[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6 刘兆洪;;民营经济信贷支持问题分析[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刘燕然;;浅析关于基础设施的招投标管理[A];七省市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常青;;渭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打捆BOT投资模式的理论和实践[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9 王春香;安轶龙;;职业足球俱乐部资产介入模式的思考[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10 龙剑雄;;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模式的研究探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鹏;孙坚:专注赖以成功的投资模式[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2 记者 孟坚;房地产投资模式面临转变[N];中国证券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王屏;开创“航母”式园区投资模式[N];国际商报;2001年
4 李慧莲;海外投资新模式试水瑞典[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5 辜广生;城市发展需建立多元投资模式[N];南方日报;2007年
6 李涛;民企打造全新海外投资模式[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李磊;投机 套利 融资[N];期货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舒晴;“高仿品”撬动传统艺术品投资模式[N];中国改革报;2008年
9 记者 朱宇 通讯员 李湘虹;以色列英飞尼迪基金登陆宁波[N];宁波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乌兰;“共享型投资模式”为“走出去”开道[N];中国矿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郎益夫;中国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2 马静;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投资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张雪梅;我国资源环境治理投资机制及决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高效;输电投资模式与固定成本定价[D];湖南大学;2007年
5 徐波;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邵祥林;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陈顺良;矿产企业投资战略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蔡明聚;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可持续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蔡庆丰;代理投资、道德风险与市场效率[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徐丽梅;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稳健投资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虎;投资模式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张环;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及运营研究——兼论J公司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及运营[D];重庆大学;2002年
3 李玉祥;现阶段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与项目管理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4 卿智群;中国基本养老金基金投资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关洪波;上证50ETF运作机制及投资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杨景平;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于慧君;我国养老基金投资模式的选择与对策[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8 郭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约束及战略[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罗嘉君;幼儿教育投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侃社;农村公共投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42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742267.html